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聚八方贤才 铸时代辉煌 沈阳铁西交出人才振兴新答卷

聚八方贤才 铸时代辉煌 沈阳铁西交出人才振兴新答卷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5-05-27 10:32:14 | 点击:27721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李淑梅  刘万春  

      近日,2025“博士沈阳行”活动在位于中德园的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会议中心盛大启幕。活动汇聚了东北三省620家优质单位,发布博士岗位9223个,吸引了海内外8000余名博士报名。作为东北振兴的核心承载区,铁西区积极响应,组织区内36家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及头部企业,精准释放325个岗位需求,彰显招才引智诚意的同时,更体现了铁西区以人才引领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坚定决心。

4.jpg

靶向发力 打造精准引才“强磁场”

      近年来,铁西区紧紧围绕高端装备、生物制药等六大重点产业集群需求,依托“博士沈阳行”“铁西高校行”等特色活动,精准对接专业契合的博士人才,将他们输送到经济建设急需的“吃劲”岗位,啃下一个个“硬骨头”,助力产业转型发展。“十四五”以来,累计引育高层次人才1671名,2023-2024年两届“博士沈阳行”更是引进115名博士人才,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5.jpg

产业筑基 擦亮人才集聚“金招牌”

      雄厚的产业实力,是铁西区吸引人才的“金字招牌”。区内拥有沈鼓集团、特变沈变、三一重装等3300余家先进制造业企业,宝马、采埃孚等84家世界500强直接投资企业,本特勒、慕贝尔等673家外资企业,443家规上工业企业,六大重点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2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年均增长19.9%,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三生、德生、东药、博泰生物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同时,24个国家级科创平台(数量居全市首位)、3个省级中试基地平台以及256个省、市级创新平台,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

1.jpg

政策赋能 构筑暖心留才“优生态”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为了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创好业,铁西区打出政策支持、服务保障、情感关怀的“组合拳”,将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作为工作重点。深入实施“兴沈英才计划”,出台《铁西区“6+2+1”重点平台博士引进计划》,涵盖了专项奖励、安居工程、子女就学、购车补贴、医疗保障、职称评审等一系列极具含金量的政策,设立1亿元人才基金,并推出“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等创新举措。今年以来,已发放各类人才补贴3111万元、创业担保贷款3164.8万元,建成10000余套人才公寓。从安居保障到创业扶持,从政策激励到贴心服务,全方位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他们在铁西安心筑梦、放手拼搏。

2.jpg

产城融合 绘就宜居宜业“新图景”

在铁西,人才不仅能找到立业的沃土,更能邂逅生活的诗意。铁西区不断丰富区域文化内涵,文化艺术活动蓬勃发展,中国工业博物馆以及1905文化创意园、红梅文创园、奉天记忆文创园等多个文化创意创业基地,成为潮流文化地标、“网红打卡地”;60个精致的“口袋公园”镶嵌在城市各处,变成了市民生活的诗意角落;细河完成生态蜕变,成了周末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厂BA”“铁马”“泵道联赛”等活动精彩纷呈。工业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让这片土地既有发展的“硬度”,更添生活的“温度”。

3.jpg

      从产业沃土到创新高地,从政策暖巢到宜居家园,如今的铁西区,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务实创新的举措,奏响了人才汇聚、产业升级、城市焕新的时代强音。铁西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铁西区将继续秉持人才强区战略,与各路英才携手同行,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澎湃动能,共同书写更加精彩的发展篇章。”

编辑:唐玲

【作者:李淑梅 刘万春 】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海南启动海上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央视网消息:据“海南应急管理”公众号消息,海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10月19日发布通知,根据气象预报,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热带风暴级)于昨天(18日)傍晚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南沿海登陆(18米/秒),19日08时其中心...

边生活、边创业、边致富!千年水乡焕发蓬勃生机 古老智慧释放发展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秋韵悠悠、层林尽染,正是出游好时节。10月17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公布了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有4个乡村入选,浙江湖州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就是其中之一。这里保存着世界上最完整的“桑基鱼塘系统”,建立...

应对禽流感风险 荷兰发布全国“封闭养鸡令”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荷兰农业部16日发布全国性指令,要求家禽养殖场立即对禽类实施室内封闭养殖,并禁止举办鸟类展览。此前该国北部一家养鸡场暴发禽流感疫情。  据路透社报道,荷兰北部德伦特省稍早前发生禽流感疫情。这是该...

棉花白、油茶红、玉米黄……广袤田野收获忙绘就一派好“丰”光

央视网消息:金秋十月,甘肃省敦煌市的十余万亩棉花田陆续进入采收期,而这里的棉花许多都产自曾经的盐碱地。近年来,敦煌持续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如今,棉花长势变好了、产量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也跟着涨起来了。在...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就菲侦察机非法侵闯我黄岩岛领空发表谈话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海警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表示,10月16日,菲方2架侦察机非法侵入中国黄岩岛领空,中国海警依法依规跟踪监视、管控驱离。近期,菲以各种捕风捉影的借口,派出飞机频繁非法抵近黄岩岛附近海...

“钱等粮、仓等粮”充分激发秋粮购销活力 科技为全链条损耗“做减法”

央视网消息: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了解到,我国夏粮收购顺利收官,秋粮收购正陆续展开。一起了解一下。今年我国夏粮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8亿吨。河南、安徽、河北、江苏、山东等主产...

辽宁北票:一段地跨千年的“长城博物馆”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蒋海东      提起长城,很多人首先想到北京八达岭的巍峨砖墙。其实,在辽宁西部的北票市,同样藏着一条跨越两千多年、保存完好的“野生长城”。它把战国燕的夯土

消费“主引擎”燃动经济活力 新场景激活内需新动力 百姓美好生活更鲜活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 期间,我国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正在成为激活内需的新动能。海南凭借自贸港政策和旅游资源优势,已经从传统免税购物目的地变成多元体验旅游目的地,这也是全国消费市...

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广东一流学科95个

中新网广州10月15日电 (记者 许青青)据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15日发布的“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广东高校共拥有中国一流学科95个,其中9个为中国顶尖学科。  据了解,排名榜单包括98个一级学科和5个专业...

传染病消毒规范新标准发布 明年11月1日起实施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传染病消毒规范》(GB 19193—2025)。该标准由国家疾控局组织修订,将于202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当前我国面临...

2025
05/27
10:32
李淑梅 刘万春
浏览量: 2772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