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山西省万荣县: “乐善妈妈团”助力乡村振兴

山西省万荣县: “乐善妈妈团”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4-11-15 19:23:23 | 点击:10361

每日新闻网讯: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用舞蹈、戏曲等文艺表演形式,歌颂新时代,助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她们深入群众,摸排走访婚姻家庭领域矛盾纠纷,苦口婆心调解劝和;她们利用闲暇时间,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做起了月老,成就了一桩桩美满婚姻;谁家里有个大事小情,她们还会组队前往,或是系上围裙下厨或是扛起锄头下地,互帮互助,促进邻里和谐;她们通过言传身教,将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的传统贯穿于日常生活,把好家风、好乡风发扬传承。

  她们就是“乐善妈妈团”。最初,“乐善妈妈团”只是由巾帼志愿者自发组织的文艺团体,从文艺表演,到巾帼宣讲,再到移风易俗倡树新风,在妇联的引导下,如今的“乐善妈妈团”,已经发展成为覆盖全县、带动全民的“全能妈妈团”,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热心公益 倡树文明新风

  谢淑印是一名退休干部,在公安干线工作的谢大姐退休前就热心公益,经常当红娘、牵红线,成就不少好姻缘。2022年3月,谢淑印和姐妹们建了一个“姐妹红娘群”,免费为大家提供未婚青年男女信息,并主动牵线促成。

  “月老系红线,姻缘一线牵。”在谢淑印和姐妹们看来,成就了一段好的姻缘就是行善积德。如今“红娘群”已经发展到4个,红娘超过1500人。两年半多的时间,成功牵线480多对。

  “乐善妈妈团”成员待人真诚、热情主动,且年纪相仿,掌握适龄青年资源多。一方面,她们充分利用文艺节目排练的闲暇时间,为身边青年男女牵线搭桥,使其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由各级妇联牵头发挥群团组织的职能优势,动员热心公益、热爱婚恋事业的“爱心妈妈”组建“搭鹊桥 牵红线”公益红娘文明实践队伍,举办“鹊桥牵手 脱单联姻”等青年联谊活动十余场。

  不仅牵线搭桥做月老,全县200多个社区、村还充分挖掘辖区热情主动、喜爱演艺的人才资源,组建起“乐善妈妈团”文艺演出队伍。过年过节,大家或吹拉弹唱或载歌载舞,丰富文化生活。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乐善妈妈团”还会前往义务助兴演出。

  富含正能量的“三句半”、锣鼓表演,结合婚育新风编排的歌曲、广场舞等文艺节目,不仅丰富了农村社区的文化生活,带动了团结和睦的邻里关系,还有效减少了农村大搞排场的演出现象,使红白事简办逐渐形成共识。

  邻里互助 推动基层治理

  除了自发参加各种文艺排演,“乐善妈妈团”还是各级妇联开展工作的主力军。七庄村妇联主席张亚丽,也是周边几个村出了名的“和事佬”,入户宣传政策、关爱妇女儿童、调解婚姻纠纷……“乐善妈妈团”成员也成了村里的“多面手”。

  万荣县妇联主席尹艳霞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工作中,县妇联依托妇女之家,吸纳包括“乐善妈妈团”成员在内的广大巾帼志愿者,组建巾帼调解员队伍,深入排查走访,全面了解婚姻家庭领域矛盾纠纷情况和重点人群家庭信息,确保矛盾纠纷隐患早发现、早处理。

  为了办好村中红白事,“乐善妈妈团”还自发组建妇女帮忙队,由各村妇联主席担任队长。哪家有红事白事,队长第一时间到场,并迅速组织队伍,大家围裙一系就开始工作。

  皇甫乡漫峪口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妇联主席王巧莲,也是村里的帮忙队队长。红事中,她带领姐妹们白天做菜端盘子忙前忙后,晚上监督过度劝酒低俗婚闹,弘扬婚俗新风;白事中,第一时间帮助料理事宜,安慰家眷,沟通各项事项。通过邻里互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回归家庭主阵地,“乐善妈妈团”便成了家庭教育推动者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孝亲敬老,这些贯穿于日常生活的优良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每一个家庭成员。

