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靳尚谊等艺术家参观“山河交响——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展”

靳尚谊等艺术家参观“山河交响——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展”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2-05-01 07:47:45 | 点击:10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秦金月 | 责任编辑:秦金月

中国网北京4月25日讯 4月24日下午,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钟涵等老艺术家与20余位参展艺术家、美术理论家等莅临国家大剧院,参观由国家大剧院和中国油画学会联合主办的“山河交响——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展”。



946dd466-32a5-47ae-aefe-53f7e76a5e99.jpg
嘉宾参观“山河交响——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展”(国家大剧院供图 摄影:刘芳 )


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部长刘欲晓作为主办方代表之一,向到场嘉宾及媒体表示热烈欢迎。“‘山河交响——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展’一方面通过全景式梳理让大家感受到中国油画,尤其是风景油画的百年发展脉络;另一方面我们也想大家感受到新时代油画艺术家把油画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展现油画创作的中国风格和中国面貌。”刘欲晓介绍。

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表示,本次由国家大剧院和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关于南方风景的展览搜集了来自全国各地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家们的年龄跨度也相当大,展览还借展了许多近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参展作品不仅展现出我国南方地域的风景之美,还表现出了中国的山水精神,是非常高水平的展览。

“本次展览回顾了20世纪油画在风景方面如何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让我们看到当代艺术家们如何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山水。中国艺术家画油画并不是简单地在油画布上用油彩绘制山水画,更重要的是探索如何画出具有中国地理与气候特色的山水,同时还能够体现油画艺术语言在色彩上的地域性特征。所有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都展现出文化的传承和审美的程式。今天我们在国家大剧院看到的这个展览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表示。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表示:“国家大剧院是表演艺术的圣殿,也是高品质的综合艺术展示平台。本次展览的作品从全国各地借调而来,是对中国艺术家用油画媒材表现南方风景的一次集中展示,也展现了油画在自20世纪初进入中国以来,中国艺术家致力于将油画媒介与中国山水精神相结合所做出的努力,让观众能对中国油画百年来发展历程有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本次展览的副标题中:‘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每一组出于都是带有命题性和研究性质的。北方的艺术家不仅应该画出南方风景的面貌,更应该画出其气质和内在精神。对于画家来说,这次展览也提出了新的命题,即艺术家如何能够将眼中所看到的的景色与中国山水精神油画的世界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展览主题对于艺术家而言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好命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闫平补充道。

“本次展览规模很大,逻辑非常清晰,让我们看到了近百年来中国油画家在创作油画风景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和努力。这种贡献来自于将油画风景注入了中国本土的精神气质,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油画艺术家们在技法上的开拓和成就。”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顾问徐虹表示。

展览总策划、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油画学会学术委员会终身委员张祖英作为另一主办方代表表示:“此次在国家大剧院举办‘山河交响——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展’是该展全国巡展的最后一站,也是规模最大的一站,除原本巡展的作品外,本次收官之展特别策划向中国美术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及艺术家家属和私人藏家借展了十余件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赫赫有名的精品力作,大大丰富了展览的观赏性和学术性,为观众展现了油画艺术自上世纪初进入中国,百余年来不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所形成的‘油画山水’面貌。展览集中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106位艺术家创作的170余件描绘祖国南方风景的油画作品,构筑起艺术家自近代以来用油画媒介不断尝试融合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与精神内涵,从而逐渐形成的多元化表达面貌。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18日。

编辑:唐玲

【作者:秦金月】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国图藏着一个“人类文明火种库”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缩微胶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通过文献实物、技术设备、历史档案、影像资料和沉浸式...

于雕梁画栋中看到热爱生活的心

 莫高窟第431窟(北宋)窟檐内侧彩画 孙儒僩临摹 1949年  金荣临摹 元代永乐宫三清殿拱眼壁(复制品) 1959年    明清时期官式彩画方心中龙纹尾部形状比较 王仲杰绘制  西华门等明清官式旋子彩画分析...

军旅作家丁晓平:读懂中国故事里的家国情怀

 人物简介:  丁晓平,安徽怀宁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获得者。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大校编审。出版诗集、散文集、文学评论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

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动图景

高原之春(中国画)叶浅予垛草的妇女(油画)妥木斯节日(水彩)陈 坚追梦(雕塑)鲁迅美术学院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近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民族题材中国画作品近80件。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对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坚...

人物题材美术作品展:以鲜活的人物形象书写中国故事

    油画《互联网的春天——农村电商》,作者郭健濂、马静、梁祖伟、董雯怡。    油画《画廊经纪人》,作者靳尚谊。    中国画《恩师秦征先生》,作者何家英。    中国画《我们在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作者赵奇...

论书法为生命之学

  草书《冠军贴》(节录) 资料图片   汉字自诞生起,就与世间生命有着深层次的关联。传说中的仓颉造字,通过“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从各种生命样态中摄取字形。直至汉字书法出现,不仅笔画被赋予“筋、骨、血、...

五位书法家卜算子咏梅书法欣赏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严酷的生存环境中,梅花的美...

一张图藏8个字,看出来就是火眼金睛!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有一幅神秘的图画隐藏着8个字,等待着你的发现。现在就来测试一下你的视觉敏锐度吧:若你只能辨认出4个字,这可能意味着你的视力有所下降,或者是老花眼和近视的征兆;如果你能看到5个字,那么说明你的眼力还算不错...

“富豪”直播间低价卖古董字画 只为回馈粉丝?人设假、字画假!

“名家字画,有鉴定证书,低价回馈”,这样的宣传语一出,让很多字画收藏爱好者很难不心动。有这样一个直播间,主播自称是某拍卖公司董事长、博物馆馆长,直播间里出售的都是名家字画,直播内容都相当重磅,这个直播间究竟是什么来头?这...

“抢救”濒危语言 填补国家记忆 一群年轻人参与拯救“失声”的满语

 沙琪玛、躲猫猫、咋呼……这些从满语音译过来的词语,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吉林、牡丹江,这些地名也由满语演化而来。  满语是清朝的官方语言。伴随时代发展,这种语言逐渐“失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满族人口超...

2022
05/01
07:47
秦金月
浏览量: 102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