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黄鹤楼》首句宋初已有“乘黄鹤”说

《黄鹤楼》首句宋初已有“乘黄鹤”说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4-28 14:14:36 | 点击:338

【学术争鸣】

崔颢《黄鹤楼》,现存唐人选唐诗和敦煌残卷共有5种文献收录此诗,首句一律是“昔人已乘白云去”。原创版的“乘白云”,目前有着无可置疑的文献证明。《光明日报》2025年3月24日13版刊发了谢安松君《〈黄鹤楼〉首句文本演化新论》,清理了目前学界关于《黄鹤楼》首句“白云”更改为“黄鹤”的三种主要说法:宋人说、金元人说、明人说。作者认为“黄鹤”产生于元代。文章信息丰富,所论“黄鹤”与蒙学一荣俱荣的关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本文另以文献和版本为立论依据,以逻辑为分析工具,考论“黄鹤”产生于宋初,供学界批评参考。

“乘黄鹤”的思维歧路肇始于唐末韦庄的《又玄集》

韦庄是晚唐集诗人、词人、学者、政治家于一身的全才型人物,不仅具有形象思维的创作才华,而且具有考察创作现象的理性思维能力。韦庄《又玄集》序言说:“左太冲十年三赋,未必无瑕;刘穆之一日三函,焉能尽丽。”创作无论快慢,都不可能尽善尽美,这是破除“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或“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迷信。《黄鹤楼》刚好就是“未必无瑕,焉能尽丽”的典型案例。韦庄作品既有场景广阔的唐代第一长诗《秦妇吟》,也有风姿摇曳的小诗小词。《又玄集》既选李杜王孟高岑,也选多达22位的女性诗人。了解这些,是想借此说明《又玄集》对极少数诗作的小注并非随意而为,而是韦庄深思创作的一种指向。比如李白《蜀道难》题下注有“杂言”二字,看似多余,但联系后面录有任华的《杂言寄李白》《杂言寄杜拾遗》,韦庄提醒读者关注《蜀道难》诗风影响任华创作的用心就极为明显了。同理,韦庄在《黄鹤楼》题下注“黄鹤乃人名也”,有学人怀疑是刻工所加,或是《又玄集》流传到日本后被人添加,都是专注一点不及其余的孤立推想。经笔者系统考察,“仙人乘白云”产生于先秦,“仙人变黄鹤”以及“仙人乘黄鹤”,均产生于汉代以后并获得唐诗的分别书写。仙人可以变黄鹤或乘黄鹤穿越白云,也可以乘白云让黄鹤随飞伴飞。大自然中多白鹤而缺黄鹤。区别在于:白鹤是幼年鹤成年鹤,黄鹤是长寿鹤千年鹤,仙人仙鹤的“羽衣”经日晒雨淋风吹霜染由白转黄是仙人仙鹤的“资深”标配。崔颢将多种不同源流的仙人传说集合于黄鹤楼:“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人云俱去而楼独存)。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人鹤俱去而云楼皆存)。”韦庄的小注显然意在解决崔颢的语义冲突。不管效果如何,至少韦庄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并第一个提出了解决方案。

“乘黄鹤”的文本歧异初见于宋初李畋的《该闻录》

从逻辑上说,一个人提出有趣而难解的问题,就会刺激更多的人尝试解决问题。有的尝试方案传下来了,有的消失了。传下来的方案或被接受或被误解,被误解的又滋生新的问题。宋初李畋的《该闻录》记载《黄鹤楼》首句为“乘黄鹤”,虽然破坏了崔颢原本,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人鹤俱往,楼云犹存,解决了原诗的语义冲突。

