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手共行天下大道——2023年春季中国元首外交纪事

手共行天下大道——2023年春季中国元首外交纪事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4-26 16:22:35 | 点击:697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  题:携手共行天下大道——2023年春季中国元首外交纪事

新华社记者

4月的北京,暖风拂面,春意盎然。

24日下午,人民大会堂,在巨幅壁画《江山如此多娇》前,习近平主席分别接受70位驻华大使递交国书,并同他们一一合影。

面对各位使节,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推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

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同来华访问的亚洲、欧洲、拉美、非洲等多位政要会谈会见,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解决……2023年春季,高潮迭起的中国元首外交,持续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在习近平主席引领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新征程上扬帆奋进,标注出中国与世界交往互动新高度。

深化高层互动 擘画伙伴关系新蓝图

2023年的春天,注定不平凡。

3月20日,全国两会闭幕一周后,习近平主席应普京总统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再次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也是他第9次以国家主席身份访俄。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国家元首此时访俄,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进行了长时间深入交流。连续两天,普京总统将习近平主席送至上车处时,已是繁星满天。

“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这是习近平主席对这次莫斯科之行的定位。

“我们车队途经之处,很多俄罗斯民众自发挥手致意,让我深切感到中俄关系具有深厚民意基础。”习近平主席如是感慨。

此访期间,中俄双方一致同意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元首就乌克兰危机进行坦诚、深入交流。中方劝和促谈的努力,得到俄方积极回应。

天安门前,这样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3月31日,春风和煦。西班牙、马来西亚、新加坡三国国旗分别同五星红旗并排悬挂,迎风招展。

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内,三场重要外事活动接连举行。习近平主席先后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今年是中西建交50周年,下半年西班牙将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桑切斯首相此时访华,既是推动中西合作,也是着眼于中欧关系发展;安瓦尔总理此访期间,双方就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两国关系开启新的历史篇章;李显龙总理这次来访,双方将中新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广州松园,见证中法关系史上的重要一幕——

4月7日,习近平主席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漫步岭南园林,临水而坐,观景品茗,纵论古今。千年古琴奏出一曲《高山流水》,两国元首一起欣赏,意味深长。

从在北京密集开展国事活动,到在广州举行不打领带、别开生面的非正式会晤,中法两国元首围绕中法、中欧关系及诸多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沟通。

临别之际,夜色渐浓。习近平主席对马克龙总统说,很高兴我们在中法、中欧关系以及很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看法,这体现了中法关系的高水平和战略性。马克龙总统表示,此访非常成功,期待并欢迎习近平主席明年再次访问法国。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马克龙总统同期访华。中法、中法欧、中欧互动,“独立自主”“合作”都是高频词。中法两国元首强调奉行独立自主外交,冯德莱恩也表示,“同中国‘脱钩’不符合欧方利益”“欧盟独立自主地决定对华政策”。中法、中欧在双方关系和国际议题上的共识不断增多。

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迎来阔别已久又新风扑面的室外欢迎仪式——

4月14日,在习近平主席为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巴西总统卢拉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军乐团特意演奏了名为《新时代》的巴西乐曲。隆重的仪式、精心的安排,让巴西代表团一些成员热泪盈眶。

卢拉总统原定3月下旬访华,因身体不适推迟了行程。这次刚刚病愈就率庞大代表团访华。习近平主席对老朋友亲切地表示:“看到你已经痊愈,我感到非常高兴。你康复不久即远道而来,体现了对两国关系的高度重视。”

会谈后,中巴两国发表涵盖49项内容的联合声明,一致同意共同深化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为特征的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世界感受到了新征程上中国外交的坚实步伐。

从柬埔寨首相洪森到加蓬总统邦戈,从立春之际到谷雨时节……两个多月间,来自亚、欧、美、非各大洲的外方领导人接踵访华。从3月底开始,更是每周都有外国领导人或国际组织负责人到访。

在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下,3月26日,中国同洪都拉斯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决定自公报签署之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自此,中国已同世界上182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朋友圈再次扩大。

4月19日,邦戈总统访华期间,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将中加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不仅符合中加两国共同和长远利益,也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元首外交战略引领下,中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不断深化。新朋友越来越多,老朋友越来越铁,“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推动开放合作 谱写互利共赢新篇章

既有新伙伴,又有老朋友。他们为何纷至沓来?

