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历史的回响 前行的力量——写在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

历史的回响 前行的力量——写在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15 13:56:03 | 点击:693

历史,总是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90年前,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这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前进道路上,要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今天,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历史的不朽篇章激荡起新的回响,鼓舞人心、启迪未来。

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确保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深冬时节,遵义老城,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排起长队走进遵义会议会址,追寻一段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

“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90年前,为突破国民党当局布置的第四道封锁线,红军战士血染湘江。

生死攸关之际,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增选毛泽东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正确的路线指引,红军战士们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对于这段历史,中国共产党人有着深刻认识——

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

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

在风高浪急的关键时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高瞻远瞩、统揽全局、运筹帷幄,才能一呼百应、力挽狂澜,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地团结起来,汇聚起磅礴力量,在攻坚克难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掌舵领航、力担千钧,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勇担使命、挂帅出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政治担当,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放眼全球、胸怀天下,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境界;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惟其前路艰险,方显核心领航。

历经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郑重地在自己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庄严宣示——

“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这是历史的昭示,更是时代的呼唤。

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5年,在贵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看了“四渡赤水”多媒体演示片,称赞“毛主席用兵如神!真是运动战的典范”。

用兵如神靠的是什么?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道路决定方向,方向决定命运。

“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是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之一。以此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

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我们从历史中总结经验——

“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铿锵有力。

冲破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教条的思想桎梏,走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明确“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造性地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我们在理论上守正创新——

“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

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两个结合”帮助我们更深刻认识中国道路,更深刻感悟“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

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征途越是壮阔、任务越是艰巨,越需要思想的灯塔引航。

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相继确立,标注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新高度,为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指引。

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我们在实践中深化认识——

“通过!”

2024年7月18日,人民大会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15部分、60条、2万余字……这份新征程改革“全景图”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是选择自己的道路、做自己的事情。”

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下好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将科技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着力提升能源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多措并举夯实能源安全基础;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沉着应变、精准施策。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大道越走越宽广。

咬定目标、勇往直前

——“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伴随嘹亮军号声,红军战士们跨险滩、搏激流……在遵义上演的沉浸式演艺剧目《伟大转折》,让观众“亲历”90年前的惊心动魄,感受一段红色历史迸发出的精神伟力。

今天,行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仅有风和日丽,也会有疾风骤雨甚至惊涛骇浪。“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任务繁重而艰巨。

“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汇聚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语调坚定。

力量,源自党的坚强领导。

2025年新年伊始,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会场。

习近平总书记有力的声音响彻全场:“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努力取得更大成效,确保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落地落实,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进一步健全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持续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首次开展以党纪为主题的集中性学习教育……

一系列举措推动全党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以严明纪律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汇聚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力量,源自精神的激励召唤。

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黄大发至今难忘2021年6月的那一幕——建党百年之际,伴着铿锵有力的乐曲,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为他颁授“七一勋章”。

这位被誉为“当代愚公”的老党员,如今常常为来自各地的党员干部讲党课。人们不仅爱听他讲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在绝壁上生生凿出一条“天渠”的故事,更感动于他“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

接见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赞许奥运健儿的精彩表现“让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交相辉映”;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无尽思念和崇高敬意;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激励全党全国全社会“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推动下,全社会向英雄模范致敬、向先进楷模学习蔚然成风,伟大精神在神州大地久久回荡,挺立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脊梁。

力量,源自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红军战士同人民群众患难与共、同心奋斗的历史。

“太阳出来暖洋洋,红军来了不纳粮;又分钱来又分米,‘干人’(穷人)有了救命王。”红军在遵义每到一地,都要把粮食分给穷苦百姓,“红军菩萨”的故事流传至今。

“要让‘干人’过上好日子!”“工人、农民联合起来,打土豪分田地!”……这些长征时期的标语、口号,向人们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如磐信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岁月奔涌,初心不渝。

中央层面出台促就业“二十四条”;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有效减轻人民群众养育负担,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支持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坐标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2024年的最后一天,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向每一名中华儿女传递奋进的动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正如90年前遵义会议决议发出的号召:“全党同志像一个人一样团结在中央的周围,为党中央的总路线奋斗到底,胜利必然是我们的。”

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必将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朝着宏伟目标坚定前行。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民政部公布《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央视网消息:民政部日前公布了《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行政区划代码管理领域的第一个部门规章。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2025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

经纬线·这一幕幕,诠释中国人的团结奋斗!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榕江抗洪一线风雨同舟,K396次列车生死救援,重庆山火中共渡难关……这守望相助的一幕幕,生动诠释“14亿...

学习时节|青春何为?总书记在寄语中给出答案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7月2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

学习进行时|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

“我们从事现代化经济建设,要有长远考虑,统筹全局”

  图为筼筜湖景色。王火炎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重视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阿东各位委员,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习近平总...

从这些故事细节感悟总书记的青春观

 青春,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形容词,更是一个起而行之的动词。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把热切的目光投向青年。关爱青年、礼赞青春,启迪青年、激扬青春。  青春如何不负?青年如何选择?青春怎样多彩?让...

总书记和青年朋友在一起

“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青年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  从黄土地的青春岁月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青年、关怀青年、倾听青...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

2025
01/15
13:56
浏览量: 69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