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王兴平:“动态清零”是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仁政”

王兴平:“动态清零”是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仁政”

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 时间:2022-06-15 22:21:19 | 点击:667

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  作者:王兴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尤其是进入今年以来,围绕坚持“动态清零”还是选择“放开躺平”,一直是网络热点话题,也是美西方和国内外别有用心之人对我们党和政府抹黑攻击的焦点问题。近期,全国疫情形势整体保持平稳,大上海保卫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这些成效的取得来之不易、举世公认。实践充分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就一定能够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坚持“动态清零”,是党中央立足国情,在科学认识病毒传播规律、全面总结我国防疫经验的基础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立的当前疫情防控总方针。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各国都没有只有利没有弊的万全之策。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地制定防疫政策,关键是要把握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算大账、算总体账、算长远账、算生命账,进而作出对人民负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决策。1953年,毛泽东同志在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深刻阐述了“大仁政”和“小仁政”的道理,强调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那末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呢?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当前,我们党和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举措,就是事关全局和长远、为着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仁政”。

中国人常讲“人命关天”。在疫情防控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既是中华民族“以民为本”深厚历史基因的传承,更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与西方国家的抗疫政策不同,我们首要考量的始终是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国有14亿多人口,其中抵抗力弱的“一老一小”占了36.65%,而且社会医疗资源总量紧缺、地区分布不平衡,加上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隐匿性高,如果放松防治,疫情必然会大规模迅速蔓延,导致医疗卫生资源严重挤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冲击。据《自然·医学》杂志近期刊发的研究报告预测,中国如果放弃“动态清零”,将在6个月内快速引发全国“疫情海啸”,造成1亿多人确诊,270万人转入ICU,导致160万人死亡。“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仅仅就挽救众多生命这一点,坚持“动态清零”的意义就不可估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新冠肺炎感染率、死亡率均保持全球最低水平。反观国外,据世卫组织估计,2020年至2021年两年间,新冠肺炎疫情所致超额死亡人数达1490万。截至今年5月底,美国累计8500多万人感染、100多万人死亡,累计确诊人数约为人口总数的1/4,大约每330人中就有1人死于新冠肺炎,而我国内地这一比例约为1/6300,每27万人中有1人。事实胜于雄辩,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是守护亿万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最佳选择,是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键抉择。

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疫情不同于普通疾病,古今中外,及时发现传染源、坚决阻断传播链条、快速有效防治救治都是应对疫病蔓延的重要手段。《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始二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清代宫廷中设“避痘所”隔离感染天花者,规定在隔离九日后亲人才可探视。1910—1911年,我国东北地区鼠疫大流行,当时主持东北防疫的伍连德通过一系列隔离防疫手段,有效地平息了疫情。从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践看,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暴发,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坚决采取迅速封城管控措施,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胜利。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21年8月,我国开启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以最小成本取得防疫最大成效,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今年以来,深圳3月暴发疫情后,严格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很快就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上海4月13日单日新增病例一度达到2.7万例,全市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目前已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北京4月22日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由于采取坚决有力的管控措施,一度进入攻坚扫尾阶段,近期因“天堂超市酒吧”再次引发聚集性疫情,目前正以最快速度阻断疫情传播链条,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动态清零”能够以最小成本、最短时间控制住疫情,是借鉴历史经验、体现科学规律、符合工作实际的。

抗疫管控措施虽然会造成人民群众一时的生活不便和影响经济正常运行,但放任疫情发展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和不可估量的损失。事实上,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因为“躺平”而恢复经济。一些国家选择放开防控、“与新冠共存”,恰恰是由于前期未能及时有效控制疫情,失去了“动态清零”的机会,是一种被迫“躺平”的无奈之举。今年第一季度,美国GDP折合年率下降1.5%,选择“躺平”和“共存”政策,显然没有带来预想中的积极效果。当前,我国经济虽然面临下行压力和严重挑战,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坚固。2020年中国率先稳控疫情,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经济增速位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

民生无小事,安危系于心。前不久,党中央明确提出了“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工作要求,并且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只要全党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团结一心、扎实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抓好疫情防控不放松、不懈怠、不厌战,推动稳岗拓岗、复工复产、纾困解难、保障民生等各项工作更扎实、更深入、更细致,就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编辑:唐玲

【作者:王兴平 】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学习进行时|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

“我们从事现代化经济建设,要有长远考虑,统筹全局”

  图为筼筜湖景色。王火炎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重视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阿东各位委员,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习近平总...

从这些故事细节感悟总书记的青春观

 青春,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形容词,更是一个起而行之的动词。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把热切的目光投向青年。关爱青年、礼赞青春,启迪青年、激扬青春。  青春如何不负?青年如何选择?青春怎样多彩?让...

总书记和青年朋友在一起

“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青年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  从黄土地的青春岁月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青年、关怀青年、倾听青...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

专家公益助力 护航高考志愿填报

记者:张天林 张雯 六月盛夏,银川城绿意盎然。宁夏英才学校与银川智泉学校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像极了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高考学子们带着蓬勃朝气,彰显着生命的活力美好的希冀。随着高考分数线公布,志愿填报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6月30日,北京至阿塞拜疆巴库的跨里海中欧班列停靠在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北京国际陆港等待发车(无人机照片)。  当日,首趟北京至阿塞拜疆巴库的跨里海中欧班列在北京市房山区发出。班列采用“铁—海—铁”多式联运模式,跨越8...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0月至2025年4月期间有关...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设立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是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推动重大任务落实的重要制度安排。制定...

2022
06/15
22:21
王兴平
浏览量: 66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