  尹艳霞告诉记者,万荣县在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的基础上,还依托家风家训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促进新型家庭文化和婚恋新风的落地生根,让广大家庭在践行移风易俗中学有榜样、行有标杆。

  “近年来,通过‘乐善妈妈团’的工作实践,万荣县走出了一条以‘乐善妈妈团’为主体、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移风易俗为内容、文明婚俗引领为重点的覆盖全县、带动全民的实践道路。”万荣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冯清中表示,下一步,万荣县将更好地发挥“乐善妈妈团”在基层治理和乡风引领方面的作用,把“乐善妈妈团”逐渐打造成党在农村的宣传队、乡风文明的“播种机”、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产业振兴的“助推器”和干群和谐的“连心桥”,从而真正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编辑:王铭 审核:同期声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北京平谷用咖啡“萃取”乡村振兴新动能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在北京市平谷区博物馆飘着咖啡香的会场里,一场关于“教育如何助力农业中关村”的讨论激发了在场人员的灵感。这不是普通的下午茶聚会,而是平谷区创新推出的“人才咖啡日”首场活动——政府部门负责...

江西理工大学学子对话老党员 寻觅信仰路

 7月1日清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贺堂村82岁老党员谢世超在门前等候着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红土青苗社会实践服务队。正逢党的生日,他要给青年学子们讲讲那些刻在骨头里的红色记忆。  入伍从军:雪地从军路上的...

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小悟样本” 红色热土焕发新生机

  在湖北省孝昌县西北部的大别山南麓,大悟山与小悟山层峦叠嶂间,红色热土正焕发新生机。  这里曾是李先念同志指挥新四军第五师鏖战敌后的战略要地,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的烽火课堂培育了万千英才。如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小悟...

让搬迁后的村民稳得住、能致富 富民新村的新生“密码”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宽敞平坦的道路,整齐划一的新居,生机勃勃的田园,还有村民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这片新开发的热土上,正书写着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力量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

农民评职称,为乡村添“才”力

 指导果农开展套袋、施肥、浇水、打药……据媒体报道,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赵牛村沃康梨园,农民技师张品秋在从事梨园管理工作的同时,还为农民授课。张品秋原本是一名普通农民,通过职称评聘实现持证上岗,化身农民技师,如今他带领的服...

空心村”“薄弱村”的破局密码

 小暑将至,高温来袭,但位于福建永泰县同安镇的洋中村还是凉爽得很。  “我们邀约游客来体验‘纳凉休闲游’呀。”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李中华说,洋中村联合周边几个村共同打造一个让游客慢下来种田种菜、采摘养花、制作美食、品茶钓鱼的...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以防水强基 以创新聚势 以融合破局 举全镇之力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党委书记 王兵 南口镇位于石首市西北部,东隔长江与新厂镇相对,南与绣林办事处、高基庙镇接壤,西傍藕池河与高陵镇和公安县藕池镇相望,北连长江与藕池河交汇处。全镇国土面积90.92平方千米,辖9个...

阳泉市富硒“土特产”亮相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

每日新闻网讯:(凤凰网)新闻网6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主办的第三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暨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我市6家企业的近20种富硒“土特产”亮相大会。 本次展会为参展企业免费...

文明的力量|用文明之光照亮振兴路——万荣县贾村乡五福村乡风文明建设实践

用文明之光照亮振兴路——万荣县贾村乡五福村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每日新闻网讯:(韩维元)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家风传承是抓手。新征程上,从传统家训家规中汲取思想精华与道德滋养,以优良家风引领文明乡风,不仅是推动中...

2024
11/15
19:23
浏览量: 1036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