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全国城镇化迎来战略性调整,县域城镇化进入新时代

全国城镇化迎来战略性调整,县域城镇化进入新时代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2-05-12 15:25:41 | 点击:821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吕风勇 丨 责编:乐水 安然 张艳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县域经济课题组

执笔人:吕风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政策层面看,《意见》的发布是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意见》强调推进县域城镇化,主要有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

推进县域城镇化,是加快推动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2019年,全国289个城市(不包括三沙市以及除拉萨市以外的西藏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4.9万亿元,经对区划调整因素修正后,县域所占比重只为36.6%,相比2013年也下降2.6个百分点,市辖区相应提升2.6个百分点。同时,所观察的1865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203.6亿元,其中,不足100亿元的县域达到761个,占比40.1%,另有36个县域超过1000亿元,其总和是761个不足100亿元县域的1.3倍。

县域与市辖区、县域与县域之间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并且呈现加剧之势,迫切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协调发展,一方面增强县域对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缓解大中城市在相对有限资源约束下的过度承载。

推进县域城镇化,是提高县域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提供能力的需要。县域不仅经济总量远不如市辖区,而且创造财政收入的能力也较弱。2019年,269个含有县域的样本城市,其市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平均值为8.6%,而县域这一平均值只有7.1%。

另一方面,县域区域广大,人口众多,事务繁杂,其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GDP比重平均值达到20.9%,而市辖区这一平均值只有14.5%。收支的不匹配使县域财政自给率(收支比率)大幅低于市辖区。2019年,市辖区财政自给率平均值达到46.9%,而县域这一平均值只有31.0%,前者是后者的1.76倍,甚至比2013年1.71倍又略有提高。

县域财政收入能力偏弱,严重影响了其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提供能力,使县域在教育、医疗、内外交通、市政设施等方面都远落后于市区,反过来进一步削弱了其产业集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县域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提供能力迫切需要提高。

推进县域城镇化,是积极发挥县域作为乡村振兴战略支点作用的需要。根据可获得数据的1758个样本县(县级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常住人口总量由7.56亿减少到7.18亿,降幅为5.0%。同时,其中有38个县(市)人口流入超过30%,另有68个样本县(市)人口流失达到30.0%以上,部分县(市)人口流失甚至达到50.0%。这表明全国大中城市仍然是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战场,大多数县域人口特别是乡村人口,向大中城市和经济圈或都市圈内县域异地转移的趋势仍然没有改变。

乡村人口向外转移是大势所趋,但是大规模异地而不是本地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十分不利,不利于县域财政收入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县域工业乃至服务业的聚集,继而对乡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提供、乡村二三产业发展和乡村人口就业带来严重影响。只有促进乡村人口本地城镇化,才能维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并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点。

正是认识到县域城镇化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县域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强化县域乡村战略支点地位的作用,《意见》有针对性地对县域城镇化进行了规划部署,涉及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市政设施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和县城辐射带动乡村能力提升等方面内容。《意见》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创造就业机会、增强工作生活便利性、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人居环境、有效衔接县乡功能,促进乡村人口本地城镇化率及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并逐渐形成良性循环,发挥县域空间充裕和资源多样性优势,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充分发展,使其成为与大中城市功能协调互补并能够与之相媲美的发展一极。

立足于推进县域城镇化,《意见》也对中国未来城市化发展指出了方向。一是要推进县域与邻近大中城市的发展差距显著缩小。这表明资源的再分配和政策的侧重点将更有利于县域而不再是大中城市城区。二是在补齐补强县城短板弱项的同时,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未来全部县城都有望获得补齐短板弱项的支持,其中,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区位条件好、产业基础坚实、功能定位适宜的县城,将成为示范地区重点发展。三是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使县城发展获得更大政策保障。将重点对农民市民化机制、投融资机制、建设用地利用机制进行创新调整,破除长期制约县域城镇化进程的障碍因素。

《意见》的出台,将使广大县城可以获得抵消大中城市虹吸效应的发展动力,扭转大中城市过度城镇化、县域过于边缘化的趋势,由此,县域资源多样性的特色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中国各区域单元的功能互补性也会明显增强,发展空间布局也将更加合理。(责任编辑:乐水 安然 张艳玲)

编辑:唐玲

【作者:吕风勇】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学习进行时|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

“我们从事现代化经济建设,要有长远考虑,统筹全局”

  图为筼筜湖景色。王火炎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重视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阿东各位委员,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习近平总...

从这些故事细节感悟总书记的青春观

 青春,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形容词,更是一个起而行之的动词。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把热切的目光投向青年。关爱青年、礼赞青春,启迪青年、激扬青春。  青春如何不负?青年如何选择?青春怎样多彩?让...

总书记和青年朋友在一起

“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青年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  从黄土地的青春岁月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青年、关怀青年、倾听青...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

专家公益助力 护航高考志愿填报

记者:张天林 张雯 六月盛夏,银川城绿意盎然。宁夏英才学校与银川智泉学校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像极了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高考学子们带着蓬勃朝气,彰显着生命的活力美好的希冀。随着高考分数线公布,志愿填报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6月30日,北京至阿塞拜疆巴库的跨里海中欧班列停靠在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北京国际陆港等待发车(无人机照片)。  当日,首趟北京至阿塞拜疆巴库的跨里海中欧班列在北京市房山区发出。班列采用“铁—海—铁”多式联运模式,跨越8...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0月至2025年4月期间有关...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设立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是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推动重大任务落实的重要制度安排。制定...

2022
05/12
15:25
吕风勇
浏览量: 82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