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传习录】“旧金山愿景”为中美关系擘画未来

【传习录】“旧金山愿景”为中美关系擘画未来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11-21 14:29:56 | 点击:8249

张志新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当地时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指出,中美要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共同促进人文交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表示,此次会晤进一步明确了中美共同肩负的大国责任,形成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这“五个共同”相当于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浇筑起五根支柱,开辟了中美关系面向未来的新愿景。

首先,共同树立正确认知是基本前提。中美关系如何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两国对彼此的认知。中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不同,这是客观现实。但这并不应当成为两国发生恶性竞争、滑向冲突对抗的理由。尽管去年底的巴厘岛会晤为中美关系指明了前进方向,但美方一系列背离两国元首共识、背离拜登总统“六不五无意”承诺的言行,直接导致了中美关系的急转直下。究其根源,是美国的对华认知、对国际局势以及对中美关系走向的判断出现偏差。过去近45年的中美关系发展史表明,中美只有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才能真正做到正确相处,才能保证中美关系这艘巨轮不偏航、不失速、不相撞。如同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所说:“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这是一个根本的、也是管总的问题。道理很简单,如果把对方视为最主要竞争对手、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和步步紧逼的威胁,必然导致错误的政策、采取错误的行动、产生错误的结果。”他还明确表示,中国愿意同美国做伙伴、做朋友。

其次,共同有效管控分歧是关键所在,双方要做到不折腾、不挑事、不越界,多沟通、多对话、多商量。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牵动着人类的前途命运。当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时代潮流,人类社会加速进入多极化世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同时,如同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所说,和平共处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更是中美两个大国必须守住的底线。台湾问题一直是中方的核心关切。习近平主席指出,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中方重视美方在巴厘岛会晤中作出的有关积极表态。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习近平强调,“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对于美方在经贸和科技领域打压中国的问题,他特别指出,美方在出口管制、投资审查、单边制裁方面不断采取针对中国的举措,严重损害中方正当利益;希望美方严肃对待中方关切,采取行动,取消单边制裁,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

再次,共同推进互利合作是动力之源。如同新华社评论所指出的,合作始终是中美两国最好的选择,虽然中美关系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双方利益紧密交融的现实并没有改变;两国都面临新的发展任务,都需要从对方发展中获益。中美合作不仅有存量优势,还有增量优势,而且合作将为双方开辟更多更宽领域的增长空间。因此,中美双方的发展进步,完全可以成为对方的机遇而不是挑战,两国经济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中美应该互利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双方可以彼此成就,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

第四,共同承担大国责任是应有之义。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和平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社会迫切要求大国抛弃恶性竞争、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负有更加重要的责任,应该也必须实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中美关系专家帕特里西亚·金也认为,如果美中不能建立一种运转正常的关系,那么事实上许多全球性挑战将无法得到解决。历史已经证明,中美携手可以办成很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2016年,中美两国推动达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今年11月15日,中美发布《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表明双方致力于合作并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危机。

最后,共同促进人文交流是筑基之举。“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加强民间友好和人文交流对发展两国关系的重要意义。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美民间的友好交往,事实上从来没有中断过,两国人民也在交往中结下深情厚谊,成为中美关系稳步发展的民间基础。美国飞虎队老兵旧地重游与费城交响乐团多年之后再次访华演出,都是近期两国人文交流中的亮点。此外,近期,众多美国企业高管来华寻求扩大合作,中美直航班机进一步增加,中国舞剧《花木兰》在美国巡回演出,美国民众对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熊猫“美香”一家三口返乡依依不舍等,都显示出两国持续不断的民间交往和人文交流,正在为两国关系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总而言之,这“五个共同”支柱开辟的“旧金山愿景”,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项原则一脉相承,不仅诠释了中美两国正确的相处之道,也是习近平主席为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中美关系所擘画出的宏大图景。它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体现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必将成为中美关系史上浓重的一笔。

编审:唐华 高霈宁 张艳玲

【责任编辑:唐华】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国图藏着一个“人类文明火种库”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缩微胶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通过文献实物、技术设备、历史档案、影像资料和沉浸式...

于雕梁画栋中看到热爱生活的心

 莫高窟第431窟(北宋)窟檐内侧彩画 孙儒僩临摹 1949年  金荣临摹 元代永乐宫三清殿拱眼壁(复制品) 1959年    明清时期官式彩画方心中龙纹尾部形状比较 王仲杰绘制  西华门等明清官式旋子彩画分析图 王仲杰...

军旅作家丁晓平:读懂中国故事里的家国情怀

 人物简介:  丁晓平,安徽怀宁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获得者。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大校编审。出版诗集、散文集、文学评论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

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动图景

高原之春(中国画)叶浅予垛草的妇女(油画)妥木斯节日(水彩)陈 坚追梦(雕塑)鲁迅美术学院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近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民族题材中国画作品近80件。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对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坚...

“抢救”濒危语言 填补国家记忆 一群年轻人参与拯救“失声”的满语

 沙琪玛、躲猫猫、咋呼……这些从满语音译过来的词语,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吉林、牡丹江,这些地名也由满语演化而来。  满语是清朝的官方语言。伴随时代发展,这种语言逐渐“失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满族人口超...

舍家卫国的女英雄赵一曼:甘将热血沃中华

 “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在位于四川宜宾翠屏山麓的赵一曼纪念馆内,抗日英雄赵一曼牺牲前写给儿子的家书感动了无数参...

河南内河首航满载96标箱集装箱船

  6月15日,“润兴集699”号集装箱船抵达信阳港·淮滨中心港。田苗 摄   本报讯(记者 卢松 刘宏冰 通讯员 田苗)6月15日,随着“润兴集699”号集装箱船满载着96标箱铁矿砂顺利抵达信阳港·淮滨中心港...

上海至日内瓦首条直飞航线开通

  6月16日,在瑞士日内瓦,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的MU217航班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上海至日内瓦直飞航线16日正式开通。当地时间早上7时25分,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的MU217航班平...

苏州园林的“数字化生活”(解码·文化数字化)

 原标题:一砖一瓦可动态监测,古建古树存电子档案  苏州园林的“数字化生活”(解码·文化数字化)  本报记者 王伟健夏日的拙政园。冷 文摄(影像中国)退思园里用数字技术营造出的意境。同里旅游公司供图 ...

《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感受文明不息的脉动(序与跋)

  《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中国国家博物馆编著;中信出版社出版。  当你翻开这本书,我想邀请你一起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共赴一场千年之约,去认识一群从岁月皱褶里跋涉而来的“老朋友”。...

2023
11/21
14:29
浏览量: 824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