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10-16 17:13:32 | 点击:6831

盘和林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提出,到2025年,算力规模超过300 EFLOPS(百亿亿次/秒),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

近年来,中国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举措,让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走上快车道。截至2022年底,中国算力总规模达180EFLOPS,居全球第二位,近五年保持了30%的年增长率。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76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197EFLOPS,存力总规模超过1080艾字节(EB)。围绕算力枢纽节点建设130条干线光缆,数据传输性能大幅改善。据测算,2023年,中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

除了总体水平有所提升以外,京津冀等8个国家算力枢纽建设已经进入深化实施阶段。新开工数据中心项目超60个,新建数据中心规模超130万标准机架,区域带动作用逐步凸显,“数据向西,算力向东”的东数西算工程初见雏形,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布局已经完成。

算力基础设施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

算力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信息计算力是数字经济核心要素——数据生产和处理的能力。它决定了有数据产生信息的及时程度和质量,因而也决定了技术应用的水平,是数字经济发展赖以生存的基础。网络运载力则是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力量。信息交换才能带来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才能打造数字经济生态。数据存储力则是数字经济发展后劲的保证,数据即时搜集处理需要大量的时间,因而强大的数据存储力可以先完成数据搜集和初步处理,避免后续信息整理中的重复工作。三力合一,从要素供给,要素流转,要素储备三个方面共同支撑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

算力基础设施对于全产业链来说就像血管组织,可以起到串联行业合作、实现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作用。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决定了行业间的信息时滞的长短,也决定了行业协同决策、即时反应的速度。因而可以说,算力基础设施是全产业链转型数字化、智能化的保证,强大的算力也为一些行业间的创新合作提供了可能。简单的智能化工厂也可以逐步发展为融合生产、配送、销售等多环节的智能化综合商业体。

不仅如此,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进一步促进行业的科技创新。一是数据基础研究的进步。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会促进算力相关基础科学的研究,包括科学计算类的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学科;工程计算类的计算机辅助工程、电子设计自动化等;智能计算类的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等。二是数字产业化的创新。算力基础设施有着完整的产业链,包括芯片、PCB、交换机、光模块、射频器件等等细分产业链,均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可以加快这些产业科技创新的步伐。三是产业数字化融合的创新。产业数字化融合会催生新的经济业态,背后需要新的行业逻辑、经济模式、激励机制以及相应的监管体系,这也将进一步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推进生产服务化转型,加快实体经济与数字科技的融合。

综上,《计划》的出台,预示着中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将迈上新台阶,无论总体算力规模还是区域算力布局,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夯实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融合。

编审:唐华 高霈宁 张艳玲


【责任编辑:高霈宁】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海南启动海上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央视网消息:据“海南应急管理”公众号消息,海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10月19日发布通知,根据气象预报,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热带风暴级)于昨天(18日)傍晚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南沿海登陆(18米/秒),19日08时其中心...

边生活、边创业、边致富!千年水乡焕发蓬勃生机 古老智慧释放发展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秋韵悠悠、层林尽染,正是出游好时节。10月17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公布了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有4个乡村入选,浙江湖州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就是其中之一。这里保存着世界上最完整的“桑基鱼塘系统”,建立...

应对禽流感风险 荷兰发布全国“封闭养鸡令”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荷兰农业部16日发布全国性指令,要求家禽养殖场立即对禽类实施室内封闭养殖,并禁止举办鸟类展览。此前该国北部一家养鸡场暴发禽流感疫情。  据路透社报道,荷兰北部德伦特省稍早前发生禽流感疫情。这是该...

棉花白、油茶红、玉米黄……广袤田野收获忙绘就一派好“丰”光

央视网消息:金秋十月,甘肃省敦煌市的十余万亩棉花田陆续进入采收期,而这里的棉花许多都产自曾经的盐碱地。近年来,敦煌持续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如今,棉花长势变好了、产量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也跟着涨起来了。在...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就菲侦察机非法侵闯我黄岩岛领空发表谈话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海警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表示,10月16日,菲方2架侦察机非法侵入中国黄岩岛领空,中国海警依法依规跟踪监视、管控驱离。近期,菲以各种捕风捉影的借口,派出飞机频繁非法抵近黄岩岛附近海...

“钱等粮、仓等粮”充分激发秋粮购销活力 科技为全链条损耗“做减法”

央视网消息: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了解到,我国夏粮收购顺利收官,秋粮收购正陆续展开。一起了解一下。今年我国夏粮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8亿吨。河南、安徽、河北、江苏、山东等主产...

辽宁北票:一段地跨千年的“长城博物馆”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蒋海东      提起长城,很多人首先想到北京八达岭的巍峨砖墙。其实,在辽宁西部的北票市,同样藏着一条跨越两千多年、保存完好的“野生长城”。它把战国燕的夯土

消费“主引擎”燃动经济活力 新场景激活内需新动力 百姓美好生活更鲜活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 期间,我国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正在成为激活内需的新动能。海南凭借自贸港政策和旅游资源优势,已经从传统免税购物目的地变成多元体验旅游目的地,这也是全国消费市...

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广东一流学科95个

中新网广州10月15日电 (记者 许青青)据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15日发布的“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广东高校共拥有中国一流学科95个,其中9个为中国顶尖学科。  据了解,排名榜单包括98个一级学科和5个专业...

传染病消毒规范新标准发布 明年11月1日起实施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传染病消毒规范》(GB 19193—2025)。该标准由国家疾控局组织修订,将于202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当前我国面临...

2023
10/16
17:13
浏览量: 683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