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特朗普失算:北京不是东京”

“特朗普失算:北京不是东京”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4-21 15:55:00 | 点击:396

特朗普终究没能等来中国的求饶。

4月15日,美国白宫网站发布了关于“232”调查的事实清单,称由于中方对美关税反制,中国目前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

仅仅两天,4月17日,连打关税乱拳的特朗普又表示,他不想继续提高对中国的关税了,因为这可能会使两国之间的贸易陷入停滞。

此前,美国政府对华加征10%、20%的关税时,中国民众和企业还会密切关注、严阵以待。如今加到145%、245%,离谱的数字扭曲了中美贸易问题的严肃性,只会徒增茶余饭后的笑料。

特朗普到底希望达成什么效果?美国民众是否意识到自己为这场政策买了单?美方试图掩盖的焦虑是什么?特朗普还有后招吗?美国独立调查记者、《地缘政治经济报告》创始人本·诺顿接受了长安街知事专访。

本·诺顿此前接受采访的照片。摄影:李治宏

北京不会重蹈东京的覆辙

知事:您怎么看待特朗普这种加征畸高关税,以及朝令夕改税额的做法?特朗普期望达到什么效果?

诺顿:所谓245%的关税,明显是在虚张声势。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国对中国有很大筹码,但实际情况正相反,这场冲突反而暴露出美国对中国的深度依赖。比如,特朗普豁免了中国制造的手机、电脑、半导体等电子产品,因为这些是现代经济的基石,而美国目前根本无法在本土生产这些关键产品,中国的经济实力远超美方预期。

特朗普的反复无常说明了一点:美方其实心里清楚,自己并不真正占优势。这种高调宣传的背后,掩盖的正是对本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焦虑。

此外,特朗普发起贸易战,是想逼中国签一份对美有利、对中不利的不平等协议,有点类似他设想的“海湖协议”,参考的是1985年美国强迫盟友签署、最终重创日本经济的《广场协议》。但美方这次判断失误了——中国不是当年的日本。中国更独立自主,经济体量也更大,北京不会重蹈东京的覆辙。

14位亿万富翁用关税

把税负转嫁给老百姓

知事:特朗普政府是否能通过关税实现制造业回流,并复制中国制造的成就?

诺顿:我认为,单靠关税,美国不可能实现再工业化。所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都是依靠明确的产业政策推动的,比如政府在基础设施、教育、培训和科研方面的大规模投入。有限、针对性的关税可以作为保护新兴产业的工具,但必须配合更全面的产业政策使用。而特朗普的关税策略完全不同——他是全行业一刀切,手段粗暴,更像是一种经济战工具。

这样的关税不但无法推动再工业化,反而会推高美国国内价格,伤害本国经济。真正要重建制造业,美国需要花上数年、甚至数十年建设工厂、培养工人、引进设备、建立供应链。而特朗普政府不仅没有这方面的规划,反而通过削减财政投入、放松监管,进一步削弱了国家能力,这只会加速去工业化,而不是逆转它。

知事:面对特朗普挥起的关税大棒,美国民众疯狂囤积中国产品。在美国iOS应用商店电商应用榜上,前三名App均为中国电商,TikTok上大量“来自中国工厂源头好货”的宣传视频爆火,这些反而帮中国制造做了宣传。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美国民众是否意识到自己为这场政策买了单?

诺顿:特朗普常说外国会为他的关税买单,但这完全不符合事实。实际上,关税是由美国的进口商支付的,最终会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关税本质上是一种消费税,而且是非常不公平的税种,对低收入和工薪阶层打击最大。

特朗普本人是亿万富翁,他的政府中还有13位亿万富翁。他们推动为富人和大企业减税,却用关税把税负转嫁给普通百姓。

正因如此,美国人才会抢购中国产品,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关税会引发通胀,商品很快就会涨价。很多美国人本来就靠每月工资过活,一旦通胀卷土重来,受影响最严重的就是这些普通家庭。所以这场贸易战的真正受害者,其实是美国的老百姓。

特朗普正把美国推向孤立

知事:如果各国纷纷效仿美国搞关税报复和单边行动,会对全球发展产生什么影响?您是否担心这次关税行动将加剧美国的通胀压力,甚至导致经济衰退?有没有可能重演上世纪30年代贸易保护主义导致的全球大萧条?

