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奥运风采映照新时代中国形象

奥运风采映照新时代中国形象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08-25 14:06:19 | 点击:3792

百年奥林匹克,不仅是人类向“更快、更高、更强”突破极限的求索,更是全球文化交融、文明互鉴,展示世界“更团结”希望的舞台。

在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勇夺40金27银24铜共91枚奖牌,取得我国夏季奥运会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中国奥运健儿们胜不骄、败不馁,在竞技上、道德上、风格上都拿到了金牌,为奥林匹克平添东方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中国体育代表团坚持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弘扬了体育道德风尚,赢得了广泛尊重认可,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形象。

中国光芒

拉德芳斯体育馆的山呼海啸归于平静,中国游泳队以2金3银7铜和一个世界纪录的成绩结束了巴黎奥运会征程,不仅摘下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和男子100米自由泳两枚含金量极高的金牌,奖牌总数也刷新了中国泳军在单届奥运会上的纪录。

中国队选手获得巴黎奥运会游泳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冠军后庆祝(2024年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中国队选手获得巴黎奥运会游泳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冠军后庆祝(2024年8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巴黎奥运会前和奥运会期间,中国游泳队因三年前的食品污染事件被某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媒体持续攻击诋毁,运动员频繁接受反兴奋剂检查,一个人的检查次数就超过了四到五个国外对手的检查次数总和。

“四朝元老”徐嘉余拿到个人奥运首金后说:“比赛就像打仗,克服一切困难,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

在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潘展乐把世界纪录大幅提高了0.4秒,领先亚军超过1秒,赢得酣畅淋漓,也赢得了对手的尊敬。获得季军的罗马尼亚名将波波维奇说:“我们应该祝贺他。人类总是突破极限,只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合适机会而已。”

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赛后,输得心服口服的美国队在颁奖仪式合影时,主动示意冠军中国队“要站在上面”,并和法国队一块坐了下来。随后,运动员们友好握手拥抱。当赛后有外媒试图再度挑起所谓“兴奋剂”话题时,美国队队员墨菲说:“向中国队致敬,他们游了一场伟大的比赛。”

中国泳军的巴黎之旅,是整个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克服一切困难,勇夺道德金牌和干净金牌的缩影。

一枚枚金牌,由汗水和泪水浇铸,而纯洁的光芒让它们更加耀眼!

中国队选手获得巴黎奥运会女子橄榄球第六名后向观众致意(2024年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中国队选手获得巴黎奥运会女子橄榄球第六名后向观众致意(2024年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金牌远非全部——中国女子橄榄球队“绝杀”对手,创造自己的历史最佳战绩,获得第六名;中国女曲一路力克强敌,决赛点球憾失金牌,虽败犹荣;张雨霏克服发烧和生理期双重困难,以及频繁兴奋剂检查带来的困扰,拼下了1银5铜;举重卫冕冠军石智勇悲壮告别奥运,他不到半年打了50多针封闭,针灸针装满5升的饮料桶……

中国风采

一枚小小的徽章,一个真挚的举动,铸就了巴黎奥运会的一个难忘时刻。在羽毛球女子单打的颁奖仪式上,获得银牌的中国选手何冰娇站在领奖台上,面向全球直播的摄像机镜头,将西班牙奥委会徽章,与奖牌一起举在胸前。

“我拿的这个徽章是西班牙队给我的。我半决赛的对手马林因伤不得不退出比赛,我对她感到同情,因为马林是一位杰出的运动员和对手,我希望能把她的精神带入决赛。我祝愿她早日康复。”何冰娇这样解释自己的举动。

巴黎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亚军、中国选手何冰娇在颁奖仪式上一手握着银牌,一手握着西班牙奥委会徽章(2024年8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正来 摄

巴黎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亚军、中国选手何冰娇在颁奖仪式上一手握着银牌,一手握着西班牙奥委会徽章(2024年8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正来 摄

