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滥施监控、操纵舆论,这便是美式“言论自由”?

滥施监控、操纵舆论,这便是美式“言论自由”?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4-18 09:23:12 | 点击:1239

中国网评论员 华章

日前,美国社交平台推特的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称,美国政府可以“完全访问”该平台用户的私信,而知道这一信息让他“大吃一惊”。实际上,公众对此早有耳闻。去年底,美国调查记者马特·泰比便通过翔实的材料,揭露美国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国防部等多个美国政府机构操纵社交媒体的黑幕。而如今,推特的当家人也现身说法,无疑进一步坐实了美国政府的丑行,撕下了美国“言论自由”的假面。

所谓美式“言论自由”,是美国政府肆意监控言论的自由

自诩为“山巅之城”的美国,一直对其奉行的所谓“言论自由”津津乐道。但实际上,全球从公众到政府首脑,从来就没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很多人的一言一行都在美国政府的监控之下。为了给监控行为套上合法外衣,美国政府还颁布了《涉外情报监视法》及其702条款,授予联邦执法人员对所谓“外国间谍”实施监控和秘密调查的权力,为海外监听大开方便之门。“9·11”事件之后,美国更以反恐为名,肆意扩大政府的监控权限。英国《卫报》曾写道,“9·11”事件的一大后遗症是,美国成了“监控无处不在”的国家,多少年过去了,这个监控国家依旧在秘密地运行。

在美国政府的无差别监控暴行之下,美国民众也是受害者。2022年5月,美国乔治敦大学隐私与技术法律中心发布题为《美国的天罗地网:21世纪数据驱动下的驱逐》的报告,称美国入境和海关执法局(ICE)以驱逐非法移民为借口打造监控系统、广泛搜集数据,实际监控范围已近乎覆盖所有美国民众。用户的通话记录、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监控范围之内。

不论是“维基解密”的爆料,还是斯诺登的“棱镜门”事件,抑或是近期引发热议的五角大楼泄密事件,都将美国的监听监控恶行一再展示在世人面前,令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世界各国为之震惊、愤慨。美国公众更是高举“停止大规模监控”“拒绝国家安全局监控”等字样的横幅,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示威活动,抗议政府滥权行为。

所谓美式“言论自由”,是美国政府肆意操纵舆论的自由

众所周知,美国的传统媒体因其背后的金主不同,在政治倾向上有着泾渭分明的差别,从来就不是所谓“自由表达言论”“客观公正”的平台。而原本定位于“公共平台”的推特、脸书等社交媒体,也因为美国政府的深度介入,早已偏离了中立、客观的初衷。

美国调查记者马特·泰比搜集到的资料显示,美国政府机构曾敦促推特“审查与美国官方立场不符的账号”,比如关于乌克兰危机,一些发布对俄罗斯有利信息的账号,就会被美国政府要求关停。美国媒体还曾报道称,美国国防部下属机构曾通过在推特设立大量虚假账号并要求推特将账号纳入“白名单”等手段,操控话题进行欺骗性宣传,持续干预中东地区民众认知,粉饰美国及其盟友在该地区的非法军事活动。脸书和照片墙等社交媒体平台也曾在美国政府的干扰下选择性“执法”,刻意删除或推送某些特定信息。

这些爆料内容,与中国公众的普遍观感是契合的。香港“修例风波”期间,暴徒肆意破坏公共设施、瘫痪城市运转,殴打、甚至杀害警察和市民的暴行,在美国社交平台上被歌颂为“追求自由的和平抗议活动”,而香港警方在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下被迫鸣枪示警,却被诬陷为“警方镇压和平集会”;推特、脸书上凡是支持香港警察、支持香港和内地政府的文章和账号,皆被删除、标记甚至封号,而煽动暴力、散布涉警假新闻的内容不仅安然无恙,还被大力推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渲染阴谋论、污蔑中国“制造病毒”“传播病毒”的帖文四处疯传而不受限制,而站在科学角度驳斥“实验室泄漏论”的文章却被扣上谣言的帽子一删了之。

难怪时任北约智库马歇尔基金亚洲项目主管杰米·弗在接受采访时公开声称,脸书对“挺俄”“挺华”账户的封禁,只是美国政府实施网络信息战并遏制中国、俄罗斯的一个步骤。

明明自己干着监听帝国的龌龊事,却指责别国利用技术手段“搞窃听”;明明自己操纵社交媒体平台,大行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舆论战,却给别国媒体扣上“外交使团”“政府账号”的帽子,肆意抹黑中伤。

每一次,美国政府戴着有色眼镜,利用其舆论霸权攻击他国时,似乎都像是对镜自嘲,将美国犯下的种种罪行,以另一种方式一一招供。这样的把戏耍得多了,美国面目可憎的霸权嘴脸就越为人所熟知,而所谓的“言论自由”也在一次次美国透支霸权的操弄中逐渐破产,沦为笑谈。

(责任编辑:乐水 宇馨 原京)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这群妈妈把“校庆”搬上长江游轮,时装一穿惊艳全国

每日新闻网讯:夕阳妈妈靠“文旅+校庆”的神仙操作,炸翻中老年文娱圈近日,一场聚焦中老年文娱与文旅融合的盛会——中国首个文旅研学项目“游轮艺术嘉年华”成果展示活动在长江三峡游轮上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夕阳妈妈文化传播(北京)...

美国会众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这是7月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美国国会大厦。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新华社纽约7月3日电 美国国会众议院3日下午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  该法案因...

建交50周年之际,中欧关系在波折中寻稳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国新冠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具有承前启后重要意义。”7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布鲁塞尔同比利时首相德韦弗会见时表示,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中欧应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烟台高新区赴北京考察 深化产业创新与飞地合作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刘珩伟 姚红霞)7月1日至2日,烟台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李如鹏带队赴北京考察,走访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及中关村烟台协同创新中心,与在京科研院所、科技企业、投资机构等深入...

服务零距离 温暖入民心——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天社区开展幸福集市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于函琳)为全面深化“幸福家园”建设,着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天社区联合联民物业航天小区服务中心、共建单位、行业商户、社会组织及志愿者...

烟台高新区启动2025年“两癌”筛查工作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孙晓杰):为切实保障妇女健康权益,推动宫颈癌、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6月27日,烟台高新区卫生健康局正式启动2025年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工作。启动会上,区卫健局工作人员对“两癌”...

职场新人如何应对“奶茶社交”

 同事间的“奶茶社交”到底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作为职场新人,该如何应对这种社交方式?  “奶茶社交”的相关问题,不少职场“前辈”也遇到过,他们和智能软件的回答,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考和帮助。欢迎到中国青年报知乎账号或...

盘点毕业季最难忘消费受访毕业生首推校方毕业周边产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7月已至,毕业季是大学生的重要人生转折点。聚餐旅行、纪念消费等行为既承载着青春记忆,也折射出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与消费观念。什么是他们心中“最难忘”的一笔毕业季消费?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

追光的你|牢记总书记这“十三个坚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深入推进...

天天学习|这套大型历史丛书 习近平亲自作序

天天学习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出版界一大盛事——《复兴文库》出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这部卷帙浩繁的大型历史文献丛书,时间跨度百余年,最早展陈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举办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  2022年...

2023
04/18
09:23
浏览量: 123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