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以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美闫景入画来

以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美闫景入画来

来源:山西日报 | 时间:2025-02-18 14:12:38 | 点击:10142

  以李家大院为主的旅游产业鼓起了村民的腰包,千亩示范果园让果农笑颜绽放,丰富的文娱活动为乡村生活增添诗意……在万荣县高村镇闫景村,一幅和美乡村新图景徐徐展开。
  闫景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也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近年来,闫景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积极改善人居环境,道路变得更开阔,村貌变得更整洁,游客体验感和村民幸福感交织交融。
  从环境蝶变到治理有序,从产业兴旺到乡风文明,闫景村借助农文旅融合“大市场”,正一步步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农文旅融合 产业铺就致富路

  古香古色的传统民居、精妙绝伦的砖木石雕、目不暇接的楹联匾额……闫景村内的李家大院景区,融汇南北、贯通中西的传统建筑相映成趣,李家三代十位当家人的善行史让人回味无穷。
  小村庄得到“大流量”,闫景村把李家大院景区的优势转化为村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李家大院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均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闫景村党支部书记李瑾说,近年来,村里开始探索“特优农业+乡村旅游”模式,带动就业150余人,人均年增收5万元左右,村民吃上了“文旅饭”。
  ——挖掘李家大院善文化特质,村民参与新编蒲剧《李家大院之博施济众》和《万里接亲》《施粥济贫》等实景演艺;
  ——发展农户自主经营民宿27家,培育“晋商少奶奶”旅拍、特色小吃、农家乐等场景业态73家,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体验式旅游线路;
  ——搭建数字乡村云平台,提供李家大院线上VR体验及美食推介、住行攻略等服务……
  乡土乡音、乡容乡貌变得可感可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闫景村观赏游玩。
  农文旅融合,不仅要打好文化牌、做活旅游生态,还需筑牢农业本底。在闫景村未来果园,水肥一体化滴灌、矮化密植栽培、农情监测等农业技术落地生根,苹果、猕猴桃、樱桃等7大果品成林成片。
  “我们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的未来果园,是集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于一体的现代果业示范基地。”李瑾表示,在“三新”果园的带动下,全村种植苹果3889亩,年产值6869万元。
  “平时打理果树,农闲时就在景区附近摆个小吃摊,一年下来能挣不少。”村民宁志彪正在田间修剪树枝,靠着20多亩“金苹果”和小吃摊,自家年收入突破了20万元。
  目前,闫景村推出了果园观光、劳动教育、农事研学、水果采摘等农业旅游项目,以满足游客不同体验需求。农文旅融合正在成为这片土地的“致富密码”。

环境蝶变 补齐短板客自来

  漫步闫景村,村道干净整洁、庭院窗明几净,白墙灰瓦的民居鳞次栉比,宽阔平坦的大路穿村而过……说起这些年的变化,村民樊小海连连点赞:“村里的环境好了,生活更加舒心了。”
  过去的闫景村是另一番光景。道路狭窄,错车会车不方便,路旁半米高的杂草遮挡视线,而让村长宁培齐最为头疼的是垃圾问题。“那会儿村里的垃圾桶比较少,有村民嫌远就会到处乱扔,尤其是红白事后,满地的垃圾没人管,不少外来游客都对村内环境连连摇头。”
  旅游要发展,绿色是底色。为补齐环境短板,闫景村“两委”以学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坚持“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投资150余万元,用于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庭院美化等,实现硬化、净化、绿化、亮化全覆盖。
  “全村通过安排专人专车收集、组织巡查督促队等措施,彻底整治了垃圾乱扔乱堆乱放,同时在今年新建了污水处理站、垃圾中转站,极大改善了乡村环境。”宁培齐介绍,截至目前,全村共清理垃圾4000余立方米,拓宽53条大小街道,拆除133处危墙危房,安装180余盏路灯,线路整改后全部上墙,并对村庄主街道进行了立面改造。
  黄土沟壑打造成主题博览园,闲置宅基地变身小游园,干涸泊池重新注入活水……昔日小山村成了不少游客“梦回老家”的心灵驿站。“和几年前的光景大不相同,没想到闫景村变得这样美。”西安的游客张哲斌重游李家大院,看到闫景村的新貌后,预订了一间九号院民宿的客房。
  从杂物堆砌到四处见绿,从房舍残旧到村庄焕新,擦亮底色的美丽闫景正鼓起乡亲们的钱袋子。“未来要对村民旧居进行更多改造,不搞大拆大建,让乡村旅游保持原汁原味。”宁培齐说。