在赛场上拼尽全力,在人生中惺惺相惜。

国际奥委会如是评论:“这就是奥林匹克价值观的意义。”西班牙奥委会发帖说:“这是最好的奥林匹克精神。”

“你是我的对手,但不是我的敌人。因为你的抵抗给我力量,你的意志给我勇气,你的精神让我高贵。如果我成功了,我不会让你蒙羞。相反,我将给你荣耀。因为,如果没有你,我将是一个不完整的人。”这是奥林匹克宣传片《人性赞歌》中的一段旁白。

我们为什么爱体育?我们爱的是美妙的进球、激烈的对抗、极限的突破、优雅的身姿,还有伟大的心灵。

“退赛大礼”是外界在描述运动员退赛事件时常常用到的表述,何冰娇却用自己的举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为何被称为礼仪之邦。她所代表的中国运动员,用内心深处的善良,拿下风格的金牌。

跳水女子双人三米板项目,中国队组合陈艺文和昌雅妮在获得金牌后,被获得银牌的美国组合培根和库克这样“表白”:

“我们超爱她们,她们太有意思了,陈艺文的英语非常好,所以我们可以很好地交流,昌雅妮是我见过最好的、最甜的女孩之一。”

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三米板冠军中国组合昌雅妮(左四)/陈艺文(左三)、亚军美国组合培根(左一)/库克(左二)、季军英国组合哈珀(右二)/米尤-詹森在颁奖仪式后共同展示奖牌(2024年7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三米板冠军中国组合昌雅妮(左四)/陈艺文(左三)、亚军美国组合培根(左一)/库克(左二)、季军英国组合哈珀(右二)/米尤-詹森在颁奖仪式后共同展示奖牌(2024年7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中国健儿们,他们昂扬进取,用实力赢得尊敬;他们开放包容,用人格收获友谊。

协和广场,当巴黎奥运会上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郑好好以11岁360天的年龄亮相时,成了赛场上的焦点。

然而,谈到自己的奥运首秀,郑好好莞尔一笑:“相比我在家楼下滑滑板,奥运会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这里就是人多一点。”

奥运会上的很多选手,都是郑好好的朋友,她们在比赛中相识相知,并相约下一次比赛再聚。

中国选手郑好好在巴黎奥运会滑板女子碗池预赛中(2024年8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中国选手郑好好在巴黎奥运会滑板女子碗池预赛中(2024年8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在运动员大巴车上,全红婵向外国运动员展示刚刚获得的金牌,在视频里搞怪。在冠军公园,龙道一戴着墨镜,随着现场的音乐迈着颇具动感的步伐,有节奏地高举双手打出拍子,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说唱歌手”的兼职身份也瞒不住了。

巴黎奥运会跳水男子双人三米板金牌得主、中国选手龙道一在冠军公园与观众互动(2024年8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贺灿铃 摄

巴黎奥运会跳水男子双人三米板金牌得主、中国选手龙道一在冠军公园与观众互动(2024年8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贺灿铃 摄

这一代的中国年轻人,他们平视世界,他们意气风发,锐不可当,以朝气蓬勃的形象在世界圈粉无数、深入人心,他们用个性和风格,展示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

中国形象

拉夏贝尔门体育馆,艺术体操集体全能决赛正在上演,观众为这场表演屏住呼吸。

丝带飘飞,拔剑弯弓,气势磅礴,在巴黎这个全球艺术与时尚之都,东方美学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不少观众为中国队的表演起立鼓掌。

《凤鸣凌霄》《醉太平》《秦王破阵乐》……琵琶与古筝奏出的国风音乐,在中国艺术体操选手们的演绎下,让观者如痴如醉。

中国队在在巴黎奥运会艺术体操项目集体全能决赛中获得冠军(2024年8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中国队在在巴黎奥运会艺术体操项目集体全能决赛中获得冠军(2024年8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中国艺术体操队集体组教练孙丹说:“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我希望我们这个项目体现的是每个国家不同而丰富的艺术创作,所以我们一直在坚持推广中国风格,一直在创编不同类型的中国风格(作品),希望更多人能通过这个项目了解中国文化。”

