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红色沃土谋振兴 乡村处处展新颜_

红色沃土谋振兴 乡村处处展新颜_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06 12:21:35 | 点击:341

红色沃土谋振兴 乡村处处展新颜

——贵州遵义市传承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步入贵州省遵义市娄山关景区,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小尖山战斗遗址、大尖山战斗遗址、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娄山关毛泽东词碑、娄山关摩崖石刻等分列山间,处处都是红色印记。

深植红色基因的遵义,不仅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还有强劲的发展动力。在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的感召下,在贵州大地,无论是工农业,还是红色资源利用、美丽乡村建设,都有亮眼的表现。从革命之红到发展之红,贵州正在走一条革命老区全面振兴的发展新路。

理论宣传:传承精神财富

在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的遵义会议会址,红色宣讲员孔霞饱含深情地讲述着她和爷爷的故事。孔霞的爷爷孔宪权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1955年,孔宪权担任遵义会议纪念馆第一任馆长。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孔霞从爷爷手里接过接力棒,系统学习遵义会议历史、长征历史,走上了红色宣讲之路。

“每位游客来到遵义会议会址,都会在这棵‘胜利树’前比出胜利的手势合影。”孔霞口中的“胜利树”,就矗立在当年召开遵义会议的二层小楼东侧。在历史资料中,它只是一棵只有碗口粗细的小树。如今,槐树已经有10余米高,枝繁叶茂,与会址相依相伴几十载,见证了中国革命走向光明、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坚持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是我的责任。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爷爷走完了他的长征,我作为后辈,也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孔霞说。

据统计,孔霞已开展宣讲近400场,受众达一万余人次。“我要把红色宣讲做得更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她说。

近年来,当地“理论宣传二人讲”队伍以《一棵树的见证》为题,开展节日里的宣讲、场景中的宣讲、国旗下的宣讲等情景式、沉浸式宣讲活动,为听众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沉浸式”体验。

如今,红色基因早已深深地融入遵义这座城市的血脉,“红城”儿女持续弘扬革命传统、激发革命精神,拼搏奋斗、苦干实干,老区旧貌换新颜。

产业富民:培育发展新动能

隆冬时节,走进湄潭县,一片片茶园铺陈在山野之间,置身其中,茶香茶韵扑面而来,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在青山碧水中交相辉映,宛若世外桃源。

“村民的幸福生活,要从小小的茶叶讲起。”兴隆镇龙凤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伍荣明回忆,2002年时,村民人均收入不足千元,通过发展茶叶产业,村民人均收入2014年就进入全县领先行列。目前,全村茶园面积7000亩,人均茶园面积2.5亩,拥有茶叶加工厂28家。2024年,全村茶叶销售额达79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升至2.3万元。

如今,茶产业已经成为湄潭县的特色产业。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全县茶园发展面积60万亩,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企业及加工大户769家,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产品涉及绿茶、红茶、黑茶及茶叶籽油、茶多酚、茶树花、茶花面膜等15类综合开发产品。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近年来,围绕“一县一业”特色优势产业,遵义市大力推进茶叶、辣椒、蔬菜、中药材等农业八大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

走进位于新蒲新区的“中国辣椒城”交易市场,记者看到,地面上红彤彤的干辣椒堆成一座座小山包,打包辣椒的工人两两合作,一名工人用簸箕铲辣椒,另一名工人则牵着编织袋,并不时用手压紧辣椒,打包好的辣椒依次排开,等待发往全国各地。在这座“城”里,有一块巨大的LED屏幕尤为抢眼,它不断滚动着“全国干辣椒价格指数”,每日更新、每周汇总,成为行业内不可或缺的信息源,进而为全国干辣椒成交价格提供参考。

“2024年辣椒交易量大约35万吨,交易额提升至72亿元。”“中国辣椒城”综合部部长淳仕军说。

产业的兴旺,让更多遵义人鼓起了腰包,踏上了致富路。新蒲新区,当地将辣椒产业作为农业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高位推进,走出了一条订单式农业发展之路;在播州区枫香镇苟坝会议旧址,村民将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农家乐,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在红花岗区深溪镇龙江村,党组织带头、党员引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10余个村集体经济项目,解决10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202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6万元。

人才引领:争当振兴“排头兵”

“在服务细节上还可以再提升,比如多开发新菜品、把民宿做起来。”“要得,我再研究研究……”在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的一处坝坝上,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易松与农家乐经营者黄英正在探讨如何提升旅游服务。

“村干部帮我理清了发展思路,让我信心更足了。”黄英兴奋地说。

产业强不强,群众富不富,关键要选准致富带头人。“上级考察我的时候,看中了我做过管理,我们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完善管理制度,班子有了战斗力,‘头雁’才能飞得高,村强民富才能落到实处。”易松说,他是习水县委组织部选用的一名乡村职业经理人,通过在青杠坡村打造了一个个旅游服务项目,让村民端稳了“旅游饭碗”。