诺顿:特朗普的关税毫无疑问会推高通胀。美国无法像中国一样制造产品,因为美国根本没有清晰的产业政策,也不具备再工业化的能力。这种激进的贸易战,也大大增加了美国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不过现在的情况与上世纪30年代并不完全一样。当年是各国互相抬高关税,而如今,特朗普的做法反而可能促使其他国家加快寻找替代方案。几十年来,很多国家一直在呼吁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因为现有体系高度依赖美元、由美国主导。全球南方国家也一直在推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这也是金砖国家的共同目标之一。

特朗普的贸易战很可能适得其反,把美国推向孤立,反而加快世界向多极化格局转变。

美国对这场贸易战的反噬

几乎没有预案

知事:特朗普挂在嘴上的“一通电话”始终没有到来,中方决定“不予理会”。据您的观察,特朗普还能有什么后招吗?

诺顿:美国手里其实没多少牌可打。整体来看,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比中国对美更深。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比如石油、天然气、大豆、玉米等,其实都能够找到替代。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很多产品,比如手机、电脑、半导体等关键电子产品,无法轻易替代,这也是特朗普为何不得不对这些产品开口子、豁免关税的原因。

虽然中国仍从美国进口一些关键商品,比如高端芯片和飞机零部件,但这几年中国在自主研发芯片、国产民用飞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逐步摆脱了对美依赖。

更重要的是,中国早就在主动推进贸易多元化。如今中国出口在GDP中的占比(19.7%)甚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9.3%),说明经济结构已更加稳健。

中国政府依靠有规划的产业政策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而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基本是放任自流,政策混乱,受控于寡头、金主和大企业的利益。正因为缺乏长期战略规划,美国对这场贸易战的反噬几乎没有预案,很可能最终自食其果,反伤本国经济。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转存!十四五时期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

①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②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③4项文化遗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④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一组数字,回望“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发展成就。&nbs...

“十四五”亮点丨年收入约18万亿元!乡村产业绘新貌

宁夏的盐池滩羊、黑龙江的有机富硒大米……10月19日落幕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展现出我国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10万家,营业收入约18万亿元……...

海南启动海上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央视网消息:据“海南应急管理”公众号消息,海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10月19日发布通知,根据气象预报,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热带风暴级)于昨天(18日)傍晚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南沿海登陆(18米/秒),19日08时其中心...

边生活、边创业、边致富!千年水乡焕发蓬勃生机 古老智慧释放发展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秋韵悠悠、层林尽染,正是出游好时节。10月17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公布了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有4个乡村入选,浙江湖州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就是其中之一。这里保存着世界上最完整的“桑基鱼塘系统”,建立...

应对禽流感风险 荷兰发布全国“封闭养鸡令”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荷兰农业部16日发布全国性指令,要求家禽养殖场立即对禽类实施室内封闭养殖,并禁止举办鸟类展览。此前该国北部一家养鸡场暴发禽流感疫情。  据路透社报道,荷兰北部德伦特省稍早前发生禽流感疫情。这是该...

棉花白、油茶红、玉米黄……广袤田野收获忙绘就一派好“丰”光

央视网消息:金秋十月,甘肃省敦煌市的十余万亩棉花田陆续进入采收期,而这里的棉花许多都产自曾经的盐碱地。近年来,敦煌持续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如今,棉花长势变好了、产量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也跟着涨起来了。在...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就菲侦察机非法侵闯我黄岩岛领空发表谈话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海警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表示,10月16日,菲方2架侦察机非法侵入中国黄岩岛领空,中国海警依法依规跟踪监视、管控驱离。近期,菲以各种捕风捉影的借口,派出飞机频繁非法抵近黄岩岛附近海...

“钱等粮、仓等粮”充分激发秋粮购销活力 科技为全链条损耗“做减法”

央视网消息: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了解到,我国夏粮收购顺利收官,秋粮收购正陆续展开。一起了解一下。今年我国夏粮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8亿吨。河南、安徽、河北、江苏、山东等主产...

辽宁北票:一段地跨千年的“长城博物馆”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蒋海东      提起长城,很多人首先想到北京八达岭的巍峨砖墙。其实,在辽宁西部的北票市,同样藏着一条跨越两千多年、保存完好的“野生长城”。它把战国燕的夯土

消费“主引擎”燃动经济活力 新场景激活内需新动力 百姓美好生活更鲜活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 期间,我国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正在成为激活内需的新动能。海南凭借自贸港政策和旅游资源优势,已经从传统免税购物目的地变成多元体验旅游目的地,这也是全国消费市...

2025
04/21
15:55
浏览量: 39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