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衔接振兴加油干

衔接振兴加油干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4-26 16:26:35 | 点击:271

四位多次驻村的第一书记——

衔接振兴加油干

贵州黎平县肇兴镇肇兴村驻村第一书记徐信基

“要把民族的特色传承好弘扬好”

本报记者  程  焕

驻村经历:2019年起投身驻村工作,在黎平县德化乡高洋村担任过驻村干部,后在德化乡平笋村、肇兴镇肇兴村2个村庄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肇兴村驻村第一书记徐信基(中)在肇兴侗寨鼓楼里和村民商谈产业发展。唐正尧摄(人民视觉)

远处山峦延绵起伏,晨雾缭绕,鳞次栉比的吊脚楼若隐若现,与田野、溪流、绿树融为一体。这里是贵州省黎平县肇兴镇肇兴村,全国最大侗族村寨之一的肇兴侗寨就坐落于此。

寨子里一座鼓楼下,侗族青年围坐在火塘边,吹芦笙、对山歌,悠扬婉转的歌声穿过青瓦木楼,引得许多游客循声前来。“这就是大伙儿的日常生活场景,原汁原味的侗家风情。”肇兴村驻村第一书记徐信基说。

一年前,徐信基从黎平县水务局来到肇兴村,再次开启他的驻村之旅,与在脱贫攻坚期间的工作不同,现在的任务是抓好乡村全面振兴。

“吊脚楼、古寨、侗族大歌等是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要把民族的特色传承好弘扬好,在文旅融合中更好彰显它们的光彩。”徐信基说,努力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持续激发乡村全面振兴动力活力,是肇兴村眼下最关键的一项工作。

飞檐翘角,气势恢宏,肇兴侗寨有“仁义礼智信”五座鼓楼。沿袭传统,鼓楼依然是村民们共商发展、解决纠纷等事情的场地。“在鼓楼议事制度下,村里不断根据侗族‘款约’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现在我们把规范旅游经营也提上了议程。”徐信基介绍,今年将村规民约的约束对象扩大到了全体商户,督促他们文明诚信经营。

“春天到了好时光,布谷鸟叫催春忙……”夜幕降临,一声清脆的领唱,拉开了侗族大歌表演序幕。篝火旁,村民陆艳玉每天都要领着乡亲们演唱侗族大歌的经典之作《布谷催春》,一天两场演出,游客纷纷叫好。

这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徐信基热情更高。“我要和全村干部群众一起努力,将多姿多彩、底蕴深厚的民族特色文化悉心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持续增强肇兴侗寨的品牌影响力、集聚力和带动效应,为民族地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探索更多创新样本。”徐信基介绍,2024年肇兴侗寨累计接待游客102.7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245万元。今年旅游人次有望突破200万人次。

宁夏同心县王团镇吊堡子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宗仁

“我要接着站好这班岗”

本报记者  焦思雨

驻村经历:2015年起10年间,先后在同心县王团镇罗台村、石狮开发区黄石村、王团镇吊堡子村3个村庄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枸杞采摘期,吊堡子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宗仁(左)来到枸杞地里查看枸杞产量情况。李媛媛摄(人民视觉)

清晨6点,宁夏同心县王团镇吊堡子村薄雾未散,驻村第一书记李宗仁就挎着相机,踏上了熟悉的小道。

“之前入户时,村民话都不愿多说,如今远远就招呼我‘李书记,来拍照’。”李宗仁摩挲着相机上的磨损痕迹说,摄影已成为他连接村民的桥梁。在他的镜头里,笑着翻新院墙的村民、抱着羊羔的腼腆男孩、风中舒展的山花……上万张照片记录着吊堡子村的变化。

李宗仁是同心县人民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助理,2015年起就投身到驻村工作中,10年间驻过同心县3个村庄。

忆起2015年初到王团镇罗台村的场景,李宗仁坦言:“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每一户的困难都是具体的,修路、吃水、住房、发展产业,都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两年驻村攻坚,李宗仁带领扶贫工作队铺设自来水管道,彻底解决了饮水难题;推行绿色养殖,肉牛存栏增加到90多头……“看着村民的日子好起来,我比谁都高兴!”李宗仁说。

