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宁夏红寺堡:戈壁滩上唱响“黄河水甜 共产党好 总书记亲”时代新赞歌

宁夏红寺堡:戈壁滩上唱响“黄河水甜 共产党好 总书记亲”时代新赞歌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4-11-16 19:43:13 | 点击:10433

每日新闻网讯(张天林 张雯)  宁夏红寺堡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之畔,横亘在罗山脚下,见证着沧海桑田的时代巨变,镌刻着砥砺前行的奋斗足迹。自1998年开发建设以来,各族移民群众在这里融合聚居,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了从“搬得出”到“稳得住”再到“能致富”的跨越升级。如今绿树成荫、良田万顷、经济繁荣、百姓富裕,让人很难想象曾经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戈壁荒漠景象。

进入新时代,红寺堡区紧紧围绕、毫不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产业、就业和社会融入三件事,认真落实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要求,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民生各项事业保障力度,创新社会治理机制体制,推动各族移民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111111111.png

红寺堡区移民旧址

红寺堡城区新貌

春风化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来到红寺堡”篮球嘉年华、“醉美红寺堡”美食文化节、“天鹅座流星雨”观星露营体验、金秋家装节、“开心消费go”……异彩纷呈的文旅体活动,一时间让红寺堡名声大噪。

2024年9月,全区第41个民族团结进步月,红寺堡区以“建设先行区 创建示范区”为主题,通过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教育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进“五个认同”,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2222222222.png

红寺堡区“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暨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歌咏比赛

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各族群众开展“五史”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奋斗精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

深化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文明素养提升等工程,持续开展“六个先锋”模范评选、“科普文化进万家”等活动,深入开展封建迷信、农村高额彩礼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引导各族群众移风易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不断面向现代化。

传承和弘扬“感恩、包容、创新、奋进”的移民文化,扎实开展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广行动,搭建“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系列活动平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我们的节日”等睦邻友好活动,促进各民族在共享共乐中实现互嵌互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搭建平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到了红寺堡,你会发现这里到处藏着福建元素。不论是医院、学校、工厂,还是文体场馆、农特产展销馆,都打上了福建烙印,这是双方一批又一批挂职干部与宁夏群众共同奋斗的成果。”挂职刚满一年的红寺堡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超豪感慨道。

福建省泉州市与红寺堡区携手,围绕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新样板,加强资源整合、品牌共创、园区共建、市场共拓,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产业优化升级,使红寺堡实现拥有闽宁产业园和园区进驻泉州企业两个突破。2024年,争取闽宁协作资金6860万元,落实社会帮扶资金797.5万元,实施闽宁协作项目18个,转移就业12087人。

333333333333.png

红寺堡区闽宁现代农业产业园

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通过整合资金、土地、设备等资源,全面开展跨村联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成高标准设施农业采摘园区、肉牛滩羊集中养殖园区、黄花菜产业联合社等,促进乡村产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群众在参与中获得,在获得中参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利益共同体。

紧扣主线,红寺堡区扎实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大力实施党员干部培元固本、青少年学生夯基育苗、各族群众凝心铸魂、社科理论正本清源“四大工程”,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因地制宜,把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

10月23日,宁夏富阳农业集团红寺堡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长美萝卜种植基地,一条条尺余长的白萝卜依次有序地挂在绳子上,放眼望去,仿佛一张巨大的编织网遮盖在大地上方。

444444444.png

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红川村萝卜晾晒

近年来,红寺堡区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了以黄花菜、酿酒葡萄、枸杞、肉牛、滩羊等优质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体系。特别是黄花菜和葡萄酒产业,已成为红寺堡区的一张亮丽名片。红寺堡区葡萄酒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

红寺堡区还积极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以及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和提高产品影响力上下功夫。一批以葡萄酒庄园、农家乐、航模节为代表的乡村旅游项目应运而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聚焦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领域,红寺堡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打造交通物流园、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清洁能源累计建成并网561万千瓦,占宁夏总装机容量的15.58%。

提升品质,以普惠服务增进民生福祉

“截至目前,红寺堡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009公里,优良中等路率达92%,处于宁夏前列。红寺堡区先后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近期,红寺堡区又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中的‘管好篇’。”红寺堡区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段段长海峰说。

