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青春中国·拥Bao未来”特别节目启幕_新闻频道_中国青年网

“青春中国·拥Bao未来”特别节目启幕_新闻频道_中国青年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4-10-28 14:05:11 | 点击:325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仟煜 记者 李想 邱晨辉)一堂青春活泼、接地气的云思政大课即将开启——10月28日至11月1日,中国青年报社将以“青春中国·拥Bao未来”为主题推出9场特别节目,聚焦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领域勇做新时代弄潮儿的年轻人,通过不同角度讲述“改革有召唤、青年有担当”的生动实践,展现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精彩故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此次特别节目是中青报进一步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建设国际影响力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探索。“青春中国·拥Bao未来”中的“Bao”字,取自中青报可视化品牌“温暖的BaoBao”,“Bao”不仅象征着报纸的“报”,还代表着拥“抱”青年、文化“豹”变等多维度的融合与创新,传递着这家创刊73年的中央主流媒体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奋斗者同行的温暖与力量。

9场特别节目的主题分别是“书香·点亮”“前沿·激流”“青春·Bao到”“田野·希望”“城市·呼吸”“音乐·流光”“文明·互鉴”“青耘·助农”“国潮·绽放”,涵盖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数字书香、国际传播等领域。每场节目通过圆桌漫谈、艺术演绎、短片展播等方式,融合AI生成、数智播报等技术创新,邀请各行各业的大咖和年轻人一起“解锁”青春的多元风采,畅聊青春向上向善好活法。

为期5天的节目,将迎来多位中青报的报道对象和忠实用户——乒乓球“超级全满贯”得主邓亚萍与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将和观众分享乒乓球背后的大学问;《黑神话:悟空》动作捕捉演员殷凯将揭秘扮演“天命人”背后的故事,讲述“动作捕捉”这个小众职业如何“出圈”;巴黎残奥会冠军、中国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蒋裕燕,将分享无障碍环境带来的新体验;青年歌手、词曲作者将在国家大剧院进行创作和演绎;来自中青报的数智主播也将“随机掉落”其中,用独特的方式与观众互动。

10月28日,“书香·点亮”篇章将带观众走进中青报位于大江南北的多家新型文化业态书店,一起回顾百余年前“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聆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话剧团带来的历史题材话剧《青春年代》;通过一场“科技下午茶”,听专家学者聊“书中万象”。当晚播出的“前沿·激流”篇章,邀请观众跟随西藏军区某团“高原戍边模范营”连长潘洪帅一起,到海拔5592米的云端哨所,感受边防官兵扎根生命禁区、矢志卫国戍边的奋斗青春。

特别节目中,各行各业的年轻人也将“画”出一幅属于奋斗者的图景。10月29日播出的“青春·Bao到”篇章邀请了参与建设“大国重器”的总师、青年科学家、新职业青年,聊聊新奋斗、新机遇、新未来。“田野·希望”篇章邀请来自山东、河北、甘肃等地的新农人,分享他们扎根一线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于行走中,触摸文化。10月30日播出的“城市·呼吸”篇章,将带观众“穿越”不同城市,打卡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探寻“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背后的故事,与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旅行博主一起,畅想未来城市的模样。“音乐·流光”篇章将在国家大剧院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青年歌手、歌词作者、音乐制作人将与观众一同围绕青春、传统文化及家国时代主题做分享。

10月31日,曾收到习近平主席回信的肯尼亚和匈牙利籍留学生代表,将在“文明·互鉴”篇章中畅叙。“青耘·助农”篇章将带网友一起为新农人代言。

11月1日,中青报将推出青年国潮品牌共创大会,启动青年国潮品牌共创计划并发布共创倡议,现场还将发布《2024年度青年国潮品牌强国观察报告》《青年文化大数据标准白皮书》等多项重磅内容。届时,还将推出3场圆桌对话,多位重量级嘉宾同台热议“中国汽车如何用科技圈粉海内外青年”“国风音乐为何能唱响世界舞台”等话题。

“用青春书香浸润正能量,正能量澎湃大流量。”中青报有关负责人表示,“青春中国·拥Bao未来”特别节目将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一个新时代的陪伴青年成长故事,一个“温暖的BaoBao”的中国故事,一个新中青报人青春激情燃烧的故事。同时,将优质内容、文化新业态产品有机融合,倡导青春上善好活法,引导年轻人以创新创造的精神追求梦想,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与青年一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此次特别节目由中青报主办,中青网和中青在线协办,中青报客户端作为首席传播平台。节目将在中青报客户端、抖音号、快手号、微博号、视频号、B站号等全媒体平台播出,并设置线上互动、抽奖等环节。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民政部公布《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央视网消息:民政部日前公布了《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行政区划代码管理领域的第一个部门规章。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2025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

经纬线·这一幕幕,诠释中国人的团结奋斗!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榕江抗洪一线风雨同舟,K396次列车生死救援,重庆山火中共渡难关……这守望相助的一幕幕,生动诠释“14亿...

学习时节|青春何为?总书记在寄语中给出答案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7月2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

学习进行时|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

“我们从事现代化经济建设,要有长远考虑,统筹全局”

  图为筼筜湖景色。王火炎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重视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阿东各位委员,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习近平总...

从这些故事细节感悟总书记的青春观

 青春,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形容词,更是一个起而行之的动词。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把热切的目光投向青年。关爱青年、礼赞青春,启迪青年、激扬青春。  青春如何不负?青年如何选择?青春怎样多彩?让...

总书记和青年朋友在一起

“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青年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  从黄土地的青春岁月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青年、关怀青年、倾听青...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

2024
10/28
14:05
浏览量: 32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