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从流动到凝聚——宋代“三衢道中”诗歌的空间审美

从流动到凝聚——宋代“三衢道中”诗歌的空间审美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27 11:40:50 | 点击:349

曾几《三衢道中》云:“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该诗影响颇大,不但被收入启蒙读物《千家诗》,而且被编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究其原因,主要是该诗如曾几一贯风格,“轻快”“活泼不费力”(钱钟书《宋诗选注》),读来朗朗上口又意象鲜明。笔者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作为诸多“三衢道中”行旅诗的代表作品,该诗表达了诗人对“空间流动”消极体验的消解,行旅的“非常”体验化为了喜闻乐见的“寻常”快意和妙境,在空间审美上有独到之处。

据《大明一统志》载,衢州又称三衢。“三衢道中”所书写的,通常是诗人途经浙江衢州的所见所感。唐宋时期,循运河南下过杭州、衢州至岭南或福建的线路,是南北交通干线之一。南宋以临安(杭州)为行在,衢州更是赣闽等入杭的重镇。行走于三衢道上,来往的宋代文人创作了不少诗歌,有些还直接以“三衢道中”“衢州道中”为题。宋人的集体书写,“浮现”了空间流动的诗性特征,并使“三衢道中”凝聚成为一个内蕴特别的空间符号。

从主体到客体:空间体验的错位感知

诗人在空间流动中的位点觉知、散点移动,生成了三衢道中空间的延展性、流变性,随之而来的“道中”无边无际、动荡不安之感又反作用于主体,加之通衢之地的认知暗示(“四达谓之衢”、衢道催行),造成主体感知上的客者错位。陆游夜宿衢州驿馆,心绪浮动之下,不禁道出“百年细数半行路,万事不如长醉眠”(《寓馆晚兴》)的心声。时空压缩凝滞于一点之上,诗人感慨的“衢州孤驿更萧然”何尝不是自己当下的客者写照?杨万里《九月一日夜宿盈川市》诗中“两岸渔樵稍灯火,满江风露更波声”之句,形象描绘了夜色之下茫远空间挤压、一叶孤舟漂荡之状。如此,诗人不禁喟叹“病身只合山间老,半世长怀客里情”。华岳《三衢道中》诗用“浊酒三杯路二千”“故人家在夕阳边”之说,将空间距离放大,这也是旅人孑然为客的内心显现。

“瀫水柯山”是三衢道中的典型意象,在诗歌中时常对举出现,如“浪纹来穀水,地势逼柯山”(李纲《三衢道中》)、“天眷难留,片帆归去,縠水柯山,故人携手”(仲殊《醉蓬莱·报一阳初动》)等。面对恒动的瀫水(又称穀水、縠水等,今称衢江)和隐喻的烂柯山,旅人的动荡之感、过客心境便会被陡然强化。取道衢州以舟行为便,而衢江众多支流为山溪性河流,坡陡水急。“何曾费一棹,才瞬已数里”(杨万里《苏木滩》),“贪看下水船如箭,失却柯山无处寻”(杨万里《下鸡鸣山诸滩望柯山不见三首》)等,道出了舟行的瞬移感和不由自主的流动感。而作为“岸”的形象出现的烂柯山,是“局上”与“人间”、“不变”与“变”之间强烈冲突的暗示性存在。“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朱熹《题烂柯山》),“篮舆访客过仙村,千载空余一局存”(陆游《访毛平仲问疾与其子适同游柯山观王质烂柯遗迹》),道出的便是置身时空“大局”流变中的不可抗拒和无可奈何。

从他乡到故乡:空间关系的极化牵引

对于旅人来说,三衢是地理上的异地、心理上的他乡,与稳定的空间坐标——故乡对立为截然的两极。“道中”的动荡之感和抽离心绪,会刺激回归冲动,从而牵发“精神望乡”。蒋捷的“朝卷帘看。暮卷帘看。故乡一望一心酸,云又迷漫,水又迷漫”(《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赵师侠的“去程何日定。天远长安近。唤起新愁无尽。全没个、故园信”(《霜天晓角·三衢道中》),李纲的“行色虚无里,人声烟霭间”“僧房清夜宿,幽梦到乡关”(《三衢道中》),陆游的“宦途商略无安处,早晚归耕剡曲旁”(《过江山县浮桥有感》)等,诗意地呈现了望乡、盼乡、梦乡、归乡的系列行为和心理活动。而三衢道中“迷漫”“天远”“烟霭”“无安处”的异乡感受,正是触发望乡体验的重要因素。

除了现实中的乡土,“乡”还有以京都为指向的家国之意。“‘家园’又可以由此拓展为代表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泛家园意义。尤其是在古代中国,按照家国一体的伦理结构,人为地设置了一种由‘家’而‘国’、从家乡到王都的现实与心灵出游的特殊通道”(梅新林、葛永海《文学地理学原理》)。南宋时,衢州作为杭州的第二圈层区域(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渐离京城却未行远。在地理可达又心理似乎“可见”的情况下,行走三衢道中便易触发这一特殊“望乡”。赵鼎的《趋三衢别故人时车驾幸杭州》诗将衢州和杭州共置,并云:“功名元与世缘薄,兵火向来吾道穷。独倚危楼凄望眼,青山无数浙江东。”诗人在衢杭之间西去又东望,有志不伸的落寞和家国忧思跃然纸上。陈亮《七娘子·三衢道中作》云:“卖花声断蓝桥暮。记吟鞭醉帽曾经处。蜀郡归来,荆州老去。心情零乱随风絮。”词的上阕又有“当年梦绕蓬山路”之句,诗人或以长安指向杭州,所表达的是如司马相如、王粲般不得志的愤懑之情。在诗人隐晦的笔下,衢州被赋予了与杭州对举相望的特殊位置。叶适《衢州杂兴二首》诗中有“地跨京师都邑壮,俗兼吴楚智谋深”“堪笑腐儒何用此,只今飘转楚江西”等句。“地跨”一词将衢州与杭州进行了地理并联,并在心理相望之下放大了“腐儒”“飘转”的自嘲自怜。诚如李龏所言“南行无罪似流人”(《三衢道中》),陆游南下福建、江西任职时,颇有“似流人”的不平,“去国不堪心破碎,平戎空有胆轮囷”(《夜行宿湖头寺》),“无情最恨寒沙雁,不为愁人说杜陵”(《衢州道中作》)。然而被召入杭再经衢州,语调就变成了“敢辞行路难,渐喜京邑近”(《衢州早行书怀》)。空间渐近之下的内心渐喜,其实是望京之思在“作祟”。