让世界惊艳的还有中国花样游泳队,姑娘们精心设计的动作融合了武术咏春、埃菲尔铁塔和甲骨文,东方与西方结合,体育与艺术交融。

“东西方存在文化差异,让来自各种文化背景的裁判接受我们的音乐和动作编排,让我们的作品得到尊重,是我最渴望看到的。”中国花样游泳队主教练张晓欢说。

中国队在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集体项目集体技巧自选比赛中(2024年8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 摄

中国队在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集体项目集体技巧自选比赛中(2024年8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 摄

赛场之外,中国文化也在巴黎绽放魅力。奥运会期间,中国奥委会主办的“龙马风度 体育精神——中华体育文化展”在巴士底设计中心亮相。展览分“同源”“共生”“交融”“互鉴”四部分,展出中国体育博物馆馆藏精品139件/套,文物历史可追溯至商代,这是中国体育文物在国际视野中的首次亮相,展览生动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体育文化,展出的文物既有历史感,又与体育密切相关,增进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用“体育”这门世界通用语言演绎和诠释,正在绽放出愈来愈迷人的魅力。

巴黎奥运会期间,中国奥委会设立并运营的综合性服务设施“中国之家”位于巴黎所罗门罗斯柴尔德公馆,这里成为了中外体育交往的“会客厅”,也是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中外交流的平台。

在这里,现代技术赋能古代文物,生动展示了中国深厚的体育文化传统,大量珍贵的实物和图片展示了中国健儿辉煌的奥运征程,多种互动装置让参观者亲身体验现代科技对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的深刻改变,中华茶艺、民乐演奏等一系列非遗和文化体验项目,以及中法美食交流会等活动让来宾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的魅力。“中国之家”免费向公众开放,参观者络绎不绝。

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乒乓球选手马龙在开幕式前挥舞五星红旗(2024年7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乒乓球选手马龙在开幕式前挥舞五星红旗(2024年7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百年奥林匹克,见证着世界变迁,见证着华夏向前。

1932年,太平洋彼岸洛杉矶,刘长春孤身一人出征奥运会,彼时报纸刊文:“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愿诸君奋勇向前,愿来日我等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92年后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以辉煌荣耀诠释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以历史佳绩彰显新时代的中国力量,以东方风采映照新时代的中国形象!如前人所愿!

文字记者:王浩明、岳冉冉、王恒志

来源:新华社  2024年08月25日10:36

分享到:

(责编:陈悦、卫嘉)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一见·三对关键词,读懂历史坐标前的凝望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阳泉市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百团大战纪念碑上的鎏金大字,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段烽火连绵的岁月。  1940年8月的一个夜晚,一颗颗红色...

习近平:做一个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省阳泉市,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在纪念馆大厅,习近平同青少年学生和纪念馆工作人员亲切交流。他对大家说,今天来到这里有特殊意义。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中国共产党...

民政部公布《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央视网消息:民政部日前公布了《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行政区划代码管理领域的第一个部门规章。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2025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

经纬线·这一幕幕,诠释中国人的团结奋斗!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榕江抗洪一线风雨同舟,K396次列车生死救援,重庆山火中共渡难关……这守望相助的一幕幕,生动诠释“14亿...

学习时节|青春何为?总书记在寄语中给出答案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7月2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

学习进行时|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

“我们从事现代化经济建设,要有长远考虑,统筹全局”

  图为筼筜湖景色。王火炎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重视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阿东各位委员,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习近平总...

从这些故事细节感悟总书记的青春观

 青春,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形容词,更是一个起而行之的动词。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把热切的目光投向青年。关爱青年、礼赞青春,启迪青年、激扬青春。  青春如何不负?青年如何选择?青春怎样多彩?让...

2024
08/25
14:06
浏览量: 379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