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科技赋能蚕桑业 铺就振兴“新丝路”

科技赋能蚕桑业 铺就振兴“新丝路”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11 14:35:32 | 点击:286

立春时节,安徽省潜山市槎水镇中畈村仍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工厂化养蚕基地里暖意融融,一批新结的洁白蚕茧均匀地分布在养殖架上,再过几天就可以上市出售。近年来,中畈村的蚕桑产业在科技的加持下,取得了长足进步,村集体和蚕农收入稳步增长,大伙儿干劲十足。中畈村养蚕有哪些经验?近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土洋结合”因地制宜建设工厂

槎水镇是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养蚕大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里家家户户养蚕,养蚕收入是大部分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仅中畈村就有2000亩桑园。2016年,作为槎水镇9个贫困村之一的中畈村在脱贫出列之后,结合潜山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实际,经过考察学习、走访调研、分析研判,决定引进专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捡起“养蚕”这粒“小芝麻”,实施工厂化养蚕,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走访了众多江浙龙头企业的工厂化养蚕车间后,一个现实的难题摆在了中畈村面前。“引进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和生产设备,最少要有2000万元的启动资金。这对我们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小山村谈何容易?”中畈村党支部书记杨红旗考察后颇为沮丧。

槎水镇党委书记冯耀廷在得知杨红旗的想法与苦恼后,当即表示支持村里的发展计划:“乡村要振兴,产业最重要。在工厂化养蚕初期,有很多人提出质疑,对前景不看好。为了降低风险,顺利推进这个项目,我们把它定为书记项目,这个风险让书记来担。”

“当时,虽然村里只有450万元的衔接资金,但我们依然决心干起来。能节约资金的地方尽量节约,只求效果不求形式。全自动化生产线是只见机器不见人,但我们改成半自动化生产线,使用一些人力,把投资成本大大降了下来。就这样一步步化繁就简,我们的工厂化养蚕车间终于建成了。”杨红旗指着村里15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向记者介绍。

因地制宜、“土洋结合”的半自动化养蚕工厂能否顺利投产?村里专门派出2名村干部和2位村民,去江苏鑫缘集团公司饲料养蚕车间跟班学习。学成回来的技术员们回到中畈村后学以致用,没想到去年开春后第一批工厂化饲料养蚕就取得成功。

走进中畈蚕桑产业园的养殖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多层养殖架,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蚕茧。与传统养蚕方式不同,这里看不到桑叶随意堆放,也没有嘈杂的人工劳作场景。车间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均由智能控制系统精准调控,工作人员只需在一旁监控设备,定期为蚕宝宝投喂经过科学配比的人工饲料。

“通过质检发现工厂化养出来的蚕茧质量非常棒,茧丝长度1286米,高于传统桑叶蚕茧丝,达到了5A等级。这让我们全村都为之激动、欢呼,这意味着我们养蚕人终于迈进了一个新天地。”杨红旗回忆起来仍是一脸兴奋。

工厂养蚕解决了产业痛点

“以前养蚕既得种桑采叶,还要懂技术。”养蚕已有40余年的杨红旗感叹传统养蚕是一项非常辛苦的生产劳动,而工厂化养蚕则系统性解决了产业发展的痛点。

杨红旗介绍,传统栽桑养蚕受桑叶生长时节限制,每年只能饲养春、夏和秋三季蚕,有明显的季节性,而人工投喂饲料养蚕不需要采食桑叶,不仅没有时节限制,还缩短了饲养周期,这样可以长年养蚕,从而极大提升了人工和设备利用效率。

其次,节省了种桑养蚕空间,变家庭养蚕为工厂养蚕。传统养蚕对桑田的依赖很大,以1亩桑田为例,按传统方法最多可养2张蚕。把桑叶加工成饲料,亩桑就能养近10张蚕种,桑叶利用率大幅提升,减少了户外桑田面积。由于传统养蚕需要人工投喂桑叶,大多是在地上摊养。而饲料养蚕都是蚕盘叠养、机械投喂,通过建成温控通风养蚕大棚或轻钢标准化大蚕室,采用机械分盘、叠盘,最多可以叠14盘高,大大节省了养殖空间,提高了集约化程度。

