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这场带货为何静悄悄?手语主播张志强专门为聋人打造直播间

这场带货为何静悄悄?手语主播张志强专门为聋人打造直播间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4-14 20:16:31 | 点击:2713

“那些曾经吃过的苦,为我铺就一条条通向未来的路。”——张志强

周五晚上7点半,一场特殊的直播带货正在进行中。张志强盯着电脑屏幕上不断更新的数据思索片刻,随即抬起头,用右手手指在抬起的左手腕上用力点了几下。两名面对手机摄像头正在直播带货的手语主播立刻心领神会,用手语为其他商品进行介绍。没有一句对话,一场无声的直播就这样通过网络静静传播到了大江南北。

  张志强在直播中用手势与同事交流。记者 刘平摄

读报纸训练语言能力

第一次见到张志强,他正在直播间外的机房,埋头为当晚一场直播做准备。记者和他打了个招呼,背对屋门的他毫无反应,仍专注工作。直到同事过去拍拍他的肩膀,他才猛然发觉,回过头来。“大声说就行,能听见。”同事示意,张志强耳上戴有助听器,能听到声音。

1989年,刚刚两岁的张志强因使用病毒性药物导致耳聋。戴上助听器后,父母坚持将他送入普通学校,与非聋人一起学习读书。一度,“聋哑”的标签让张志强感到无助、恐惧,他害怕与人交流。“上小学时,因为说话口齿不清,我说的话同学一句都听不懂,老是被人笑话。”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张志强说,自己的童年是在“读报纸”中度过的。

读报纸?原来,这是父母给他的功课。上小学后,每天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当别的孩子都跑出门玩耍时,张志强却窝在家里开始了自己的读报时间。“父母逼着读,大声朗读报纸,锻炼语言能力。每天必须读完一整份报纸才能睡觉,经常读完报,已经半夜十一二点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持续语言强化训练,小学六年级的张志强终于可以流利表达,与班里同学顺畅交流了。

他这时才理解了父母的苦心。“那些曾经吃过的苦,为我铺就一条条通向未来的路。”张志强说。

失败的直播打开新的大门

大学毕业后,张志强做过软件开发,在天猫、京东开过网店,甚至拿下过“百万级”业绩。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时,突然袭来的新冠疫情让网店生意受到重创。仅仅一年时间,网店销售量就出现了断崖式下滑。2021年,因资金断链,张志强被迫放弃经营了四年的网店。

一切从零开始,从头再来。

“2020年上半年,我就发现网络直播卖货开始火爆起来,南方一些城市逐渐有聋人尝试直播。只不过那时候,无声直播带货在北京基本还是空白。”没有货源,没有运营团队,没有资金,没有培训指导,想从普通网店转行直播带货,能成功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张志强独自一人跑到一家化妆品生产企业进货。回到家,坐进临时搭起的简易直播间,他开始了自己的首场直播。但在手机镜头对着自己开播的一刹那,他整个人都“卡壳”了。对着镜头足足两个小时,张志强只卖出十多瓶化妆品。

但也正是这次失败的直播,为张志强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化妆品公司进货时,张志强偶遇了同来进货的东城残联工作人员。得知他的情况后,对方诚意邀请:“我们有个萤火虫助残平台,也做直播,你来试试当手语主播吧。”

“两个人搭档,手语加语音‘双语’轮流直播,一天播8小时。”2022年9月,张志强正式成为萤火虫助残直播平台的第一个手语主播。

直播带货,对于很多能说会道的健全人都非轻松事,对于聋人来说更是谈何容易。“我们对着镜头连比划带说,似乎挺热闹,但偷偷看看后台,在线观看的只有我们办公室的两名同事。不光尴尬,还特别打击自信心。”但即使没人看,直播也不能停,张志强对着镜头,依然情绪饱满介绍着商品。

一场直播结束,顾不上休息,张志强立刻拉着其他主播一起看着视频“复盘”,挑毛病、找问题。平时只要有空闲时间,他都会反复进行市场调研,在各大直播平台学习其他网红手语主播的风格和技巧。“慢慢的我明白了,用手语直播带货,并不只是在镜头前用标准手语介绍商品就可以了,而是要和镜头对面的顾客进行情感交流,眼神要有交流,表情神态要夸张,手势要生动吸引人,这样才能调动顾客的情绪,让更多人关注。”

