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古典文学的一次创新表达——谭凤嬛彩绘《浮生六记》

古典文学的一次创新表达——谭凤嬛彩绘《浮生六记》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13 14:02:40 | 点击:474

《浮生六记》【清】沈复 著 谭凤嬛 绘人民文学出版社

《浮生六记》是我所喜欢的一本书。学生时代,这本书就被我放置于枕边或案头,时常翻阅。书中书生沈三白(沈复)与芸娘的故事,令人心生羡慕。今人读《浮生六记》,可作散文欣赏,亦可作小说阅览。习惯了现代社会各种视觉阅读的人们,闲暇时返回古书中,捉取只言片语,就能让尘心有所涤荡。这种古代笔记带来的感受,可谓奇妙。

近读谭凤嬛彩绘本《浮生六记》,收获颇多。以前读《浮生六记》,多是碎片化阅读,这次则一气呵成。此书妙处在于,将工笔画家谭凤嬛的彩绘置于每一章节前面,传神地开启读书的妙趣。这种做法,类似在绘画时抓住了一个人的眉、眼、口、鼻特征,一下子能把那个人的形象清晰地传递出来。编书者还为读者着想,左边原文,右边附以翻译过来的白话文,降低了阅读的难度。

在重读此书的前一天,我曾去茶院听老师讲《岁时茶山记》。书中提到在寺院制作荷花茶,茶包在荷花之中,窨制之美,即便未曾亲见,已足以令听者动容。《浮生六记》中亦有“巧制莲茶”的情景: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沙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寥寥数语,已将莲茶之美展于纸上。此书将画面和介绍文字设计成一纸两面,也具匠心——读文字时,将画的那一面迎着阳光,文字映在明暗中,犹如看皮影戏,让人浮想。

谭凤嬛将书中的有趣场景一一勾勒出来,分别冠以四字为标题的导语,可谓图文并茂。如“两小无猜”,描绘三白与芸娘隔窗相望;“锦囊妙句”,将芸娘的内秀展露在书桌之上;“晓妆未竟”,绘制梳妆过程,展现古闺阁之美;“临流避暑”,把人物置于广阔的自然环境中;“中秋走月”,月生清辉;“持螯对菊”,显生活之趣;“舟中豪饮”,背景是江南山水;“代笔之祸”,讲芸娘被误解之委屈;“筹措生计”,让读者感受到书生生计之难。综而观之,谭凤嬛的绘画既有古典之美,又得现代审美之趣,静态画面中能看出动态之力。如“筹措生计”,画面中二人为生活犯愁,互相劝解,三白无奈,芸娘在一旁出主意,房间陈设简单,仅有一碗、一茶、一灯,既见书生之气,又见生活之潦倒。

谭凤嬛善于巧妙构思每一幅画,又善于宏观把握,这得益于她受益多师。她的画作,在临摹《八十七神仙卷》《簪花仕女图》基础上,师承沈阳工笔画家晏少翔。严师引导加刻苦、悟性,让她的画作功底扎实,隐隐有古风。在此基础上,她又借鉴现代西方画风,让画面呈现出一种爽朗、刚劲的感觉,给人以视觉冲击力。从文化修养来看,谭凤嬛年轻时遇到冯其庸,受《红楼梦》及红学研究影响,深谙古典文学精髓。冯其庸出版的《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插图便由谭凤嬛绘制。冯其庸称这一书有“崭新面目而又卓然自立的画风”,想来与谭凤嬛对古典小说的认真研读分不开。

一个画家要想创作出传世画作,没有深厚的学养和社会阅历是不行的。谭凤嬛的彩绘本《浮生六记》,凝聚了她对这本书和古代社会的了解,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显古意,一颦一笑、一幅一景皆是生活。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孙逊给她草拟的四字题目,让苦思表达路径的她得到了深刻启发。于是,她一发不可收,在每一幅画作中都让主人公“活”了过来。

总而言之,这本彩绘本《浮生六记》装帧精良、设计唯美,显示了画家的功力和编者的审美意趣,可谓古典文学的一次创新表达。

(作者:戴荣里,系作家)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国图藏着一个“人类文明火种库”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缩微胶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通过文献实物、技术设备、历史档案、影像资料和沉浸式...

于雕梁画栋中看到热爱生活的心

 莫高窟第431窟(北宋)窟檐内侧彩画 孙儒僩临摹 1949年  金荣临摹 元代永乐宫三清殿拱眼壁(复制品) 1959年    明清时期官式彩画方心中龙纹尾部形状比较 王仲杰绘制  西华门等明清官式旋子彩画分析...

军旅作家丁晓平:读懂中国故事里的家国情怀

 人物简介:  丁晓平,安徽怀宁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获得者。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大校编审。出版诗集、散文集、文学评论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

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动图景

高原之春(中国画)叶浅予垛草的妇女(油画)妥木斯节日(水彩)陈 坚追梦(雕塑)鲁迅美术学院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近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民族题材中国画作品近80件。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对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坚...

人物题材美术作品展:以鲜活的人物形象书写中国故事

    油画《互联网的春天——农村电商》,作者郭健濂、马静、梁祖伟、董雯怡。    油画《画廊经纪人》,作者靳尚谊。    中国画《恩师秦征先生》,作者何家英。    中国画《我们在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作者赵奇...

论书法为生命之学

  草书《冠军贴》(节录) 资料图片   汉字自诞生起,就与世间生命有着深层次的关联。传说中的仓颉造字,通过“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从各种生命样态中摄取字形。直至汉字书法出现,不仅笔画被赋予“筋、骨、血、...

五位书法家卜算子咏梅书法欣赏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严酷的生存环境中,梅花的美...

一张图藏8个字,看出来就是火眼金睛!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有一幅神秘的图画隐藏着8个字,等待着你的发现。现在就来测试一下你的视觉敏锐度吧:若你只能辨认出4个字,这可能意味着你的视力有所下降,或者是老花眼和近视的征兆;如果你能看到5个字,那么说明你的眼力还算不错...

“富豪”直播间低价卖古董字画 只为回馈粉丝?人设假、字画假!

“名家字画,有鉴定证书,低价回馈”,这样的宣传语一出,让很多字画收藏爱好者很难不心动。有这样一个直播间,主播自称是某拍卖公司董事长、博物馆馆长,直播间里出售的都是名家字画,直播内容都相当重磅,这个直播间究竟是什么来头?这...

“抢救”濒危语言 填补国家记忆 一群年轻人参与拯救“失声”的满语

 沙琪玛、躲猫猫、咋呼……这些从满语音译过来的词语,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吉林、牡丹江,这些地名也由满语演化而来。  满语是清朝的官方语言。伴随时代发展,这种语言逐渐“失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满族人口超...

2025
05/13
14:02
浏览量: 47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