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经济季报听信心|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服务业快速复苏

经济季报听信心|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服务业快速复苏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5-06 15:45:36 | 点击:439

消费是经济增长“主引擎”。在多方因素共同推动下,今年一季度消费需求集中释放,消费火热的熟悉景象正在回归,多地重现“吃饭要等位、打卡要排队”的热闹场景、不少热门景区人头攒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拓展消费新空间。

5月1日晚,游客和市民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城的商业街逛街购物,休闲娱乐(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潘建勇 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市场销售明显回升,尤其服务性消费改善比较明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增强。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6%……彰显国内消费市场加快复苏回暖态势。

4月29日,游客在天津古文化街一家地方特色商品店选购商品。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走在长沙最繁华的五一商圈,网红餐饮、国风新中式点心、风格茶饮等新消费品牌让人眼花缭乱,不少餐馆再现“一桌难求”的火热场景。“一季度以来,长沙文和友的单日客流量最高达到7万人,平均每日近3万人次,同比去年的客流量超了两倍,再度出现了排长龙的盛况,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信心。”长沙文和友总经理孙平说。

  图为长沙市天心区黄兴路步行街商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江西景德镇陶阳里御窑景区位于景德镇城市中心地带,聚集了考古遗址公园、明清窑作群落、陶瓷工业遗产、老城民居等特色文旅业态,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吸引了众多游客游玩打卡。

“整个第一季度我们的客流量统计大概是120万人次,跟2019年相比增长了20%多。我们景区现在正在打造一些历史风貌的旅游特色。”景德镇市陶阳里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万瑞对记者介绍。

  图为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陶然集活动现场。

如潮人流带旺消费。

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12.16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86亿,同比增长46.5%。国内旅游收入1.30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53万亿元,增长69.5%。

付凌晖表示,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消费场景增加,居民外出、餐饮、娱乐、旅游等接触性消费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3.9%。从居民人均情况看,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名义增长6.2%,明显快于全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5月2日,游客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阅彩城中街购买商品。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税收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企业销售收入增速逐步回升,一季度同比增长4.7%。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接触类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8%、13.7%和9.4%,已超疫情前2019年水平。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发布的《2022年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显示,随着居民消费持续升级,国内消费市场正呈现“品质消费需求旺盛”“绿色消费蓬勃发展”“健康消费显著升温”等新特点。

“在淘宝天猫上,仅在运动户外就诞生了露营、户外鞋服、垂钓、新兴运动、儿童户外、骑行六大新百亿市场。目前在运动户外行业有18个品牌规模过亿,有78个品牌超双位数增长,并且规模都超过5000万以上。”天猫户外行业运营工作人员张文平说。

3月12日,市民在福州市花海公园周边草坪上搭起帐篷乐享周末。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不仅成为消费恢复性增长的新动力,也让不少“老字号”企业看市场提质扩容开辟新空间。

全聚德开设了中轴食礼店,推出定制化点心礼盒和京式下午茶,方便游客一站式体验北京中轴线小吃文化。“从目前的销售业绩来讲,我们也对全年整体的销售,包括市场的复苏,都是非常有信心的。”全聚德集团餐饮运营中心总经理王晓珊说。

  3月9日,游人在北京前门大栅栏参观老字号商铺。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在刚刚结束的“五一”小长假,国内旅游出游2.7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80.56亿元,亮眼的数据再次彰显消费市场的巨大活力。专家表示,随着相关举措持续显效,市场活力进一步恢复,居民消费意愿不断提升,消费有望进一步得到提振。

【责任编辑:郑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经纬线·这一幕幕,诠释中国人的团结奋斗!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榕江抗洪一线风雨同舟,K396次列车生死救援,重庆山火中共渡难关……这守望相助的一幕幕,生动诠释“14亿...

学习时节|青春何为?总书记在寄语中给出答案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7月2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

学习进行时|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

“我们从事现代化经济建设,要有长远考虑,统筹全局”

  图为筼筜湖景色。王火炎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重视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阿东各位委员,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习近平总...

从这些故事细节感悟总书记的青春观

 青春,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形容词,更是一个起而行之的动词。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把热切的目光投向青年。关爱青年、礼赞青春,启迪青年、激扬青春。  青春如何不负?青年如何选择?青春怎样多彩?让...

总书记和青年朋友在一起

“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青年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  从黄土地的青春岁月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青年、关怀青年、倾听青...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

专家公益助力 护航高考志愿填报

记者:张天林 张雯 六月盛夏,银川城绿意盎然。宁夏英才学校与银川智泉学校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像极了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高考学子们带着蓬勃朝气,彰显着生命的活力美好的希冀。随着高考分数线公布,志愿填报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6月30日,北京至阿塞拜疆巴库的跨里海中欧班列停靠在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北京国际陆港等待发车(无人机照片)。  当日,首趟北京至阿塞拜疆巴库的跨里海中欧班列在北京市房山区发出。班列采用“铁—海—铁”多式联运模式,跨越8...

2023
05/06
15:45
浏览量: 43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