李畋是谁?程毅中先生撰写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的《该闻录》词条,定李畋生卒年为宋太祖至宋仁宗的“962?—1051?”,享年90。原书已佚。今人所见涉及《黄鹤楼》首句“黄鹤”的记载,转见于何溪汶《竹庄诗话》(1206年成书)卷12的该诗题注:“《该闻录》云:唐崔颢《题武昌黄鹤楼诗》云云。李白负大名,尚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欲拟之较胜负,乃作《凤凰台诗》。”正文录崔颢诗“昔人已乘黄鹤去……”,再录李白《登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形成完整的论说语境。四库馆臣《〈竹庄诗话〉提要》对该书极度推崇:“遍搜古今诗评,杂录其说于前,而以全首附于后,乃诗话中之绝佳者。”并举多例证明:“又此书作于宋末,所见诗集,犹皆古本。”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5引《该闻录》亦作《题武昌黄鹤楼》,只是首句仍作“白云”。《该闻录》证明宋初至宋末,《黄鹤楼》首句已有“黄鹤”说,而且崔、李争胜之说,宋代前100年已有流传。再就是张颙(1008—1086)的《黄鹤楼》首句已作“崔颢题诗在上头”,足证李畋所传信息,远远早于1060年编撰的《唐百家诗选》。

“乘黄鹤”的“入流”脱颖于北宋王安石的《唐百家诗选》

再据逻辑推理:由于宋初《该闻录》原本已佚,宋人所引《该闻录》的《黄鹤楼》诗题及首句,就可能或据原本或据口传,导致今传引述该书《黄鹤楼》首句的数种文献“白云”“黄鹤”并存。早期歧异必然引发晚期歧异。《唐百家诗选》初稿外的《黄鹤楼》首句,自然或作“白云”或作“黄鹤”。方胜先生等仅据今存《唐百家诗选》南宋刻本的补版为“白云”,就断定荆公原本只能是“白云”,并不符合逻辑学的充足理由律即因果律。

笔者的推理,有幸符合上海图书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陈先行先生从版本学角度对今存宋本《唐百家诗选》的评鉴。陈先生在2020年10月29日上传的网络版《先行说善本》第七讲《宋江西刻本〈王荆公唐百家诗选〉的补版……》中指出:“《唐百家诗选》存世有两部编次不同的宋刻本,都是孤本。一部是按作者编次,称为分人本,今藏上海图书馆;另一部是按诗的内容编次,称分类本,今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分人本的避讳字至‘构’字,有修补版,字体不同……推知该本雕版于绍兴后期,修补版于淳熙年间,前后相去二三十年。雕版、补版皆在江西抚州。”绍兴共32年,如分前中后3期,则后期在1151年之后。荆公与宋次道1060年合编此书于汴京,书名也是宋氏命名的。书稿距绍兴后期的江西抚州雕版,至少90年左右了。90年变化的时间空间人物,谁可保证初印本就是荆公原稿?陈先生说:“两个本子过去都曾经被误作北宋本。”“我认为,王安石不大可能同时编纂两个选本。那么揣摩他的书名,他编的应该是分人本。分类本则出自别人之手,只是沿用了分人本的书名。”“现藏静嘉堂的那部分类本与上图本堪称双美。它也是一部残本。”抚州本的雕版与补版,“两者不仅在版刻面貌上有差异,很可能还有文字内容的不同。只是我们现在只能看到这部后印本罢了”。这是专业资深人士理性独立的洞察,值得格外重视。

唐宋诗“乘黄鹤”始创于李白收官于刘克庄

2018年,笔者刊文指出“乘黄鹤”最先出自李白《江上吟》的“仙人有待乘黄鹤”。今补论如下:李白之后,北宋郭祥正《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灵墟山》有“仙人赴金阙,灵墟蹑高路。空见白云飞,想乘黄鹤去”。贺铸《变竹枝词九首》有“但闻歌竹枝,不见乘黄鹤”。南宋袁瑨《游白云山》想象“恍见云中君……招我登云路。漫漫云路长,愿乘黄鹤驭”。刘克庄《游仙一首》说“乘黄鹤上白云”。从李白到刘克庄,唐宋已有“乘黄鹤”,不必等到元人才改“白云”为“黄鹤”。