与此同时,大幅减少了人工投入,降低了劳动强度。桑叶养蚕集中在夏秋时节,高温下雨是家常便饭,但每天都必须掐算好时间,风雨无阻到桑园里采摘几趟桑叶,分几次人工投喂,体力不好根本吃不消。而饲料养蚕在“小蚕共育”期间,一龄只需要喂一次,既减少了户外采摘桑叶的苦累,又减少了人工投喂时间。据测算,相比桑叶养蚕,饲料养蚕在一龄至三龄期可省人工75%。再结合后期工厂化养蚕,机械化操作,现在养蚕已不是苦活累活,愿意养蚕的村民大量增加,产业发展后继无人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此外,还能有效防止蚕病发生,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家蚕非常娇嫩,以前户外采摘桑叶,如果遇上雨天,蚕吃了带雨水的桑叶极易生病;如果遇上“飞防”(飞机喷施农药防治林区松毛虫)和周边农户施打农药,飘散药雾造成桑叶污染,也常常导致全军覆没。人工饲料要经过高温蒸煮灭菌,塑化以后才能投喂,极大减少了病原菌的侵蚀和农药中毒的风险,而且人工饲料营养均衡,共育的小蚕发育整齐,成活率高,大蚕体质也更为强健。

“这一系统优势使得桑蚕效益大幅提升,蚕农和村集体显著增收。”杨红旗介绍,饲料养蚕新模式实现了季节性养蚕变为长年养蚕,家庭养蚕变为工厂化养蚕,极大减少了人工投入,有效预防了蚕病的发生,推动蚕桑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饲养效率提高5倍至10倍。显著提升了产量质量,平均单张产茧量达到95斤,比传统桑叶养蚕提高10%至20%,而且茧质更好更稳定,5A率达至90%以上。通过有效降低养蚕成本,提高产出效益,蚕农收入实现稳定增加。

通过摸索,中畈村饲料养蚕形成了两种模式:一是“适龄转桑”,小蚕饲料喂养,共育到三龄,四龄后再转交到有桑园的农户改喂桑叶,蚕农只要按照标准饲养十余天即可上蔟结茧。二是“全龄饲料”,小蚕共育到三龄,转入村集体或大户的养蚕工厂,仍沿用饲料喂养,全龄不食桑叶。饲料养蚕与传统栽桑养蚕相比,体现了巨大的优势。

在现场记者看到,已投产的“全龄饲料”养蚕工厂和800平方米桑叶粉加工厂,实现了全年化、饲料化、智能化、科技化养蚕。既为农户提供小蚕共育服务,又进行后期大蚕饲养,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适龄转桑”和“全龄饲料”的养蚕新路径取代了传统养殖方式。

农文旅大文章未来可期

“以前一年只能养3批次蚕,村里发展工厂化养蚕以后,我们可以一年养6批次,收入翻番。”中畈村村民杨培国告诉记者,之前他在城里打工,2017年响应县里号召回村里流转土地种了桑树,建了养蚕大棚,成立了古田家庭农场。眼见着村里建成了养蚕工厂,为他这样的养蚕大户提供了技术与便利,未来他更有信心把这个产业做好。

随着工厂化养蚕技术的成熟,中畈村想加入养蚕队伍的人越来越多。“有了现代技术的支撑,我们完全有能力把产业做大。”杨红旗说,春节前在全村村民代表大会上,村里发起了重振蚕桑产业的号召。村里有饲料养蚕工厂和桑叶粉加工车间,村民既可以选择种桑养蚕,也可以选择直接出售鲜桑叶给桑叶粉加工车间。只要村民肯用心投入,村集体将拿出奖补资金鼓励。

