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中美经贸关系何去何从:合作共赢还是冲突对抗

中美经贸关系何去何从:合作共赢还是冲突对抗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21 10:34:21 | 点击:619

美国芝加哥一大型零售商店出售中国造商品。视觉中国供图

近期,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中美高层经贸会谈取得积极进展,5月12日,中美双方共同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美双方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基本取消了4月2日美国发动关税战以来加征的关税。多家外媒与学者表示,中美只有坚持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若走向对抗冲突则必然两败俱伤。

根据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自改革开放以来,两国经贸联系日益紧密,1979年至2023年间双边贸易额增长了200多倍。202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约为6880亿美元,接近历史峰值(2022年曾达7594.27亿美元)。中国从美国主要进口农产品、能源、药品和集成电路等,美国则大量采购中国的服装、消费电子、家电等商品,这种贸易结构体现了两国经济的高度互补性和互利性。

不仅贸易往来密切,双向投资也深度交织。1979年至今,中美双向投资累计金额已超过2600亿美元。这些企业不仅分享了中国发展的机遇,也为美国本土创造了可观收益。据美国中美贸易全国委员会报告测算,2022年美国对华出口为美国国内提供了逾93万个就业岗位。

反过来,中国企业在美投资也带来了就业机会。《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存量约为836.9亿美元,覆盖国民经济18个行业门类,中国累计在美设立境外企业超5100家,雇佣外方员工超过8.5万人。

然而,近年中美经贸关系也一度遭遇波折。

尤其是在美国特朗普政府重启对华贸易施压后,单边加征高关税的做法令双边经贸关系紧张升级。2025年4月,美国一度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达145%的额外关税,引发中方强力反制。此举令价值约6000亿美元的中美贸易近乎陷入停滞,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滞胀和衰退阴云笼罩世界经济。

正如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托马斯·桑普森所指出的,美方挑起的关税大战将导致“双输”的贸易战局面。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警告称,不断升级的美中关税战可能使两国货物贸易额骤减80%,这场冲突占全球贸易比重达3%,势必“严重损害全球经济前景”。

事实上,美国单边提高关税不仅未能解决自身问题,反而在很大程度上伤及了自身经济。《白皮书》显示,2018年以来,美国已经连续7年维持对华加征301关税。其间,美国整体的逆差并未因此下降,反而从2018年的9502亿美元升至2024年的12117.5亿美元。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90%以上的关税成本将转嫁至美国进口商、下游企业和最终消费者。

5月18日,美国共和党籍参议员兰德·保罗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本周》栏目采访时指出,关税政策正在让美国人付出代价。他表示,数十年来美国一直对华贸易逆差,可两个国家却都越来越富有。市场的作用就在于压低价格、提升效率,只要是自愿交易,就必然对双方有利,否则交易根本不会发生——这根本不是什么国家间的零和博弈。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等智库也指出,一味孤立打压中国企业将“削弱美国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最终损人不利己。可以说,在经贸领域搞对抗没有赢家:一方的损失不会换来另一方的利益,反而是两国和全球经济共同遭殃。

经历了新一轮经贸摩擦的阵痛后,今年5月中旬,中美在日内瓦举行了新一轮高级别经贸磋商,这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中美经贸团队的首次面谈。

此次会谈取得了积极成果:双方同意暂时搁置争端。根据协议,美国将在3个月内把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额外关税税率从145%大幅降至30%,这意味着在未来数月内,中美贸易有望暂时摆脱高关税壁垒的桎梏,逐步恢复正常往来。

消息传出后,全球金融市场为之振奋,美股三大股指应声大涨,显示国际社会对两国缓和经贸冲突的欢迎态度。5月12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这一举措符合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期待,也符合两国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

当然,90天的时间转瞬即逝,要真正解决结构性分歧,双方仍需付出艰巨努力,合作与对话是唯一的出路。中美双方在此次会谈中同意建立新的经贸对话机制,争取在限定期限内通过深入磋商寻求更加持久的解决方案。中方多次强调,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中美应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相向而行,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

美方一些理性人士也呼吁务实处理对华关系。美国知名外交杂志《外交事务》1月29日发表的一篇评论指出,如果中美真的在经济上突然“脱钩”,对美国自身将是毁灭性的,对世界其他国家则将是灾难性的。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在去年12月访华时指出,中美必须设法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为两国和全世界找到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之道。正如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不久前所言,世界各国都面临很多挑战、压力很大,中美合作才能解难事、办实事、做大事。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梓元 记者 叶雨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5月21日 04版

责任编辑:高秀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海南启动海上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央视网消息:据“海南应急管理”公众号消息,海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10月19日发布通知,根据气象预报,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热带风暴级)于昨天(18日)傍晚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南沿海登陆(18米/秒),19日08时其中心...

边生活、边创业、边致富!千年水乡焕发蓬勃生机 古老智慧释放发展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秋韵悠悠、层林尽染,正是出游好时节。10月17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公布了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有4个乡村入选,浙江湖州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就是其中之一。这里保存着世界上最完整的“桑基鱼塘系统”,建立...

应对禽流感风险 荷兰发布全国“封闭养鸡令”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荷兰农业部16日发布全国性指令,要求家禽养殖场立即对禽类实施室内封闭养殖,并禁止举办鸟类展览。此前该国北部一家养鸡场暴发禽流感疫情。  据路透社报道,荷兰北部德伦特省稍早前发生禽流感疫情。这是该...

棉花白、油茶红、玉米黄……广袤田野收获忙绘就一派好“丰”光

央视网消息:金秋十月,甘肃省敦煌市的十余万亩棉花田陆续进入采收期,而这里的棉花许多都产自曾经的盐碱地。近年来,敦煌持续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如今,棉花长势变好了、产量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也跟着涨起来了。在...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就菲侦察机非法侵闯我黄岩岛领空发表谈话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海警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表示,10月16日,菲方2架侦察机非法侵入中国黄岩岛领空,中国海警依法依规跟踪监视、管控驱离。近期,菲以各种捕风捉影的借口,派出飞机频繁非法抵近黄岩岛附近海...

“钱等粮、仓等粮”充分激发秋粮购销活力 科技为全链条损耗“做减法”

央视网消息: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了解到,我国夏粮收购顺利收官,秋粮收购正陆续展开。一起了解一下。今年我国夏粮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8亿吨。河南、安徽、河北、江苏、山东等主产...

辽宁北票:一段地跨千年的“长城博物馆”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蒋海东      提起长城,很多人首先想到北京八达岭的巍峨砖墙。其实,在辽宁西部的北票市,同样藏着一条跨越两千多年、保存完好的“野生长城”。它把战国燕的夯土

消费“主引擎”燃动经济活力 新场景激活内需新动力 百姓美好生活更鲜活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 期间,我国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正在成为激活内需的新动能。海南凭借自贸港政策和旅游资源优势,已经从传统免税购物目的地变成多元体验旅游目的地,这也是全国消费市...

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广东一流学科95个

中新网广州10月15日电 (记者 许青青)据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15日发布的“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广东高校共拥有中国一流学科95个,其中9个为中国顶尖学科。  据了解,排名榜单包括98个一级学科和5个专业...

传染病消毒规范新标准发布 明年11月1日起实施

央视网消息: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传染病消毒规范》(GB 19193—2025)。该标准由国家疾控局组织修订,将于202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当前我国面临...

2025
05/21
10:34
浏览量: 61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