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中国同中亚畅通“钢铁驼队”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中国同中亚畅通“钢铁驼队”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5-14 01:18:30 | 点击:524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题:中国同中亚畅通“钢铁驼队”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新华社记者刘斐、姜辰蓉、屈凌燕

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队经由中亚沟通中国与欧洲的货物人文时,一定无法想象,有朝一日“钢铁驼队”会在亚欧大陆上高速往来,输送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商品物资。

2011年成功开行首列、迄今已达6.5万列的中欧班列,被称为联通亚欧的“钢铁驼队”。2022年,中欧班列开行1.6万列、发送160万标箱,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提供了有力支撑。

安徽合肥至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中欧班列从合肥北站物流基地驶出(无人机照片,2022年7月29日摄)。新华社发(宋炎骏摄)

中亚位于亚欧大陆结合部,自2000多年前张骞通西域后便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

包括中欧班列、中吉乌公路、中塔乌公路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联通网络构建,使中亚成为中国与中东、欧洲之间的过境通道、东西方经济的纽带。

2022年9月,装载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长安号从陕西西安出发,历时16天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场站。之后,长安号又成功承运了比亚迪、大众、蔚来等品牌新能源汽车。如今,欧洲每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辆来自中国。

4月23日,中欧班列长安号吉利汽车出口专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中欧班列长安号自2013年开行以来,开行量与运输货物品类都在不断增加,基本覆盖了亚欧地区主要货源地。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介绍说,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以及太阳能光伏板等附加值较高的货物,将在未来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输中占据更大比重。

事实上,越来越多中亚国家城市既是中欧班列的“中点”又是“终点”。

今年前3个月,由浙江义乌始发的“义新欧”中欧班列去程班列数量和发送箱量最多的是中亚五国。其所运商品种类从最初的小商品,扩展到现在的汽车配件、机械设备、建材等。

“中欧班列已经成为大型物流企业的必要选择,铁路和空运、海运共同组成国际物流供应链保障的一部分。”义乌市市场发展委副主任贝旭东说。

2020年6月5日,满载防疫物资的“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在义乌西站启程,前往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新华社发(吕斌 摄)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中亚国家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提质升级、国际协作走深走实,中欧班列多式联运快速发展、国际联运通道网络逐步完善,沟通亚欧大陆货物运输的“主动脉”效应日益显现。

《中国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关于建交30周年的联合声明》与《关于深化“中国+中亚五国”互联互通合作的倡议》去年发布,提出要保障货物运输通畅,这将进一步巩固中亚作为亚欧大陆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

位于亚欧大陆内陆的中亚国家也由此获得更好融入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机会。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借助中欧班列开辟了出海口,将小麦等优势产品经中国发往东南亚市场。

如今,中欧班列已构建了一条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的陆路运输新通道。中亚作为关键枢纽的作用日益凸显,过境中亚的中欧班列数量不断增多。2021年,过境哈萨克斯坦的中欧班列数量同比增长24%。

出境中欧(中亚)班列停靠在新疆阿拉山口站内(2021年5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关博 摄)

中国是中亚五国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达到70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拥有全部工业门类,持续向世界输送高性价比的产品,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德国汉堡港营销协会负责人阿克塞尔·马特恩认为,作为一种可靠的物流替代方案,中欧班列有利于缓解供应链紧张难题。

一段时期,受新冠疫情影响,海运空运长时间受阻,致使全球特别是美欧企业缺乏生产原材料、产品难以抵达远端,进一步拖累复工复产。期间,中欧班列充分发挥国际铁路联运“分段运输”、人员接触少的优势,全力承接海运空运转移货源,有效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开放司司长徐建平介绍,中欧班列的开行,打造了国际抗疫“生命通道”,助力沿线国家企业复工复产,增强国际物流应急保障能力,凸显安全、稳定、富有韧性的优势。

中国-中亚峰会即将举行。举办地西安,正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李自国认为,峰会将有助各方在利益共同处达成合作共识,进一步发挥跨境铁路优势,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物流合作。

(责编:艾雯、刘叶婷)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经纬线·这一幕幕,诠释中国人的团结奋斗!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榕江抗洪一线风雨同舟,K396次列车生死救援,重庆山火中共渡难关……这守望相助的一幕幕,生动诠释“14亿...

学习时节|青春何为?总书记在寄语中给出答案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7月2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

学习进行时|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

“我们从事现代化经济建设,要有长远考虑,统筹全局”

  图为筼筜湖景色。王火炎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重视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阿东各位委员,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习近平总...

从这些故事细节感悟总书记的青春观

 青春,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形容词,更是一个起而行之的动词。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把热切的目光投向青年。关爱青年、礼赞青春,启迪青年、激扬青春。  青春如何不负?青年如何选择?青春怎样多彩?让...

总书记和青年朋友在一起

“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青年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  从黄土地的青春岁月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青年、关怀青年、倾听青...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

专家公益助力 护航高考志愿填报

记者:张天林 张雯 六月盛夏,银川城绿意盎然。宁夏英才学校与银川智泉学校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像极了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高考学子们带着蓬勃朝气,彰显着生命的活力美好的希冀。随着高考分数线公布,志愿填报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6月30日,北京至阿塞拜疆巴库的跨里海中欧班列停靠在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北京国际陆港等待发车(无人机照片)。  当日,首趟北京至阿塞拜疆巴库的跨里海中欧班列在北京市房山区发出。班列采用“铁—海—铁”多式联运模式,跨越8...

2023
05/14
01:18
浏览量: 52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