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家在中国·沈阳文化经贸交流会成功举办中德创新研究院

家在中国·沈阳文化经贸交流会成功举办中德创新研究院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4-10-25 20:36:05 | 点击:626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李淑梅  刘万春   2024年10月21日,“家在中国·沈阳文化经贸交流会”(以下简称“家在中国”)在沈阳成功举办,近300位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北京、上海、辽沈地区的政府代表、学者、企业家出席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德创新研究院主办,携手美加海外华人团体主动作为,促进文化交流、经贸交流的同时,让更多的海外华人华侨深度感受沈阳日新月异的变化,搭建海内外企业家对话平台,增进了解,建立友谊、实现合作。中共沈阳市委常委杨志宏出席活动并致辞,沈阳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张梅主持活动。

02.jpg

“海内存知己”中外企业家共话沈阳展新篇

     中德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奇在致辞演讲中讲到,“家在中国”旨在打造一个高规格、宽领域、多层次的文化经贸交流新平台,聚焦“文化交流、经贸合作、民间外交”三大主题,紧密联系投资海外的中资企业、投资中国的外资企业、海外的华人华侨企业,为中资企业投资海外、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提供最新的资讯和决策参考,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和国际人才关注中国、了解中国,投资中国,安家中国。这次活动不仅为沈阳吸引了更多来自国际的目光,也将促进更多华人华侨和国际人才关注沈阳、了解沈阳、投资沈阳。同时为沈阳带来新的思想、新的声音、新的力量,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盛会。

03.jpg

      加拿大华人联合总会(以下简称华联会)会长牛华在致辞中介绍了加拿大华人联合总会的发展历程,华联会长期致力于服务华人社区,协助华人积极融入加拿大社会,争取和维护加拿大华人的平等权益,推动中加之间的文化交流及经贸合作。此次华联会组织会员来到沈阳参加“家在中国”活动,不仅近距离感受沈阳的历史人文环境,对沈阳的产业区位优势和经贸政策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沈阳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帮助加拿大华人华侨在沈阳投资兴业。

04.jpg

      奉商美国总会主席朱俊英在致辞中讲到奉商美国总会目前在美国、日本、加拿大、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会和办事机构,旨在为在美国华人华侨建立合作交流平台。商会多次组织辽宁籍企业家回国参与家乡建设,作为在美国发展的“沈阳人”,依旧“心系家国、乡音未改、乡情难断”,会持续关注沈阳的发展,组织在美国的辽宁籍企业家常回家看看,为沈阳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01.jpg

      沈阳国际软件园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久宏在演讲中介绍了沈阳国际软件园的发展历程和园区优势,园区定位于以软件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05.jpg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沈阳国际软件园已经跻身国内一流软件园区,被评选为“东北民营园区第一名、东北软件园区第一名”。未来,沈阳国际软件园将继续坚守“改变世界的创新社区”这一企业愿景,吸引更多海内外和省内外的优秀企业和创业者、科学家落户园区,在为其提供更为优质服务的同时,让区域内的科技企业更加普遍成功。

06.jpg

      加拿大华人联合总会副会长、海外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俱乐部主席薛海青在演讲中介绍自己作为一名华人在加拿大成功连续创业的发展历程。他在演讲中提到“紧握时代脉搏,坚守科技创投初心”是他在海外多次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会有更多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抓住趋势,从行业的跟随者到行业引领者的转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和智慧。

07.jpg

      在圆桌对话环节,主持人中瀛智库理事长、中商研究院院长周宏伟,沈阳方德小镇建设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光,奉商加拿大商会会长、华联餐饮总会会长、华生集团创始人 董事长李桂樯,辽宁九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马忠乐,沈阳飞行船数码喷印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工陈军分别基于各自所在行业和海内外投资发展经验,围绕中资企业如何把握全球化机遇以及如何在出海过程中避免法律、政策、财税等方面的风险,并围绕沈阳未来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08.jpg

      大会还举行了“家在中国服务中心”合作签约仪式和无偿转让仪式,中德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奇、加拿大华人联合总会会长牛华、奉商美国总会主席朱俊英上台签约,三方将以本次合作为起点,携手共同助力中资企业开拓北美市场,同时吸引和帮助更多外资企业投资中国。中德创新研究院向奉商美国总会无偿转让“奉商”、“奉商大会”等16项商标,共同助力服务沈阳企业团结发展。

09.jpg

“此心安处是吾乡”家·在沈阳城市推介焕新颜

     沈阳市商务局,沈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沈阳空港经济区相关领导分别围绕沈阳市情、文旅产业、特色产业做详细推介。向与会嘉宾宣讲了沈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向上向好、蓄势腾飞的崭新态势,以及新的一年沈阳市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目标,为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和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重点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十个方面攻坚突破的任务,并诚挚邀请大家访问沈阳,推动双方多领域交流合作。

010.jpg

      参会嘉宾代表纷纷表示,愿意当好桥梁纽带,为深化沈阳多领域国际化交流合作作出贡献。

011.jpg

      中共沈阳市委常委杨志宏在致辞中表示,希望与会的各位企业家朋友、学者朋友、媒体朋友进一步增进交流,更好凝聚共识。

012.jpg

      讲好沈阳故事,传播沈阳声音,进一步发挥优势,更好融入发展大局,吸引集聚更多海外优质企业、重大项目、高端人才落地沈阳。

      本次活动还邀请沈阳故宫博物院等本土单位展示了辽沈文化文创。


编辑:唐玲



【作者:李淑梅 刘万春】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记者手记:抓住时间窗口 赢得战略主动

每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中国共产党人总会吹响嘹亮的号角。  2025年10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强音。  时间,在量变中累积质变。此次全会上,习近平...

学习快评丨锚定宏伟目标接续奋斗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五年发...

中国经济三季报|前三季度机械工业运行稳中有进 产业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央视网消息:记者24日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机械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外贸出口彰显韧性,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于全国工业2.5...

透过“洋女婿”“中国通”视角看外国人“方便来、留得住、融得好”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即将收官,这五年,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老王见到了加拿大“洋女婿”杰米,网上大家更喜欢叫他“大胖媳妇儿”。杰米2023年开始在北京定居,短短两年多,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各种免签政策带来的变化...

工业经济向“新”而行 多视角感知未来产业“练兵场”澎湃活力

央视网消息:最新公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汽车、电气机械、电子行业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接近40%。“十四五”以来,新质生产力让生产更高效、生活更便利、出行更智能,...

航空安全事故频发 美参议院一委员会通过空域管控法案

  美国国会参议院商务、科学和运输委员会21日通过一项两党合作的航空安全法案,要求所有飞机在管控空域必须启用追踪飞行器的ADS-B系统。今年1月,美国一架客机与陆军直升机相撞后坠河,造成67人死亡,事发时直升机未启用该系...

从代码中看中国创新

清晨,闹钟在手表上响起,联动客厅窗帘缓缓拉开;驾车上班,手机上未听完的播客,无缝流转至汽车中控屏继续播放;办公时,平板上的文档,通过简单拖拽,便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继续编辑……上班族杨女士告诉记者,“鸿蒙生态的设备协同操作起...

习言道|涉及老百姓的事,习近平一再强调八个字

  中新网10月20日电 题:涉及老百姓的事,习近平一再强调八个字  今年4月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在“十五五”谋篇布局...

领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全局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

转存!十四五时期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

①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②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③4项文化遗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④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一组数字,回望“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发展成就。&nbs...

2024
10/25
20:36
李淑梅 刘万春
浏览量: 62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