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话剧《屈原辞》:伟大的力量来自民心

话剧《屈原辞》:伟大的力量来自民心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5-05-01 13:20:14 | 点击:284

作者:牛梦笛 胡晨冉

古往今来,以屈原为题材创作的文艺作品数不胜数,从京剧到话剧,再到影视剧,无论何种题材,皆各具匠心。近日,由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出品、王鑫领衔编剧并导演的话剧《屈原辞》独辟蹊径,巧妙融合《离骚》《天问》《橘颂》等名篇,将“民心”作为贯穿全作品的核心主题,将“民本”思想具象为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编织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卷。同时,也是在启示我们,纵使历史风云变幻,唯有民心所向,方得始终。

话剧《屈原辞》剧照 资料图片

剧目以诗言志,屈原的诗篇不仅是文学瑰宝,更是其民本思想的载体。《天问》中“遂古之初,谁传道之”的叩问,表面上是对天地起源的哲思,实则暗含对楚国统治根基的反思。剧中第五场廷辩堪称点睛之笔:面对张仪以“六百里商於之地”诱惑楚怀王,屈原痛斥“秦人无信”,更以“民心即铁甲”直指治国本质。这一台词设计将政治博弈升华为价值观的对冲较量,张仪的权谋之术与屈原的民本立场在同一语境下形成鲜明对比。而楚怀王的动摇与群臣的附和,恰恰揭示了楚国衰亡的根源:当权者漠视民心,再坚固的城池亦如沙垒,不堪一击。屈原借《橘颂》自喻“深固难徙”,不仅是对个人气节的坚守,更隐喻着“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应如橘树扎根,不可动摇。

剧目以情映史,剧中人物命运的跌宕,皆与民心向背息息相关。弟子怀远背诵《天问》、侍女春平以死明志,这些情节看似是个人的选择,实际上是时代民心所向。怀远作为屈原思想的传承者,其行动始终围绕“安民”展开;春平从难民到殉道者的转变,则暗示底层民众对清明政治的渴望。就连反派角色郑袖的阴谋,亦从反面印证民心的重要性。第四场戏中,她利用《九歌》编排舞蹈设局,表面风雅,实则是在制造民众舆论攻讦屈原的品性以达成自身目的。而屈原在流放途中,面对渔父“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劝说,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更是捍卫了自己对“一生为民”这一选择的忠贞与坚守。

剧目以史为鉴,将“伟大的力量来自民心”这一理念贯穿始终。《屈原辞》对历史的艺术化呈现,始终以民心为轴。在橘树、春蚕、剑等意象营造出的诗意舞台空间中,楚怀王被囚后的忏悔、张仪欺楚的史实,在此次剧目中皆被赋予新的解读:前者通过跨越时空的独白,道出“失民心者失天下”的千古教训;后者则以“六百里空城”的骗局,讽刺奉行功利为先者对民本的践踏。尤为精妙的是第六场“橘颂”之景,屈原言道:“橘树生性坚韧,双脚根植大地而坚固,其性情自然高洁而又不随波逐流。”春平一句“我要像先生期盼的那样,成为一棵朴实无华的橘树,默默地奉献自己的一生!愿像橘树般奉献”,不仅呼应屈原的坚守,更暗示民本思想的代代相承。最终,屈原告别世间虽是个体生命的终结,但其精神通过诗歌与弟子的行动,化作燎原星火,预示民心所向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回响。

作品结尾没有采用白描直叙的方式点明屈原“投江明志”,而是设计了屈原与渔父的对话,阐释屈原“绝不同流合污”和“始终与民共生”的精神,让千年之后的观众都能从中深切体会到屈原心系百姓的崇高品格。当从渔父口中得知,“强秦已经攻占楚国都城郢都”,屈原一句“山河破碎,那郢都的百姓可就遭难了”的慨叹,道尽了他自始至终对百姓的牵挂和他“推行美政,以民为本”的毕生追求。这样一个看似开放的结局,既克制地抒发悲壮之情,又包容地给予观众思绪万千的空间与时间。

直至今日,“民心”也始终是中华大地蓬勃发展的根基。“伟大的力量来自民心”的深刻道理从不只适用于一个时代,相反,在一部又一部的文艺作品中,在一代又一代的生动实践里,“民心”的力量只会愈发强大。(牛梦笛 胡晨冉)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30日 16版)

责任编辑:张秋红


【作者:牛梦笛 胡晨冉】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国图藏着一个“人类文明火种库”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缩微胶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通过文献实物、技术设备、历史档案、影像资料和沉浸式...

于雕梁画栋中看到热爱生活的心

 莫高窟第431窟(北宋)窟檐内侧彩画 孙儒僩临摹 1949年  金荣临摹 元代永乐宫三清殿拱眼壁(复制品) 1959年    明清时期官式彩画方心中龙纹尾部形状比较 王仲杰绘制  西华门等明清官式旋子彩画分析...

军旅作家丁晓平:读懂中国故事里的家国情怀

 人物简介:  丁晓平,安徽怀宁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获得者。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大校编审。出版诗集、散文集、文学评论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

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动图景

高原之春(中国画)叶浅予垛草的妇女(油画)妥木斯节日(水彩)陈 坚追梦(雕塑)鲁迅美术学院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近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民族题材中国画作品近80件。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对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坚...

人物题材美术作品展:以鲜活的人物形象书写中国故事

    油画《互联网的春天——农村电商》,作者郭健濂、马静、梁祖伟、董雯怡。    油画《画廊经纪人》,作者靳尚谊。    中国画《恩师秦征先生》,作者何家英。    中国画《我们在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作者赵奇...

论书法为生命之学

  草书《冠军贴》(节录) 资料图片   汉字自诞生起,就与世间生命有着深层次的关联。传说中的仓颉造字,通过“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从各种生命样态中摄取字形。直至汉字书法出现,不仅笔画被赋予“筋、骨、血、...

五位书法家卜算子咏梅书法欣赏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严酷的生存环境中,梅花的美...

一张图藏8个字,看出来就是火眼金睛!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有一幅神秘的图画隐藏着8个字,等待着你的发现。现在就来测试一下你的视觉敏锐度吧:若你只能辨认出4个字,这可能意味着你的视力有所下降,或者是老花眼和近视的征兆;如果你能看到5个字,那么说明你的眼力还算不错...

“富豪”直播间低价卖古董字画 只为回馈粉丝?人设假、字画假!

“名家字画,有鉴定证书,低价回馈”,这样的宣传语一出,让很多字画收藏爱好者很难不心动。有这样一个直播间,主播自称是某拍卖公司董事长、博物馆馆长,直播间里出售的都是名家字画,直播内容都相当重磅,这个直播间究竟是什么来头?这...

“抢救”濒危语言 填补国家记忆 一群年轻人参与拯救“失声”的满语

 沙琪玛、躲猫猫、咋呼……这些从满语音译过来的词语,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吉林、牡丹江,这些地名也由满语演化而来。  满语是清朝的官方语言。伴随时代发展,这种语言逐渐“失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满族人口超...

2025
05/01
13:20
牛梦笛 胡晨冉
浏览量: 28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