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奏响新时代濠江之歌——写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

奏响新时代濠江之歌——写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15 13:10:43 | 点击:419

时间的巨笔,刻录历史,写下华章。

1999年12月20日,在迈入新世纪前夕,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从此,澳门回到祖国怀抱,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

二十五载团结奋进,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

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在中央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接续奋斗,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宪法和澳门基本法确立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牢固树立,澳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潮涌南海,莲花盛放,一曲新时代“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濠江之歌慷慨激昂、振奋人心。

殷殷嘱托  催人奋进

回归祖国25年来,中央和祖国内地对澳门的关怀、支持始终如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情系濠江,坚定不移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始终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积极作为,全力支持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澳门保持繁荣稳定指明了清晰方向、提供了不竭动力。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会见来京述职的时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也坚信澳门各项事业一定会发展得更好。”12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持续关注澳门,一直为澳门指引航程。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必将谱写出新的精彩篇章,澳门这朵祖国的美丽莲花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更加迷人的色彩!”在澳门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讲道理、明方向,殷殷嘱托催人奋进;走进公屋、考察大学,亲切关怀温暖人心。

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我们坚信,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把‘一国两制’实践发展得更好,把‘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完善得更好,把特别行政区治理得更好。”48个小时、19场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同澳门同胞一道庆祝回归祖国20周年,同澳门各界人士广泛接触、亲切交流,以深厚的情怀和广阔的视野,为澳门长远发展谋篇布局,为“一国两制”伟大事业破浪前行确定航向。

今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岑浩辉时指出:“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强调要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这为澳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自身更好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殷殷期许,为新一任行政长官和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动澳门在新阶段实现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行稳致远增添了最强底气。

“25年来,国家始终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的最坚强后盾,始终为澳门发展提供最大机遇。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澳门特区历届政府和社会各界同心协力,开创了澳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谱写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表示。

“一国两制”  行稳致远

澳门金莲花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6米、重6.5吨的大型铸铜贴金雕塑——“盛世莲花”。25年来,这座中央政府赠送给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珍贵礼物,见证着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瞩目成就。

“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

始终坚定“一国两制”制度自信,始终准确把握“一国两制”正确方向,始终强化“一国两制”使命担当,始终筑牢“一国两制”社会政治基础,是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重要经验。

2009年完成澳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之后又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对澳门《维护国家安全法》进行了系统修改,并持续推进相关配套立法;在行政长官和立法会选举中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澳”原则,确保特别行政区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回归祖国25年来,澳门特别行政区坚决维护中央全面管治权,正确行使高度自治权,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宪制秩序牢固确立,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2003年,为帮助澳门经济走出非典疫情影响,内地居民赴澳门个人游开放;2009年,为拓展澳门发展空间,珠海横琴新区应运而生;2017年,台风“天鸽”重创澳门,驻澳部队官兵协助抢险救灾;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021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

事实充分证明,对澳门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祖国是澳门的最坚强后盾,是澳门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最大信心和底气。

爱国爱澳  薪火相传

“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11月15日,在澳门教业中学学生《不忘初心》的歌声中,“家国天下”澳门历史文化体验馆揭幕。

“体验馆不仅是一个展示空间,更是一个多元化、多媒体学习平台,面向澳门所有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开放。”澳门教业中学校长贺诚说,体验馆与郑家大屋等澳门15个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实践点一起,让澳门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不断加强,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不断升华。

在澳门这枝“盛世莲花”的茎叶之间,流淌着一种代代相承、永不停息的基因,这便是爱国爱澳核心价值。

2006年,澳门特别行政区出台《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将“爱国爱澳”作为教育总目标;回归之初,澳门特别行政区就制定了《国旗、国徽及国歌的使用及保护》法律,并因应国歌法出台,于2019年1月作出修改,让国旗、国徽和国歌的权威更深入人心;2018年,澳门特别行政区制定《非高等教育学校升挂国旗指引》,大中小幼学校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实现全覆盖;2019年,澳门特别行政区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中学须将历史作为独立必修课程……回归祖国以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弘扬爱国传统,爱国爱澳力量日益发展壮大,爱国爱澳核心价值在澳门社会始终居于主导地位。

“爱国爱澳是澳门社会的核心价值,也是澳门特色‘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关键。”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局长龚志明表示,传承爱国爱澳精神,从青少年抓起,从日常做起,澳门特别行政区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并使之落到实处,彰显成效。