红寺堡区镇弘德村宽阔笔直的柏油路

近年来,红寺堡区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宽阔整洁的道路、现代化的建筑、绿意盎然的公园,共同构成了“林城相融 人景和谐”的美丽画卷。

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近4年投入资金7.4亿元,新建学校11所,增加学位9080个。深化与清华大学、宁夏大学等高校合作,稳步推进集团化办学试点,组建第一中学、第五小学等义务教育集团3个,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各族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医疗服务更加完善。投入近亿元建成中医医院,实施医疗环境改造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22个,打造人民医院产科等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7个,居民二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至87%,常见病不出县、一般病在基层的就医格局基本形成。

就业创业更加充分。公共实训基地建成投用,培育创业实体340个,城镇失业率稳定在5.5%以内,获评“自治区转移就业示范县”。

民生保障更加坚实。紧盯“一老一小”,完成社会福利院和第二敬老院安全能力改造提升。全面落实低保扩围增效,农村低保覆盖率提升至13%。

治理有效,推动形成共治共享新格局

“别看‘挎包’小,但里面大有学问,遇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化解,利用包中携带的办公用品现场制作调解协议、发放宣传彩页,是确保矛盾纠纷快速有效化解的重要保障。”红寺堡区司法局红寺堡司法所专职人民调解员杨芳说。

红寺堡区“55124”村级治理模式

近年来,红寺堡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落实落地,不断探索并提出“四线”理念,推行“社区治理联盟”模式。常态化开展“社区邻居节”等群众性联谊活动,用好做实“55124”村级治理模式、“114百事解”“小挎包”等一线工作法,打造居民议事实践阵地,鼓励支持各民族间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结美满姻缘,在“吃住行、学工娱”中增进共同性,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昔日荒滩地,今朝和美城。今天的红寺堡,正以崭新的面貌和昂扬的姿态,书写新时代绿色发展、业兴人和的新篇章。“黄河水甜、共产党好、总书记亲”,新时代赞歌已经唱响。新征程上,红寺堡各族群众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望转化为谱写共同现代化的不竭动力。  编辑:王铭  审核:同期声


【作者:张天林 张雯】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记者手记:抓住时间窗口 赢得战略主动

每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中国共产党人总会吹响嘹亮的号角。  2025年10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强音。  时间,在量变中累积质变。此次全会上,习近平...

学习快评丨锚定宏伟目标接续奋斗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五年发...

中国经济三季报|前三季度机械工业运行稳中有进 产业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央视网消息:记者24日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机械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外贸出口彰显韧性,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于全国工业2.5...

透过“洋女婿”“中国通”视角看外国人“方便来、留得住、融得好”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即将收官,这五年,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老王见到了加拿大“洋女婿”杰米,网上大家更喜欢叫他“大胖媳妇儿”。杰米2023年开始在北京定居,短短两年多,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各种免签政策带来的变化...

工业经济向“新”而行 多视角感知未来产业“练兵场”澎湃活力

央视网消息:最新公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汽车、电气机械、电子行业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接近40%。“十四五”以来,新质生产力让生产更高效、生活更便利、出行更智能,...

航空安全事故频发 美参议院一委员会通过空域管控法案

  美国国会参议院商务、科学和运输委员会21日通过一项两党合作的航空安全法案,要求所有飞机在管控空域必须启用追踪飞行器的ADS-B系统。今年1月,美国一架客机与陆军直升机相撞后坠河,造成67人死亡,事发时直升机未启用该系...

从代码中看中国创新

清晨,闹钟在手表上响起,联动客厅窗帘缓缓拉开;驾车上班,手机上未听完的播客,无缝流转至汽车中控屏继续播放;办公时,平板上的文档,通过简单拖拽,便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继续编辑……上班族杨女士告诉记者,“鸿蒙生态的设备协同操作起...

习言道|涉及老百姓的事,习近平一再强调八个字

  中新网10月20日电 题:涉及老百姓的事,习近平一再强调八个字  今年4月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在“十五五”谋篇布局...

领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全局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

转存!十四五时期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

①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②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③4项文化遗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④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一组数字,回望“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发展成就。&nbs...

2024
11/16
19:43
张天林 张雯
浏览量: 1043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