新风扑面、乡村宜居。同是红军战斗过的地方,在桐梓县娄山关街道杉坪村,当地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两山”理念,以创建“五强组织”为抓手,以规划、产业、服务、治理为重点,通过“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转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近年来,遵义市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和后备力量“双培养”工程,共优选563名年轻村干部作为领军人才进行培养,1.3万余名中职在校学生、退役军人等作为后备力量培养。

在实施“双培养”工程的同时,遵义市还采取市县联动和双向选择的方式,选派268名曾担任过正科级及以上实职的领导干部到村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帮助派驻村理思路、抓发展、办实事,累计吸引和带动12291名农村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在各领域创新创业、参与乡村振兴,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586个,发展产业项目659个。

创新治理:和美乡村入画来

“红榜公示:吴超户为父亲办理丧事,严格按照红白理事会章程办理,予以表扬。”走进湄潭县抄乐镇落花屯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便看到公示牌上这则醒目的红榜信息。

“‘车不过十,礼不过百’,这是咱们落花屯社区村民耳熟能详的村规民约,文明办事的上红榜,不文明的上黑榜。”抄乐镇镇长瞿光阳介绍,2021年以来,抄乐镇以“红白理事会”建设为抓手,实施“车不过十、礼不过百”创新实践,全镇百姓人情支出负担明显减轻,滥办酒席、低俗婚闹等陈规陋习明显减少。

目前,抄乐镇“车不过十,礼不过百”文明实践项目已在湄潭县全面铺开,15个镇(街道)、137个村(社区)成立红白事志愿服务队1112个,构建完善了“县部署+镇(街道)调度+村(社区)落实+寨包户”治理体系,群众逐步改变了传统观念,办理红白事的人、财、物支出明显减少,乡风文明新格局日渐形成。

近年来,遵义市各地乡村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深化乡村建设,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先进为榜样和标杆,探索务实管用的乡村治理方式,接地气的“坝坝会”遍地开花,架起干部群众的“连心桥”,乡村治理效能持续提升。据统计,遵义1730个行政村(含农村社区)15941个网格功能逐步完善,基层自治触角延伸到家家户户,遵义的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吴晓亮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刘佳兴)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北京平谷用咖啡“萃取”乡村振兴新动能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在北京市平谷区博物馆飘着咖啡香的会场里,一场关于“教育如何助力农业中关村”的讨论激发了在场人员的灵感。这不是普通的下午茶聚会,而是平谷区创新推出的“人才咖啡日”首场活动——政府部门负责...

江西理工大学学子对话老党员 寻觅信仰路

 7月1日清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贺堂村82岁老党员谢世超在门前等候着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红土青苗社会实践服务队。正逢党的生日,他要给青年学子们讲讲那些刻在骨头里的红色记忆。  入伍从军:雪地从军路上的...

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小悟样本” 红色热土焕发新生机

  在湖北省孝昌县西北部的大别山南麓,大悟山与小悟山层峦叠嶂间,红色热土正焕发新生机。  这里曾是李先念同志指挥新四军第五师鏖战敌后的战略要地,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的烽火课堂培育了万千英才。如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小悟...

让搬迁后的村民稳得住、能致富 富民新村的新生“密码”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宽敞平坦的道路,整齐划一的新居,生机勃勃的田园,还有村民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这片新开发的热土上,正书写着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力量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

农民评职称,为乡村添“才”力

 指导果农开展套袋、施肥、浇水、打药……据媒体报道,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赵牛村沃康梨园,农民技师张品秋在从事梨园管理工作的同时,还为农民授课。张品秋原本是一名普通农民,通过职称评聘实现持证上岗,化身农民技师,如今他带领的服...

空心村”“薄弱村”的破局密码

 小暑将至,高温来袭,但位于福建永泰县同安镇的洋中村还是凉爽得很。  “我们邀约游客来体验‘纳凉休闲游’呀。”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李中华说,洋中村联合周边几个村共同打造一个让游客慢下来种田种菜、采摘养花、制作美食、品茶钓鱼的...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以防水强基 以创新聚势 以融合破局 举全镇之力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党委书记 王兵 南口镇位于石首市西北部,东隔长江与新厂镇相对,南与绣林办事处、高基庙镇接壤,西傍藕池河与高陵镇和公安县藕池镇相望,北连长江与藕池河交汇处。全镇国土面积90.92平方千米,辖9个...

阳泉市富硒“土特产”亮相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

每日新闻网讯:(凤凰网)新闻网6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主办的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暨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我市6家企业的近20种富硒“土特产”亮相大会。 本次展会为参展企业免费...

文明的力量|用文明之光照亮振兴路——万荣县贾村乡五福村乡风文明建设实践

用文明之光照亮振兴路——万荣县贾村乡五福村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每日新闻网讯:(韩维元)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家风传承是抓手。新征程上,从传统家训家规中汲取思想精华与道德滋养,以优良家风引领文明乡风,不仅是推动中...

2025
01/06
12:21
浏览量: 34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