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特朗普关税威胁再起 各方如何应对

特朗普关税威胁再起 各方如何应对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24 11:26:18 | 点击:376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一任期伊始重新打出“关税牌”,相继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和欧盟发出关税威胁,扬言要通过高额关税手段达到其经济和政治目标。这一激进政策迅速引发全球担忧,世界经济大环境或将变得更加充满不确定性。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策正在挑战全球化的逻辑,试图改造现有的国际分工和利益分配格局,延续美国经济的主导地位。然而,全球化是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科技和产业生态,它所带来的整体利益仍大于单方面的得益,只有建立在共同获益基础上的全球化,才能实现长远的经济利益。

特朗普上任再提关税威胁

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上任当天,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一系列行政令时对媒体表示,正考虑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入美国的所有产品征收25%的关税,征税行动可能会从今年2月1日起实施,并声称此举旨在解决美国非法移民和毒品走私问题,为美国制造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1月21日,特朗普进一步扬言美国政府正在讨论从2月1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理由是遏制芬太尼类药物泛滥问题。此外,他也将矛头指向欧盟,称欧盟应通过大规模购买美国原油和天然气来缩小“巨大的”对美贸易顺差,否则将对欧盟加征关税。

随着2月1日临近,特朗普新一轮关税威胁是否会付诸实施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有分析称,这一政策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新一轮贸易冲突,对全球经济带来深远影响。

在崔洪建看来,特朗普更倾向于通过短期见效的关税政策,快速实现其政治目标,而非针对美国经济的顽疾来进行复杂的长期经济改革。这种政治逻辑的背后,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长期效应短期化的思维模式。关税政策可能会在短期内奏效,但长远来看,政策的不确定性和溢出效应将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此举可能导致全球贸易格局的紊乱和失衡,进一步降低国际贸易的活跃度,并削弱投资信心,降低产业分工的合理性和效率,由此可能引发各国的报复性措施并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贸易成本上升、商品价格上涨,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利益。此外,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还可能影响全球供应链,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可控的风险。

各方选择成为变量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不仅考验着各国的经济韧性,还可能重塑国际贸易格局。世界银行1月16日警告称,如果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实施10%的全面关税,其贸易伙伴也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会因此下降0.3个百分点。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回应中,各方普遍表现出对保护自身经济利益的坚定决心。1月2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美国越来越依赖制裁、出口管制和关税等手段来维护国家利益,这些做法已经结束了主要经济体之间自由贸易的时代。她称,过去25年里,全球竞争已进入到一个更加激烈的新时代,世界经济开始显现新的裂痕。

加拿大和墨西哥政府也很快作出回应。加拿大总理特鲁多1月21日表示,如果美国对加拿大加征关税,加方将作出“强有力的”回应。加拿大外交部长乔利1月20日晚对媒体称,加政府有应对关税的“三部曲计划”:一是强化边境管治以防止关税启动;二是报复措施;三是制定长期应对举措。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虽称墨西哥会寻求与特朗普对话,但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她指出,《美墨加贸易协定》将在2026年进行全面审查,而不是提前修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月22日也指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中方将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美国与其盟友的态度分歧,全球南方国家如何选择,都将成为影响世界经济走向的关键变量。崔洪建表示,特朗普延续了通过关税增税的策略,第一任期的经验让其政策方向变得更为可预测。各方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双边经贸对抗带来的“脱钩断链”风险,更是综合效应作用下的难题。近年来,中欧经贸关系受到美国单边贸易政策的冲击。欧洲在批评中国所谓“产能过剩”时,其实内心很清楚地意识到所谓“过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封闭本国市场,迫使中国商品寻找其他市场,从而对欧洲市场施加了压力。在崔洪建看来,未来各方应该加强合作,协调应对挑战,这比转嫁矛盾更合理,也更可持续。

全球化的共识亟须重新确认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策略及其产生的溢出效应,各方如何应对并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彭博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欧乐鹰近日表示,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将深刻影响美国与中国、欧洲、墨西哥、加拿大等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动态。虽然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作出诸多承诺,但实际操作空间有限,因而需要密切关注特朗普政府的具体行动。这些政策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方向不一,它们将成为2025年影响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不可预测性的重要变量。

1月9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202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在2024年展现了韧性,在多轮冲击下并未出现全面经济衰退,但当今全球经济仍面临持续性的不确定因素。受此影响,2025年全球经济预计将增长2.8%,与2024年持平,经济复苏步伐或将有所放缓。

“近年来,我们谈论的不确定性逐渐变成了某种‘确定性’。”崔洪建分析说,当前所说的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源于全球经济秩序的深刻变化。“过去我们假定全球化进程是不可逆的,但特朗普的政策正在挑战这一逻辑,试图重塑世界经济格局,各国也在根据这一变化进行调整。”

对于未来走向,崔洪建进一步指出,首先,全球化的共识需要得到重新确认。尽管全球化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大多数经济体而言,全球化带来的整体利益仍大于单方面的得益。只有建立在共同获益基础上的全球化,才能实现各国长远的经济发展。其次,全球应积极推动国际规则和机制改革,使其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减少美国单边政策的负面影响。同时,应让美国意识到其政策不仅损害全球利益,也最终会损害其自身的长期利益。最后,其他经济体应采取实际行动,切勿仅停留在口头承诺上。崔洪建认为,各国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减少在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上的矛盾与冲突,并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科技合作等领域摈弃零和博弈思维,将“相互威胁”转化为共同应对挑战,切实增强全球经济体系的韧性。

本报北京1月23日电

责任编辑:张毅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学习快评丨锚定宏伟目标接续奋斗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五年发...

中国经济三季报|前三季度机械工业运行稳中有进 产业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央视网消息:记者24日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机械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外贸出口彰显韧性,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于全国工业2.5...

透过“洋女婿”“中国通”视角看外国人“方便来、留得住、融得好”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即将收官,这五年,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老王见到了加拿大“洋女婿”杰米,网上大家更喜欢叫他“大胖媳妇儿”。杰米2023年开始在北京定居,短短两年多,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各种免签政策带来的变化...

工业经济向“新”而行 多视角感知未来产业“练兵场”澎湃活力

央视网消息:最新公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汽车、电气机械、电子行业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接近40%。“十四五”以来,新质生产力让生产更高效、生活更便利、出行更智能,...

航空安全事故频发 美参议院一委员会通过空域管控法案

  美国国会参议院商务、科学和运输委员会21日通过一项两党合作的航空安全法案,要求所有飞机在管控空域必须启用追踪飞行器的ADS-B系统。今年1月,美国一架客机与陆军直升机相撞后坠河,造成67人死亡,事发时直升机未启用该系...

从代码中看中国创新

清晨,闹钟在手表上响起,联动客厅窗帘缓缓拉开;驾车上班,手机上未听完的播客,无缝流转至汽车中控屏继续播放;办公时,平板上的文档,通过简单拖拽,便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继续编辑……上班族杨女士告诉记者,“鸿蒙生态的设备协同操作起...

习言道|涉及老百姓的事,习近平一再强调八个字

  中新网10月20日电 题:涉及老百姓的事,习近平一再强调八个字  今年4月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在“十五五”谋篇布局...

领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全局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

转存!十四五时期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

①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②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③4项文化遗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④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一组数字,回望“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发展成就。&nbs...

“十四五”亮点丨年收入约18万亿元!乡村产业绘新貌

宁夏的盐池滩羊、黑龙江的有机富硒大米……10月19日落幕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展现出我国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10万家,营业收入约18万亿元……...

2025
01/24
11:26
浏览量: 37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