服务暖心 数字赋能幸福长

  进入农闲期,村民的生活节奏慢了下来。午后,闫景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多功能活动室内人头攒动。棋盘室里,几人正在对弈;在书画室,有人挥毫泼墨;在阅读室,读者沉浸书海……
  “和美乡村不是冷冰冰的农村,而是充满‘人情味’和乡愁的地方,是聚人心、聚人气的农村。”宁培齐说,只有优先把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最必需的基础设施配套到位,才能让村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学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实践中,闫景村不断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共资源向村内延伸,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标准化村卫生室、乡村幼儿园等民生设施应有尽有,各种活动精彩纷呈——在李家大院举办“乐善妈妈团”舞蹈比赛,春节、重阳节期间在数智文化礼堂进行表演……闫景村正努力成为村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
  在此之余,闫景村还借力数字化为村民幸福生活加码。“村民通过‘i沃乡村’小程序,在‘村民说事’板块反映问题后,村干部会及时上门处理,形成‘村民说、干部办、村民评’的机制。”宁培齐拿出手机展示了该数字平台,记者看到,村民还能在小程序上进行挂号、获取法律援助、学习农业知识等操作。
  应用场景日渐丰富,智慧乡村初具雏形。获评全国500强数字乡村标杆村、入选全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智慧闫景不断激发新活力。
  青山不墨千秋画。孤峰山下的闫景村入目皆景,氤氲着祥和气息,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将被继续提笔勾勒。

郭正


【作者:郭正】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小悟样本” 红色热土焕发新生机

  在湖北省孝昌县西北部的大别山南麓,大悟山与小悟山层峦叠嶂间,红色热土正焕发新生机。  这里曾是李先念同志指挥新四军第五师鏖战敌后的战略要地,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的烽火课堂培育了万千英才。如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小悟...

让搬迁后的村民稳得住、能致富 富民新村的新生“密码”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宽敞平坦的道路,整齐划一的新居,生机勃勃的田园,还有村民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这片新开发的热土上,正书写着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力量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

农民评职称,为乡村添“才”力

 指导果农开展套袋、施肥、浇水、打药……据媒体报道,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赵牛村沃康梨园,农民技师张品秋在从事梨园管理工作的同时,还为农民授课。张品秋原本是一名普通农民,通过职称评聘实现持证上岗,化身农民技师,如今他带领的服...

空心村”“薄弱村”的破局密码

 小暑将至,高温来袭,但位于福建永泰县同安镇的洋中村还是凉爽得很。  “我们邀约游客来体验‘纳凉休闲游’呀。”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李中华说,洋中村联合周边几个村共同打造一个让游客慢下来种田种菜、采摘养花、制作美食、品茶钓鱼的...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以防水强基 以创新聚势 以融合破局 举全镇之力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党委书记 王兵 南口镇位于石首市西北部,东隔长江与新厂镇相对,南与绣林办事处、高基庙镇接壤,西傍藕池河与高陵镇和公安县藕池镇相望,北连长江与藕池河交汇处。全镇国土面积90.92平方千米,辖9个...

阳泉市富硒“土特产”亮相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

每日新闻网讯:(凤凰网)新闻网6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主办的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暨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我市6家企业的近20种富硒“土特产”亮相大会。 本次展会为参展企业免费...

文明的力量|用文明之光照亮振兴路——万荣县贾村乡五福村乡风文明建设实践

用文明之光照亮振兴路——万荣县贾村乡五福村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每日新闻网讯:(韩维元)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家风传承是抓手。新征程上,从传统家训家规中汲取思想精华与道德滋养,以优良家风引领文明乡风,不仅是推动中...

长江师范学院学子普及结核知识 增强居民防护意识

为增强居民自我防护意识,预防肺结核传染,日前,长江师范学院长青青结核防治宣讲团走进重庆市涪陵区蔺市街道梨香社区,开展“防治结核,生命长青”健康知识宣讲活动,以演讲、歌舞和视频等形式宣传肺结核防范知识,帮助当地居民更好应对...

人工智能为何会产生幻觉

  在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常被塑造成全知全能的“超级大脑”,但现实中,AI却时常表现为“自信的谎言家”。比如,请AI描述“关公战秦琼”,它不仅能“叙述”虚构的故事情节,还会“猜测”用户喜好,煞有介事地编造不存在的文献档案...

2025
02/18
14:12
郭正
浏览量: 1014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