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戍边青春

戍边青春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12-29 11:10:52 | 点击:3412

12月17日,新疆军区某团官兵在海拔5200米的喀喇昆仑高原巡逻。

官兵在海拔5200米的陌生地域进行某型反坦克火箭实弹射击训练。

官兵赴海拔5200米的实弹射击训练场打靶,下午6点左右,天空突降大雪,官兵在风雪中等待下一轮实弹射击训练。

12月1日,训练间隙,官兵比赛翻轮胎。

巡逻途中休息时,一名战士拿出家人的照片观看。

12月11日凌晨,中士杨浩清因家中有事向连长申请用手机,在宿舍小声与家人通话。

12月7日,雪山下,下士蔡海波和两只小狗玩耍,狗狗一只叫“追风”,另一只叫“毛球”。

12月10日,下士董文波(左一)和战友在工作之余聊天。

12月7日,营里组织党史军史知识竞赛活动,官兵们争先恐后抢答。

打开手机导航,用测距工具测量官兵驻训地与北京天安门的直线距离,页面显示3330公里。喀喇昆仑之巅海拔5200米,人迹罕至,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新疆军区某团官兵就常年驻守在这里。

“车队缓缓往大山里开,一下子就像回到了原始时代……”二级上士朱志彪忘不了刚上高原时的感受,在这里,时间像是被“冻”住了一样,水里的鱼长不大,地上的小草长不高,官兵们走路也比在平原地区要慢……

几天前的一个风雪夜,朱志彪和战友接到命令,紧急铺设一段线路。极低的温度下,气息在面罩上瞬间凝成了白霜。朱志彪的步子迈得有点快,清晰的呼吸声开始变得急促,伴随着头疼、恶心,他出现了高原反应的症状。类似情况已数不清发生了多少次,但在与父母的视频通话中,朱志彪绝口不提。

在这与世隔绝的荒芜之地,朱志彪和战友们格外渴望绿色。走进官兵宿舍,迎面能看到桌上摆放着一盆盆绿植。“如今物流很方便,我们从山下买了一些绿萝、多肉回来,放在班里很养眼。”下士李勇锋说。

“高原四季是冬天,六七月还要下雪。这些绿色就是大家的希望,我要把这‘希望’越养越好。”李勇锋说,冬天最冷的时候,看着日渐干枯的绿萝,他几次都觉得可能养不活了。没想到挺过那段时间,眼前的绿萝也一天比一天长得茂盛。

“守卫在喀喇昆仑之巅,头顶一片最蓝最蓝的天,一年四季默默与冰雪作伴,伸伸手就摸到高高的云端……”00后战士陈嘉豪一边修车,一边哼着刚学不久的《喀喇昆仑之巅》,伸出满是老茧的双手,在一群稚嫩的脸庞中间显得格外扎眼。

掰着指头数,这是高原驻训以来,陈嘉豪维修过的第47辆车。陈嘉豪入伍前是一家4S店的修理工,拥有车辆维修的“手艺”。许多给单位送物资给养的车辆出了大大小小的毛病,都会送到陈嘉豪这里请他帮忙修,他三下五除二就修好了。时间一长,陈嘉豪便成了全团小有名气的“修理大拿”。

在许多战友眼里,“大拿”也不好当。满身的油污,贴着创可贴的双手,被强烈紫外线晒得发红的脸庞,“历经沧桑”的形象与“00后”的标签显得格格不入。

哈萨克族排长藏合尔的爷爷,半个世纪前就曾驻守喀喇昆仑高原,得知孙子现在的驻地就是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老人家激动地给藏合尔打来视频,勉励他作为一名军人,就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弘扬“喀喇昆仑精神”。

爷爷虽年事已高,但依然心系边防,当看到官兵如今住着阳光板房,吃的是六菜一汤,有WiFi用,有桌球玩,边防上训练、生活、守防条件日新月异,让爷爷心里格外欣慰。

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官兵也常常会收到千里之外的温暖。

前不久,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树人小学师生们寄出的快递,跨越千里运抵喀喇昆仑高原上。快递里装着牛肉、老陈醋和馅饼等山西特产,还装有学生们亲手书绘的信件、水彩画。

该团某连官兵应邀与学校师生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云端万里咫尺近,军民一心话家国”的“云”端对话活动,连队干部赵金山以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为切入点,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国防教育课,让学生们在一个个战斗故事中感悟“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爱国情怀和“宁可向前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的军人血性。

官兵们在镜头前讲得真切,学生们在教室里听得动容。国防教育课结束后,孩子们一齐朗诵诗词《中华少年》,表达他们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的决心。

喀喇昆仑的雪,下了一场又一场,练兵场上依旧一派火热景象。该团赴高原驻训以来,多次参加上级战场练兵比武竞赛,获得两个课目第一名,8名教练员被上级评为首席教练员。在不久前,该团二营火力连在某型反坦克导弹实弹射击考核中,取得11发10中的好成绩。

在海拔5200多米的云端,高寒缺氧,杳无人烟。“我们为什么守在这里?”这是官兵们大都想过的问题。

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年轻的官兵用行动给出了回答:上等兵杨威原打算干完两年退役回去照顾父母,但现在,他决定套转军士;下士胡凯,这个小时候总喜欢坐在父亲肩膀上望远的士兵,如今站在喀喇昆仑山上,要把自己“站成一座活的界碑”;一级上士王殿伟面对家人劝他转业的提议,选择了继续延期服役,坚守在喀喇昆仑山巅。

“因为我们的脚下是国土,眼前是国界,守卫的是和平,它们是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这个答案,深深镌刻在边防官兵的心底。


【责任编辑:吴闻达】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一见·三对关键词,读懂历史坐标前的凝望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阳泉市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百团大战纪念碑上的鎏金大字,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段烽火连绵的岁月。  1940年8月的一个夜晚,一颗颗红色...

习近平:做一个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省阳泉市,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在纪念馆大厅,习近平同青少年学生和纪念馆工作人员亲切交流。他对大家说,今天来到这里有特殊意义。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中国共产党...

民政部公布《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央视网消息:民政部日前公布了《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行政区划代码管理领域的第一个部门规章。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2025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

经纬线·这一幕幕,诠释中国人的团结奋斗!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榕江抗洪一线风雨同舟,K396次列车生死救援,重庆山火中共渡难关……这守望相助的一幕幕,生动诠释“14亿...

学习时节|青春何为?总书记在寄语中给出答案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7月2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

学习进行时|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

“我们从事现代化经济建设,要有长远考虑,统筹全局”

  图为筼筜湖景色。王火炎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重视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阿东各位委员,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习近平总...

从这些故事细节感悟总书记的青春观

 青春,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形容词,更是一个起而行之的动词。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把热切的目光投向青年。关爱青年、礼赞青春,启迪青年、激扬青春。  青春如何不负?青年如何选择?青春怎样多彩?让...

2023
12/29
11:10
浏览量: 341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