习近平主席的一番话,道出了中国对世界产生强大吸引力的原因所在:“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中国以自身发展和内外政策的确定性,成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中流砥柱。

在东南亚国家中,新加坡参与中国改革开放程度最深,同中国利益融合最密切。时隔近四年再次访华,李显龙总理对习近平主席说,很高兴看到中国各地都在迅速恢复经济活力。“我对中国经济的韧性抱有坚定信心,相信中国经济将持续向好发展,新加坡等周边国家都期待同中国进一步深化经济合作。”

中国式现代化带给世界的是和平而非动荡,是机遇而非威胁,不仅将造福中国人民,也将造福世界人民。对此,不论新朋还是老友、远亲还是近邻、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有目共睹。

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高水平开放的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变乱交织的形势下,疫后全球经济整体疲软。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说,“中国将是例外”。近期,世行发布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形势报告,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上调至5.1%,大幅高于1月份预测的4.3%。中国经济增长态势强劲,形成了吸引世界各国谋求合作发展的“强磁场”。

广州,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和火车头”。习近平主席在这里向马克龙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核心要义,强调“我们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中国式现代化令人钦佩。”去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马克龙总统向习近平主席表达了对中国的敬意。空中客车公司、法国电力集团……从此次与马克龙一同访华的商界代表阵容可以看出,法国各界对中国的发展和法中合作前景充满期待和信心。

“中法经贸合作不仅助推两国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而且为世界经济复苏增强了信心、稳定了预期”“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充分释放,中法、中欧各领域对话合作全面激活,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强合作,共创美好未来”“欢迎法国担任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和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宾国”……

在中法元首会谈中、在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向法方表达欢迎、发出热情邀约。

携庞大商界领袖代表团访华的,还有从南半球远道而来的巴西总统卢拉。据媒体报道,随访商界代表达200多人。而在卢拉访华之前,已有不少巴西商界代表迫不及待地“涌入中国”。

抵达北京前,卢拉总统在位于上海浦东的新开发银行总部出席了新任行长罗塞夫的就职典礼。他还参观了华为上海研究所,表示愿拓展两国在5G等领域的合作。

习近平主席同卢拉总统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贸易投资、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信息通信、减贫、检疫、航天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中国,为各国团结合作注入强劲信心——

中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让世界各国共同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和红利,这与一些国家出于一己私利强推“脱钩断链”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习近平主席强调,发展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搞意识形态对抗,把经贸科技交流政治化、武器化,强推“脱钩断链”,遏制打压别国发展,要求地区国家选边站队,是强权霸权行径,不得人心。

鲜明的中国态度,引起强烈的国际共鸣。

桑切斯表示,西班牙今年下半年将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西班牙将致力于推动欧盟同中国开展对话合作;李显龙表示,即使有竞争,也要基于相互尊重与信任,不应非黑即白,选边站队;冯德莱恩表示,欧中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彼此经济高度关联,同中国“脱钩”不符合欧方利益,不是欧盟的战略选择;马克龙表示,法方反对“脱钩断链”,希望打造更加稳健开放的供应链;邦戈表示,感谢中方长期以来为加蓬提供宝贵帮助,为促进加蓬经济多元化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欢迎中方企业赴加参加工业园建设,愿为中方企业提供良好环境……

今年,中国将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

与有关国家签署多项双边合作文件,新兴领域合作不断拓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得到普遍支持和广泛响应;同不同地区国家深化发展战略对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国际宾客接踵而至……

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国同世界的高频互动串点连线、全面铺开,激起合作共赢的圈层涟漪,为全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3月20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习近平主席会见,普京总统由衷表示,中国实现了巨大的发展飞跃,全世界都对此产生浓厚兴趣,“我们甚至有点羡慕你们”。

习近平主席微笑着回应:“我非常感谢总统先生历来对中国发展建设给予的肯定、赞扬和支持,这对我们也是一种鼓励。”

办好自己的事情,本身就是对世界的贡献。不断推进和拓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中国担当。

贡献中国智慧 彰显新征程大国担当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

2月,雅典大学维尔维达基斯教授等5位希腊学者收到习近平主席发自北京的复信。信中,习近平主席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强调“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造福人类”“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精神指引”。

3月15日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举行,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大国,为推动人类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又一中国方案。

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到全球文明倡议,在元首外交引领下,新时代中国始终胸怀天下、心系人类前途命运,为破解时代难题源源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彰显“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

