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卢沟晓月”与“京彩灯会”交相辉映 来丰台享中秋文化盛宴

“卢沟晓月”与“京彩灯会”交相辉映 来丰台享中秋文化盛宴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 时间:2024-09-17 09:48:45 | 点击:2772

人民网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鲍聪颖)9月15日,丰台区2024年“卢沟晓月”中秋系列文化活动在北京园博园三号门广场启幕。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由丰台区委宣传部主办,丰台区文化和旅游局、丰台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通过精妙设计,以“京彩灯会”—2024年中秋国庆彩灯游园会(以下简称“京彩灯会”)的“光影”为媒介,串联三天三场以“月映雅乐中秋情”“放歌丰台古今情”“盛世祥月舞秋韵”为主题的演出,在中秋节假期为市民带来中华传统文化视听盛宴。

9月15日,丰台区2024年“卢沟晓月”中秋系列文化活动在北京园博园启幕。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摄

以“光影”为媒 “卢沟晓月”大型灯组焕发光彩

听经典民乐,过传统佳节。晚六点,以“月映雅乐中秋情”为主题的演出在园博园三号门广场开始。民乐打击乐《龙腾虎跃》拉开整场演出的序幕,鼓点铿锵、声情并茂,强烈的节奏感瞬间点燃全场气氛。

9月15日,丰台区2024年“卢沟晓月”中秋系列文化活动在北京园博园启幕。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摄

北京乐府民乐团在云浮莲花状的舞台中合奏《卢沟晓月》,与右方长70米、高18米的“卢沟晓月”大型灯组遥相辉映。观众现场沉浸式感受“涧水如练、西山似黛、斜月西沉、月明皎洁”燕京八景——卢沟晓月。

9月15日,丰台区2024年“卢沟晓月”中秋系列文化活动在北京园博园启幕。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摄

从欢快、轻松的民乐合奏《沧海一声笑》,旋律优美动人的《茉莉花》,到激扬豪放的男生独唱《祝酒歌》,独具地方特色的二胡独奏《良宵》,再到质朴自然、感情真挚的女生独唱《小河淌水》,为观众们献上了一场丰富多彩的听觉盛宴。

经典与创新的碰撞 “打包月亮”带走文化记忆

除了民乐团的演出,现场还有“打卡装置区”“打包月亮”等多个互动活动。据介绍,“月亮”文创礼物将在三天的活动中发放给参与观众,希望通过将月亮“打包”回家的方式,让参与者都能带走一份属于自己的文化记忆。

9月15日,丰台区2024年“卢沟晓月”中秋系列文化活动在北京园博园启幕。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摄

观众宋女士对记者表示,这是一场难忘的民族文化盛宴,既欣赏到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乐器和节目,更对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也为中秋、国庆双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特色戏曲、非遗轮番上演 原创节目彰显文化底蕴

9月16日、17日,主办方还将为观众奉上“放歌丰台古今情”“盛世祥月舞秋韵”为主题的视听文化盛宴。届时,汉唐古典舞《步天歌》、歌曲《大美丰台等你来》、歌曲《绽放》、戏歌《丰景如画》等一系列丰台区原创的特色演出依次上演。在声光电的渲染下,配上园博园中“京彩灯会”的花好月圆之景,情景交融,将人们带进“卢沟晓月”的意境之中。

9月15日,丰台区2024年“卢沟晓月”中秋系列文化活动在北京园博园启幕。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摄

其中,丰台戏剧家协会创作的原创戏歌《丰景如画》展现了丰台区域发展新面貌,原创创城歌曲《绽放》细数了丰台新风貌、建设成就,邀请观众与丰台“相遇”,一个个精彩的原创节目彰显了丰台文化底蕴。

9月15日,丰台区2024年“卢沟晓月”中秋系列文化活动在北京园博园启幕。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摄

“盛世祥月舞秋韵”主题演出更是古韵今风共舞。在中秋之夜,观众近距离欣赏古老非遗焕发的“新难奇绝”,感受传统戏曲独特的华彩之美。有着“花会活化石”之称的花会泰斗隋少甫先生的徒弟黄荣贵(市级传承人)与第五代传承人冯文武同台献艺,现场表演非遗技艺——中幡《欢欢喜喜闹中秋》,还有河北北里舞狮代表性项目的众弟子献上的舞狮表演《龙腾虎跃》,由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演出的《梨园风采》等等。

9月15日,丰台区2024年“卢沟晓月”中秋系列文化活动在北京园博园启幕。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摄

“我们希望将此次活动打造成为一场全民参与、广泛关注的文化盛宴。”王福强表示,活动突出展现丰台区戏曲特色、非遗传承,从多个角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丰台区致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决心,展现丰台区独特的文化魅力。

(责编:鲍聪颖、高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一见·三对关键词,读懂历史坐标前的凝望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阳泉市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百团大战纪念碑上的鎏金大字,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段烽火连绵的岁月。  1940年8月的一个夜晚,一颗颗红色...

习近平:做一个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省阳泉市,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在纪念馆大厅,习近平同青少年学生和纪念馆工作人员亲切交流。他对大家说,今天来到这里有特殊意义。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中国共产党...

民政部公布《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央视网消息:民政部日前公布了《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行政区划代码管理领域的第一个部门规章。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2025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

经纬线·这一幕幕,诠释中国人的团结奋斗!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榕江抗洪一线风雨同舟,K396次列车生死救援,重庆山火中共渡难关……这守望相助的一幕幕,生动诠释“14亿...

学习时节|青春何为?总书记在寄语中给出答案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7月2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

学习进行时|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

“我们从事现代化经济建设,要有长远考虑,统筹全局”

  图为筼筜湖景色。王火炎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重视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阿东各位委员,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习近平总...

从这些故事细节感悟总书记的青春观

 青春,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形容词,更是一个起而行之的动词。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把热切的目光投向青年。关爱青年、礼赞青春,启迪青年、激扬青春。  青春如何不负?青年如何选择?青春怎样多彩?让...

2024
09/17
09:48
浏览量: 277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