从非常到寻常:空间经验的转移叠合

三衢道中的宋代诗歌书写是两种转向的叠合,即空间经验转移与宋代文人的日常审美转向的叠合,并以熟悉之境、寻常之物达成日常经验的投射,以此消弭空间流动带来的不适。毛幵作为本籍诗人,“回首吾庐,思归去、石溪樵谷。临玩有、门前流水,乱松疏竹”(《满江红·怀家山作》),其思归所念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正是这样的“溪山人家”,有“家山”“吾庐”的共鸣,是安顿身心之所。王安石《寄平甫弟衢州道中》云:“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幽鸟不见但闻语,小梅欲空犹有香”。在浅溪光影、幽鸟梅香的亲和惬意之中难免睹物思亲。“可惜一溪桃李树,贪程不得过桥看”(刘克庄《江山道中》),“几树旗枪茶靃靡,一溪鳞甲水潺湲”(胡宿《三衢道中马上口占》)等溪山林间的娓娓道来,皆有恋恋不舍和似曾相识的亲切。此外,杨万里的《插秧歌》《江山道中蚕麦大熟三首》《衢州近城果园》和辛弃疾的《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所写的无不是插秧、麦丰、蚕收、果熟、沽酒、煮鱼、卖瓜等乡间琐碎,但家长里短里却有生趣和温度。三衢之地也有被惦记之物,如杨万里“一生爱杀招贤酒”(《过招贤渡》),陆游“名酒忽堕前”(《偶得石室酒独饮醉卧觉而有作》),曾几“欲作柯山点”(《迪侄屡饷新茶二首》)。这些酒茶之事,是诗人既往空间经验与当下环境的结点,途中寻觅所喜之物慰藉,此后又念念不忘。

要之,“三衢道中”行旅诗所呈现的空间流动,既是宋代交通往来之实,也是诗人审美观照下的诗意表达。感知的客化、体验的极化及经验的转化,是其空间审美的基本范式。由此,以“瀫水柯山”“望乡之地”“溪山人家”为特征,“三衢道中”成为一个凝结了主体与客体、情感与理性、现实与经验的诗性空间符号,既蕴含了时空流变的朴素真理,承载了漂泊望乡的文学母题,同时也交织着衢州的历史情境、地缘处境和风物环境。

(作者:林德张,系浙江师范大学博士)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一部返璞归真的书话集——评北乔《南人书话》

 在《晦庵书话》中,唐弢曾对书话的特点做过如下概括——“书话的散文因素需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由此观之,现代书话虽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其形制上的杂糅...

南宋的四大藏书系统与藏书家

 ■陈锴  纵观中国古代的藏书发展史,南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时期。一方面,随着北宋中期问世的雕版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南宋的刻印本图书已成为官方与私人藏书的主要来源之一;另一方面,寺观藏书与书院藏书在南宋时期逐渐发展成新...

国图藏着一个“人类文明火种库”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缩微胶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通过文献实物、技术设备、历史档案、影像资料和沉浸式...

于雕梁画栋中看到热爱生活的心

 莫高窟第431窟(北宋)窟檐内侧彩画 孙儒僩临摹 1949年  金荣临摹 元代永乐宫三清殿拱眼壁(复制品) 1959年    明清时期官式彩画方心中龙纹尾部形状比较 王仲杰绘制  西华门等明清官式旋子彩画分析图 王仲杰...

军旅作家丁晓平:读懂中国故事里的家国情怀

 人物简介:  丁晓平,安徽怀宁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获得者。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大校编审。出版诗集、散文集、文学评论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

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动图景

高原之春(中国画)叶浅予垛草的妇女(油画)妥木斯节日(水彩)陈 坚追梦(雕塑)鲁迅美术学院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近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民族题材中国画作品近80件。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对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坚...

“抢救”濒危语言 填补国家记忆 一群年轻人参与拯救“失声”的满语

 沙琪玛、躲猫猫、咋呼……这些从满语音译过来的词语,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吉林、牡丹江,这些地名也由满语演化而来。  满语是清朝的官方语言。伴随时代发展,这种语言逐渐“失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满族人口超...

舍家卫国的女英雄赵一曼:甘将热血沃中华

 “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在位于四川宜宾翠屏山麓的赵一曼纪念馆内,抗日英雄赵一曼牺牲前写给儿子的家书感动了无数参...

河南内河首航满载96标箱集装箱船

  6月15日,“润兴集699”号集装箱船抵达信阳港·淮滨中心港。田苗 摄   本报讯(记者 卢松 刘宏冰 通讯员 田苗)6月15日,随着“润兴集699”号集装箱船满载着96标箱铁矿砂顺利抵达信阳港·淮滨中心港...

上海至日内瓦首条直飞航线开通

  6月16日,在瑞士日内瓦,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的MU217航班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上海至日内瓦直飞航线16日正式开通。当地时间早上7时25分,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的MU217航班平...

2025
01/27
11:40
浏览量: 34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