这样的中国智慧和使命担当,贯穿于同各方保持密切沟通、为推动乌克兰危机和平解决进行的积极努力——

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当事方,但从未袖手旁观,而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真诚劝和促谈。危机全面升级以来,习近平主席同有关方面领导人举行视频或面对面会晤,围绕推动危机解决提出“四个应该”“四个共同”“三点思考”,成为中方处理乌克兰问题的根本遵循。

2月21日、24日,在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一周年之际,中方先后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两份重磅文件。

3月,在莫斯科,同普京总统会晤,习近平主席表示:“在乌克兰问题上,和平、理性的声音在不断积聚,大多数国家都支持缓和紧张局势,主张劝和促谈,反对火上浇油。”“历史上看,冲突最后都需要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越是困难重重,越要为和平留下空间;越是矛盾尖锐,越不能放弃对话努力。”

普京总统主动谈到中国有关立场文件。他告诉习近平主席:“我们对中方的立场非常尊重,认真研究了中方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的立场文件,对和谈持开放态度,欢迎中方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4月,在北京,中法、中法欧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同马克龙、冯德莱恩就乌克兰危机深入交换意见。

他们向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欧方赞赏中方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所做努力,期待中方发挥更加重要作用,愿同中方合作,找到劝和促谈的办法。

这样的中国智慧和使命担当,体现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沙特和伊朗北京对话取得历史性成果上——

去年12月,习近平主席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中阿、中海、中沙领导人“三环峰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面向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外交行动。

今年2月,伊朗总统莱希应习近平主席邀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会谈中,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赞赏伊方愿意积极改善同周边邻国关系,支持地区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实现睦邻友好。

有媒体评论,中国同沙伊双方同时保持友好关系,这本身就令人称赞。而更令人惊叹的是,3月10日,中沙伊三方在北京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开展各领域合作。4月6日,在中方见证下,沙伊双方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

“祝贺中方成功推动沙特和伊朗北京对话取得历史性成果,这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全球大国的重要地位和积极影响”“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侵略过其他国家,近期中方成功促成沙伊北京对话,再次表明中方为促进和平发挥的建设性作用”“沙伊复交这一非凡的外交壮举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角色,是对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全球安全倡议的生动实践”……世界纷纷为之赞叹。

10年前,也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习近平主席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访期间发表演讲,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共创人类美好未来贡献中国方案。

10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不断深化,赢得越来越广泛的全球认同,日益汇聚起共建美好世界的强大合力,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流砥柱。白方愿同中方就重大国际地区问题加强协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国际地区安全稳定。”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

“习近平主席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政治家,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希望。”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感叹。

又是一个春天,谈到世界的形势和中国的责任,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加强团结协作是唯一出路。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就是希望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记者杨依军、朱超、袁帅、曹嘉玥)

【责任编辑:吴疆】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经纬线·这一幕幕,诠释中国人的团结奋斗!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榕江抗洪一线风雨同舟,K396次列车生死救援,重庆山火中共渡难关……这守望相助的一幕幕,生动诠释“14亿...

学习时节|青春何为?总书记在寄语中给出答案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7月2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

学习进行时|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

“我们从事现代化经济建设,要有长远考虑,统筹全局”

  图为筼筜湖景色。王火炎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重视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阿东各位委员,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习近平总...

从这些故事细节感悟总书记的青春观

 青春,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形容词,更是一个起而行之的动词。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把热切的目光投向青年。关爱青年、礼赞青春,启迪青年、激扬青春。  青春如何不负?青年如何选择?青春怎样多彩?让...

总书记和青年朋友在一起

“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青年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  从黄土地的青春岁月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青年、关怀青年、倾听青...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

专家公益助力 护航高考志愿填报

记者:张天林 张雯 六月盛夏,银川城绿意盎然。宁夏英才学校与银川智泉学校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像极了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高考学子们带着蓬勃朝气,彰显着生命的活力美好的希冀。随着高考分数线公布,志愿填报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6月30日,北京至阿塞拜疆巴库的跨里海中欧班列停靠在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北京国际陆港等待发车(无人机照片)。  当日,首趟北京至阿塞拜疆巴库的跨里海中欧班列在北京市房山区发出。班列采用“铁—海—铁”多式联运模式,跨越8...

2023
04/26
16:22
浏览量: 69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