罗台村驻村期满,李宗仁放弃回城机会,主动申请到石狮开发区黄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干又是4年。身体状况不佳,家人朋友都劝他不要再驻村了,但李宗仁却铁了心。

2021年,他奔赴距离县城55公里外的吊堡子村。在村里,李宗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摄影和文字特长,时常到村小为孩子们讲课。更把目光投向田间地头的“大课堂”。“乡亲们的知识文化水平需要提高,即使是种枸杞,也要采用新方法种植有机枸杞。”他积极沟通协调,落实技能培训补助政策。“我带动村民和孩子们一起学英语和AI技术,希望他们能成为高素质的‘新农人’。”

10年驻村,李宗仁现在三句话不离“我们村”。他说:“只有把自己活成村里人,才能真正理解农村,为民办事。我们已经通过脱贫攻坚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要让乡亲们生活更美好。我要接着站好这班岗,努力为乡亲们办更多的贴心事。”

福建寿宁县竹管垅乡江岔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毓

“发展产业要‘看菜吃饭’”

本报记者  刘晓宇

驻村经历:2017年至2021年,担任古田县城东街道双山村驻村第一书记;2024年,担任寿宁县竹管垅乡江岔村驻村第一书记

江岔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毓(左二)在高山茶园查看茶叶品质。陈郑耀摄(人民视觉)

“海拔高环境好,茶叶品质佳,规模经营用来做奶茶原料再合适不过!”清明节后,福建寿宁县竹管垅乡江岔村高山茶园陆续进入春茶采摘期。站在田埂上,陈毓电话不断,“要让这么好的茶早点走出大山!”

江岔村是典型的闽东高山小村,虽说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但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常住人口不足200人。去年12月,陈毓作为福建省发展改革委派驻干部,到江岔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希望在新岗位再有新作为!”临行前,陈毓给自己鼓劲。

访民情、看茶园,陈毓走遍了江岔村每一处角落。“缺少产业支撑,村民收入不稳定,农产品没有竞争力……”不多时,问题清单摆在了面前,“能不能让乡村产业提质增效?”陈毓的思量,也是村两委班子的共同想法。

“咱村不少人在外经商,借助渠道力量,茶园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运作是个好法子”“村里现有茶厂加工能力不足,村集体入股茶厂扩建,村民茶青就地加工”“日出日落,茶园景观美不胜收,发展摄影游,闲置场馆改造做民宿,提升接待能力”……在村里的议事会上,陈毓提出的想法,获得了大伙儿一致认可。

早在2017年,陈毓便主动报名了脱贫攻坚阶段的驻村工作,被下派至古田县城东街道双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两次驻村经历,让他对产业发展有着自己的思考。“不能盲目‘抄作业’,发展产业要‘看菜吃饭’、因地制宜。”陈毓回忆,双山村山清水秀,适宜农产品种植,他多方联系,让省农科院的试验田在当时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田里落地,还帮着争取项目资金、请技术员上门。

2021年,陈毓第一次驻村结束。“我永远不会忘记,离开双山村的那一天,几名村民抱着芋头和青菜,在路边等我,非要让我吃完这一顿特色菜再走。”眼含热泪,陈毓对记者说。

问及今后打算,陈毓计划满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产业依然是重头。要让农产品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努力打造‘有品牌’的产品;还要引进优秀的乡村规划团队,在人居环境整治、文化氛围提升方面下足功夫;更重要的是举办多场‘农民培训班’,帮助大伙儿一起学技术,长本事,未来的日子一起更红火。”

四川乐山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文店村驻村第一书记郭菲

“让家家户户都有奔头”

本报记者  宋豪新

驻村经历:2017年5月至今,先后在峨边彝族自治县金岩乡俄罗村、金口河区金河镇吉星村、共安彝族乡文店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文店村驻村第一书记郭菲(左)在村民家中给孩子辅导功课。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