工厂化饲料养蚕模式的推广,也为蚕桑产业的下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稳定的蚕茧供应,让丝绸加工企业不再为原料发愁。安徽鑫缘天柱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表示:“过去,蚕茧产量不稳定,我们的生产计划常常受到影响。现在,有了工厂化养蚕提供的稳定货源,我们可以放心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更多高端丝绸产品。此外,随着产业的发展,还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投身蚕桑产业,为行业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活力。”

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中畈村养蚕工厂每年可向周边150余户蚕农和专业大户提供2000张优质蚕苗,带动户均额外增收6000元。同时,开发桑芽菜、桑葚干、桑叶茶、桑枝木耳等系列产品。2024年中畈村通过工厂化养蚕增加村集体经济纯收入18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

杨红旗说,未来村里可以做的文章还有很多。下一步准备发展“蚕桑+文旅”,开展蚕桑研学、蚕桑农事、蚕桑文化节等形式的农文旅活动,加大桑枝木耳、桑叶茶等深加工产品开发,真正把中畈村打造成特色蚕桑村。

从田间地头到智能工厂,科技养蚕正推动着蚕桑产业实现华丽蝶变。这一变革不仅让古老的蚕桑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注入了强大动力,让人们看到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后的无限可能。(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小悟样本” 红色热土焕发新生机

  在湖北省孝昌县西北部的大别山南麓,大悟山与小悟山层峦叠嶂间,红色热土正焕发新生机。  这里曾是李先念同志指挥新四军第五师鏖战敌后的战略要地,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的烽火课堂培育了万千英才。如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小悟...

让搬迁后的村民稳得住、能致富 富民新村的新生“密码”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宽敞平坦的道路,整齐划一的新居,生机勃勃的田园,还有村民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这片新开发的热土上,正书写着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力量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

农民评职称,为乡村添“才”力

 指导果农开展套袋、施肥、浇水、打药……据媒体报道,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赵牛村沃康梨园,农民技师张品秋在从事梨园管理工作的同时,还为农民授课。张品秋原本是一名普通农民,通过职称评聘实现持证上岗,化身农民技师,如今他带领的服...

空心村”“薄弱村”的破局密码

 小暑将至,高温来袭,但位于福建永泰县同安镇的洋中村还是凉爽得很。  “我们邀约游客来体验‘纳凉休闲游’呀。”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李中华说,洋中村联合周边几个村共同打造一个让游客慢下来种田种菜、采摘养花、制作美食、品茶钓鱼的...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以防水强基 以创新聚势 以融合破局 举全镇之力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党委书记 王兵 南口镇位于石首市西北部,东隔长江与新厂镇相对,南与绣林办事处、高基庙镇接壤,西傍藕池河与高陵镇和公安县藕池镇相望,北连长江与藕池河交汇处。全镇国土面积90.92平方千米,辖9个...

阳泉市富硒“土特产”亮相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

每日新闻网讯:(凤凰网)新闻网6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主办的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暨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我市6家企业的近20种富硒“土特产”亮相大会。 本次展会为参展企业免费...

文明的力量|用文明之光照亮振兴路——万荣县贾村乡五福村乡风文明建设实践

用文明之光照亮振兴路——万荣县贾村乡五福村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每日新闻网讯:(韩维元)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家风传承是抓手。新征程上,从传统家训家规中汲取思想精华与道德滋养,以优良家风引领文明乡风,不仅是推动中...

长江师范学院学子普及结核知识 增强居民防护意识

为增强居民自我防护意识,预防肺结核传染,日前,长江师范学院长青青结核防治宣讲团走进重庆市涪陵区蔺市街道梨香社区,开展“防治结核,生命长青”健康知识宣讲活动,以演讲、歌舞和视频等形式宣传肺结核防范知识,帮助当地居民更好应对...

人工智能为何会产生幻觉

  在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常被塑造成全知全能的“超级大脑”,但现实中,AI却时常表现为“自信的谎言家”。比如,请AI描述“关公战秦琼”,它不仅能“叙述”虚构的故事情节,还会“猜测”用户喜好,煞有介事地编造不存在的文献档案...

2025
02/11
14:35
浏览量: 28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