为了让直播间每周都增加新货品,避免顾客审美疲劳,造成人气下降,张志强去各个厂家自费进货。“一场直播能卖多少?”进了厂门,厂家销售人员客客气气抛出问题。等人家看到张志强刚刚起步略显惨淡的“流量”,便直白拒绝:“对不起,没必要合作。”

上网搜索,电话联系,托朋友帮忙推荐……不断碰钉子,不断尝试。当张志强拿着渐渐有起色的业绩再次登门进货时,越来越多厂家为他敞开了大门。

专为聋人打造的直播间

“我们想专门为聋人打造一个‘无声直播间’。”今年2月28日,张志强的梦想终于成真——萤火虫助残平台搭建的“无声直播间”正式成立,并进行了首场无声直播。

“与之前我们手语与语音讲解的‘双语’直播不同,无声直播间里的主播全部都是聋人,直播过程中,主播全程用手语与镜头前的顾客进行无声交流。”张志强表示,如今,无声直播间每周准时进行两场直播,已拥有两名固定的手语主播,平时还会有手语助播加盟助阵。前四场无声直播的销售额累计达1万元。后期,东城残联还将牵线搭桥,为无声直播提供更多货源,并由厂家提供代发货服务。

“让萤火虫给你一点光,燃烧小小的身影在夜晚,为夜路的旅人照亮方向……”一首唤起无数人共鸣的老歌《萤火虫》,仿佛也唱出了张志强的心声。在生活和工作中,高大帅气的他就像个活力四射的小太阳,每天忙着直播,忙着数据分析,忙着推流,忙着对接货源。虽然忙碌,生活却充实而有奔头。“希望通过我们的无声直播,为残疾朋友带去一点光,帮助更多聋人走出家门、就业增收。”

【责任编辑:赵超】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国图藏着一个“人类文明火种库”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缩微胶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通过文献实物、技术设备、历史档案、影像资料和沉浸式...

于雕梁画栋中看到热爱生活的心

 莫高窟第431窟(北宋)窟檐内侧彩画 孙儒僩临摹 1949年  金荣临摹 元代永乐宫三清殿拱眼壁(复制品) 1959年    明清时期官式彩画方心中龙纹尾部形状比较 王仲杰绘制  西华门等明清官式旋子彩画分析...

军旅作家丁晓平:读懂中国故事里的家国情怀

 人物简介:  丁晓平,安徽怀宁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获得者。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大校编审。出版诗集、散文集、文学评论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

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动图景

高原之春(中国画)叶浅予垛草的妇女(油画)妥木斯节日(水彩)陈 坚追梦(雕塑)鲁迅美术学院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近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民族题材中国画作品近80件。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对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坚...

人物题材美术作品展:以鲜活的人物形象书写中国故事

    油画《互联网的春天——农村电商》,作者郭健濂、马静、梁祖伟、董雯怡。    油画《画廊经纪人》,作者靳尚谊。    中国画《恩师秦征先生》,作者何家英。    中国画《我们在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作者赵奇...

论书法为生命之学

  草书《冠军贴》(节录) 资料图片   汉字自诞生起,就与世间生命有着深层次的关联。传说中的仓颉造字,通过“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从各种生命样态中摄取字形。直至汉字书法出现,不仅笔画被赋予“筋、骨、血、...

五位书法家卜算子咏梅书法欣赏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严酷的生存环境中,梅花的美...

一张图藏8个字,看出来就是火眼金睛!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有一幅神秘的图画隐藏着8个字,等待着你的发现。现在就来测试一下你的视觉敏锐度吧:若你只能辨认出4个字,这可能意味着你的视力有所下降,或者是老花眼和近视的征兆;如果你能看到5个字,那么说明你的眼力还算不错...

“富豪”直播间低价卖古董字画 只为回馈粉丝?人设假、字画假!

“名家字画,有鉴定证书,低价回馈”,这样的宣传语一出,让很多字画收藏爱好者很难不心动。有这样一个直播间,主播自称是某拍卖公司董事长、博物馆馆长,直播间里出售的都是名家字画,直播内容都相当重磅,这个直播间究竟是什么来头?这...

“抢救”濒危语言 填补国家记忆 一群年轻人参与拯救“失声”的满语

 沙琪玛、躲猫猫、咋呼……这些从满语音译过来的词语,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吉林、牡丹江,这些地名也由满语演化而来。  满语是清朝的官方语言。伴随时代发展,这种语言逐渐“失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满族人口超...

2023
04/14
20:16
浏览量: 271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