阳春三月,春耕时节,四川乐山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文店村,田间地头一派繁忙。

“不用急,大家排好队一个个来!”一大早,村委会院坝里,驻村第一书记郭菲组织村民,排队领取肥料。村民鲁克福美说:“有了这急需的肥料,这下家里的核桃增产稳当了。”

郭菲,来自乐山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5月至今,先后在3个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我们这一片,郭书记怕是快走遍了哦。”谈起郭书记,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初到文店村,郭菲就赶上千亩核桃滞销问题。他迅速联系单位开展“以购代捐”,一举解决了10万元农产品销路问题。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邀请农技专家、落实政策兜底等举措,2024年文店村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收入同比增长12.8%。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郭菲明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场“持久战”,村里不仅要产业兴,更要人才兴。

深入走访中,郭菲发现,村里的孩子在寒暑假期间缺乏学习资源。“要彻底挖穷根,必须靠教育。”说干就干,郭菲凭借专业优势,在村里办起“第一书记课堂”,利用寒暑假开设英语和作文辅导班。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相应的学习内容。“培养好这些孩子,就是为乡村全面振兴播下希望的种子。”郭菲说。

“英语班真是帮了大忙!”村民杨敏赞不绝口:“我家娃娃不仅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更培养起学英语的兴趣。”

充分发挥高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让搬迁后的村民稳得住、能致富 富民新村的新生“密码”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宽敞平坦的道路,整齐划一的新居,生机勃勃的田园,还有村民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这片新开发的热土上,正书写着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力量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

农民评职称,为乡村添“才”力

 指导果农开展套袋、施肥、浇水、打药……据媒体报道,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赵牛村沃康梨园,农民技师张品秋在从事梨园管理工作的同时,还为农民授课。张品秋原本是一名普通农民,通过职称评聘实现持证上岗,化身农民技师,如今他带领的服...

空心村”“薄弱村”的破局密码

 小暑将至,高温来袭,但位于福建永泰县同安镇的洋中村还是凉爽得很。  “我们邀约游客来体验‘纳凉休闲游’呀。”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李中华说,洋中村联合周边几个村共同打造一个让游客慢下来种田种菜、采摘养花、制作美食、品茶钓鱼的...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以防水强基 以创新聚势 以融合破局 举全镇之力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党委书记 王兵 南口镇位于石首市西北部,东隔长江与新厂镇相对,南与绣林办事处、高基庙镇接壤,西傍藕池河与高陵镇和公安县藕池镇相望,北连长江与藕池河交汇处。全镇国土面积90.92平方千米,辖9个...

阳泉市富硒“土特产”亮相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

每日新闻网讯:(凤凰网)新闻网6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主办的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暨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我市6家企业的近20种富硒“土特产”亮相大会。 本次展会为参展企业免费...

文明的力量|用文明之光照亮振兴路——万荣县贾村乡五福村乡风文明建设实践

用文明之光照亮振兴路——万荣县贾村乡五福村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每日新闻网讯:(韩维元)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家风传承是抓手。新征程上,从传统家训家规中汲取思想精华与道德滋养,以优良家风引领文明乡风,不仅是推动中...

长江师范学院学子普及结核知识 增强居民防护意识

为增强居民自我防护意识,预防肺结核传染,日前,长江师范学院长青青结核防治宣讲团走进重庆市涪陵区蔺市街道梨香社区,开展“防治结核,生命长青”健康知识宣讲活动,以演讲、歌舞和视频等形式宣传肺结核防范知识,帮助当地居民更好应对...

人工智能为何会产生幻觉

  在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常被塑造成全知全能的“超级大脑”,但现实中,AI却时常表现为“自信的谎言家”。比如,请AI描述“关公战秦琼”,它不仅能“叙述”虚构的故事情节,还会“猜测”用户喜好,煞有介事地编造不存在的文献档案...

民兴村:芒果树下话丰收

  夏至未及,位于海南岛西海岸的东方市的芒果采收渐近尾声。东方市感城镇种植芒果有30年之久,全镇芒果种植总面积约6万亩。  “有客商来收,我们这边才采摘,要多少摘多少。”记者提前3天便与民兴村村民何美约定,待采摘时到她家...

2025
04/26
16:26
浏览量: 27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