以人为本  增进福祉

“作为澳门人,时时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对澳门的厚爱,很幸福也很感恩!”今年国庆前夕,澳门居民黄女士参加了“齐贺澳门大桥开通健步行”活动,赞叹连连。

澳门大桥是澳门第四条跨海大桥,连接起澳门和氹仔之间的海陆空三个口岸,不仅完善了澳门整体交通布局,也为居民和旅客创造了更便捷的出行条件,助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和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回归祖国以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积极回应民生诉求,从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救助、公共服务等领域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澳门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公共房屋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实现居者有其屋。目前,澳门已建成的公共房屋单位数目增加至57117个,95%的社会房屋租户获豁免缴付租金。七成以上居民住在自购物业中,人均住房面积超过20平方米。

教育发展优质公平,教育质量大幅提升。澳门从2007年开始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2009年起向澳门学生发放学费之外的“书簿津贴”等多种资助,且资助金额持续提升。2022年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测试中,澳门15岁学生的总体表现排名全球第二位。

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人均预期寿命名列前茅。回归祖国以来,澳门持续加大医疗方面的福利,65岁以上的老人可享受免费医疗,澳门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从1999年的77.9岁提高至2023年的83.1岁。

建立双层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居民老有所养。当前,澳门居民每月仅需供款90澳门元,退休后每月最高可领取3740澳门元养老金,每年发放13个月。符合资格的澳门居民可享受敬老金、现金分享等福利。社会保障制度还覆盖失业、疾病、出生、结婚等津贴。

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老者有其养、少者有其学,澳门居民的所需所盼成为特区政府的施政纲领,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小而富”“小而劲”“小而康”“小而美”成为澳门的魅力名片。

融入大局  未来可期

11月9日,横琴“澳门新街坊”卫生服务站、濠江中学横琴附属学校同时落成揭牌。入住“澳门新街坊”项目的澳门老人可以方便地看病取药,孩子们可以像在澳门一样就近接受15年全免费的教育。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挂牌运作3年多来,近百个建设项目落成运营,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向纵深推进,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创造了日益完善的条件和环境,推动澳门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伶仃洋畔,澳门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澳门回归祖国时,只有21.45平方公里,中央多次批准澳门填海造地,并划定陆地边界,澳门的陆地面积增至33.3平方公里;2015年,中央将澳门的海域面积明确为85平方公里;2021年,中央正式把106.46平方公里的横琴岛作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粤澳双方实行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管理体制。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应有之义,也是澳门的发展机遇。”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岑浩辉表示,澳门要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优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开放的思维和改革创新的举措,落实和发展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第二阶段的各项任务和项目安排。

“在进博会的大舞台上,不论是世界各地企业,还是内地的先进制造业代表,都能洽谈商机、增进了解,对澳门企业发展助力强劲。”澳门本土大健康企业——华健医药旗下种远科研大健康制造厂代表黄永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后感慨。

“澳门既有深厚的中医药大健康文化底蕴,又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显著优势,同时受益于澳门‘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带来的契机,我们对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充满信心。”澳门华健医药副董事长许厝说。

推进“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世界级的旅游休闲度假资源不断提升,与葡语国家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中西文化交融优势更加凸显;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成效初显,现代金融产业加快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迈上新台阶,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新突破,会展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商贸合作日益紧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未来发展更添动力、更有活力。

站在回归祖国25周年的新起点上,在中央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带领下,澳门社会各界人士齐心协力、团结奋斗,一定能继续谱写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

责任编辑:杨逸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民政部公布《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央视网消息:民政部日前公布了《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行政区划代码管理领域的第一个部门规章。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2025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

经纬线·这一幕幕,诠释中国人的团结奋斗!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榕江抗洪一线风雨同舟,K396次列车生死救援,重庆山火中共渡难关……这守望相助的一幕幕,生动诠释“14亿...

学习时节|青春何为?总书记在寄语中给出答案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7月2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

学习进行时|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

“我们从事现代化经济建设,要有长远考虑,统筹全局”

  图为筼筜湖景色。王火炎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重视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阿东各位委员,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习近平总...

从这些故事细节感悟总书记的青春观

 青春,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形容词,更是一个起而行之的动词。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把热切的目光投向青年。关爱青年、礼赞青春,启迪青年、激扬青春。  青春如何不负?青年如何选择?青春怎样多彩?让...

总书记和青年朋友在一起

“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青年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  从黄土地的青春岁月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青年、关怀青年、倾听青...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

2024
12/15
13:10
浏览量: 41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