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生动“拆解”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生动“拆解”人工智能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4-13 20:51:31 | 点击:216

李国盛

你是否曾站在科技馆的人工智能互动装置前,惊叹于机器瞬间给出精准答案?你是否在收到网购推荐时,疑惑算法为何总能猜中心意?这些藏在屏幕背后的“魔法”,在《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一书中被作者拆解成了可触摸、好理解的“机械装置”——就像拆解童年的闹钟,让我们看见齿轮如何啮合、发条如何蓄力,最终理解这个时代最前沿的技术。

《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生动“拆解”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生动“拆解”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张长水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尝试在专业深度与大众可读性之间找到黄金分割点。从计算机视觉如何识别图像,到机器如何听懂人话,章节编排回应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好奇心,内容上用生活化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数学模型。当看到书中用“齿轮传动”比喻神经网络权重调整,用“拼图游戏”比喻多模态信息融合,读者会意识到:所谓的高科技算法,本质上是让机器模仿人类大脑工作。

进入正文,书中没有复杂公式,也少见晦涩术语,而是用各种比喻让技术原理跃然纸上,用具体案例揭示算法运行机制。例如,谈到人工智能中的并行计算技术,用“哪吒三头六臂”形象表达计算机多个处理器同步处理不同任务的场景。又如,在医学上,人工智能利用其强大的模式识别能力,把病例影像与大量已知数据对比,就像在一片森林中精准找出那棵“生病”的树,帮助医生更快速、准确地发现潜在病变,为疾病诊断提供有力支持。这种通俗化的写作风格,在技术前沿与普通读者之间搭建起桥梁。

与同类作品相比,本书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地图式”的认知框架。它不仅拆解了人工智能的技术细节,更引导读者思考技术背后的伦理问题、社会影响与人类责任。不止于“人工智能能做什么”,还引导读者追问“我们该如何与人工智能相处”,激发超越工具层面的思考。

而对于“如何相处”的疑惑,作者的建议是:与其担忧被取代,不如思考如何驾驭技术。掌握“怎么用”的智慧比恐惧“被取代”更重要。书中强调的人类灵动性,正是对抗技术同质化的有效利器——当人工智能擅长处理数据时,人类的共情力、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将成为稀缺资源。

合上书卷,读者会明白,真正的智能革命,不是机器变得像人,而是人类学会与技术共生。相信这本轻巧的科普书,能够帮助我们在算法洪流中保持清醒,在技术浪潮中坚守人性的温度。

责任编辑:李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国图藏着一个“人类文明火种库”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缩微胶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通过文献实物、技术设备、历史档案、影像资料和沉浸式...

于雕梁画栋中看到热爱生活的心

 莫高窟第431窟(北宋)窟檐内侧彩画 孙儒僩临摹 1949年  金荣临摹 元代永乐宫三清殿拱眼壁(复制品) 1959年    明清时期官式彩画方心中龙纹尾部形状比较 王仲杰绘制  西华门等明清官式旋子彩画分析图 王仲杰...

军旅作家丁晓平:读懂中国故事里的家国情怀

 人物简介:  丁晓平,安徽怀宁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获得者。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大校编审。出版诗集、散文集、文学评论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

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动图景

高原之春(中国画)叶浅予垛草的妇女(油画)妥木斯节日(水彩)陈 坚追梦(雕塑)鲁迅美术学院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近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民族题材中国画作品近80件。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对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坚...

“抢救”濒危语言 填补国家记忆 一群年轻人参与拯救“失声”的满语

 沙琪玛、躲猫猫、咋呼……这些从满语音译过来的词语,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吉林、牡丹江,这些地名也由满语演化而来。  满语是清朝的官方语言。伴随时代发展,这种语言逐渐“失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满族人口超...

舍家卫国的女英雄赵一曼:甘将热血沃中华

 “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在位于四川宜宾翠屏山麓的赵一曼纪念馆内,抗日英雄赵一曼牺牲前写给儿子的家书感动了无数参...

河南内河首航满载96标箱集装箱船

  6月15日,“润兴集699”号集装箱船抵达信阳港·淮滨中心港。田苗 摄   本报讯(记者 卢松 刘宏冰 通讯员 田苗)6月15日,随着“润兴集699”号集装箱船满载着96标箱铁矿砂顺利抵达信阳港·淮滨中心港...

上海至日内瓦首条直飞航线开通

  6月16日,在瑞士日内瓦,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的MU217航班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上海至日内瓦直飞航线16日正式开通。当地时间早上7时25分,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的MU217航班平...

苏州园林的“数字化生活”(解码·文化数字化)

 原标题:一砖一瓦可动态监测,古建古树存电子档案  苏州园林的“数字化生活”(解码·文化数字化)  本报记者 王伟健夏日的拙政园。冷 文摄(影像中国)退思园里用数字技术营造出的意境。同里旅游公司供图 ...

《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感受文明不息的脉动(序与跋)

  《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中国国家博物馆编著;中信出版社出版。  当你翻开这本书,我想邀请你一起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共赴一场千年之约,去认识一群从岁月皱褶里跋涉而来的“老朋友”。...

2025
04/13
20:51
浏览量: 21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