要之,当荆公面对不完美的经典,“白云”“黄鹤”必须二选一,最大可能是选择诗义自洽的来自《该闻录》的三叠黄鹤,而不是存在语义冲突的二叠黄鹤。宋人王得臣《麈史》记载,荆公批评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理由就是“黑云如此”与“向日甲光”的语义冲突。由于《唐百家诗选》的首印版即北宋末杨蟠刻本失传,元明又没有新刻本,所以宋初至宋末《该闻录》与《竹庄诗话》的“黄鹤”,成为清代至现当代所有点校本《唐百家诗选》“黄鹤”的上源,同时也是元明蒙学教材“黄鹤”的上源。“黄鹤”说动议于韦庄,初录于李畋,收编于荆公,转存于何溪汶,喧豗于金圣叹,流行于清中叶至现当代。

将来的《黄鹤楼》首句,到底以“乘白云”为准还是以“乘黄鹤”为准?笔者认为可以分学术话语和日常话语来考虑,类似于语言的普通话与地方话并存,文字的繁体字与简化字并存,李白诗的“床前看月光”与“床前明月光”并存一样,学术版《黄鹤楼》的首句必须是“乘白云”,普及版亦即蒙学版的首句不妨是“乘黄鹤”,因为都不影响原作诗韵。选择严谨的学术话语还是选择宽容的日常话语,完全属于应用者自身学养与兴趣的自主呈现。

(作者:罗 漫,系中南民族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罗 漫】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国图藏着一个“人类文明火种库”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缩微胶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通过文献实物、技术设备、历史档案、影像资料和沉浸式...

于雕梁画栋中看到热爱生活的心

 莫高窟第431窟(北宋)窟檐内侧彩画 孙儒僩临摹 1949年  金荣临摹 元代永乐宫三清殿拱眼壁(复制品) 1959年    明清时期官式彩画方心中龙纹尾部形状比较 王仲杰绘制  西华门等明清官式旋子彩画分析...

军旅作家丁晓平:读懂中国故事里的家国情怀

 人物简介:  丁晓平,安徽怀宁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获得者。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大校编审。出版诗集、散文集、文学评论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

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动图景

高原之春(中国画)叶浅予垛草的妇女(油画)妥木斯节日(水彩)陈 坚追梦(雕塑)鲁迅美术学院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近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民族题材中国画作品近80件。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对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坚...

人物题材美术作品展:以鲜活的人物形象书写中国故事

    油画《互联网的春天——农村电商》,作者郭健濂、马静、梁祖伟、董雯怡。    油画《画廊经纪人》,作者靳尚谊。    中国画《恩师秦征先生》,作者何家英。    中国画《我们在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作者赵奇...

论书法为生命之学

  草书《冠军贴》(节录) 资料图片   汉字自诞生起,就与世间生命有着深层次的关联。传说中的仓颉造字,通过“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从各种生命样态中摄取字形。直至汉字书法出现,不仅笔画被赋予“筋、骨、血、...

五位书法家卜算子咏梅书法欣赏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严酷的生存环境中,梅花的美...

一张图藏8个字,看出来就是火眼金睛!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有一幅神秘的图画隐藏着8个字,等待着你的发现。现在就来测试一下你的视觉敏锐度吧:若你只能辨认出4个字,这可能意味着你的视力有所下降,或者是老花眼和近视的征兆;如果你能看到5个字,那么说明你的眼力还算不错...

“富豪”直播间低价卖古董字画 只为回馈粉丝?人设假、字画假!

“名家字画,有鉴定证书,低价回馈”,这样的宣传语一出,让很多字画收藏爱好者很难不心动。有这样一个直播间,主播自称是某拍卖公司董事长、博物馆馆长,直播间里出售的都是名家字画,直播内容都相当重磅,这个直播间究竟是什么来头?这...

“抢救”濒危语言 填补国家记忆 一群年轻人参与拯救“失声”的满语

 沙琪玛、躲猫猫、咋呼……这些从满语音译过来的词语,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吉林、牡丹江,这些地名也由满语演化而来。  满语是清朝的官方语言。伴随时代发展,这种语言逐渐“失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满族人口超...

2025
04/28
14:14
罗 漫
浏览量: 33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