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关注民生 > 10.79亿网民如何共享美好数字生活?

10.79亿网民如何共享美好数字生活?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8-29 08:33:50 | 点击:8601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题:10.79亿网民如何共享美好数字生活?——透视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新华社记者 王思北

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万物互联基础不断夯实;各类互联网应用持续发展,多类应用用户规模获得增长……

数据的背后折射出哪些新趋势,10.79亿网民如何共享美好数字生活?

数字惠民更可感可及

报告指出,截至今年6月,我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129万个,其中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93.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6%。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423亿GB,同比增长14.6%。

“我国接入移动互联网与千兆光纤网络的用户规模持续增长,网民平均上网时长继续增加,移动和固定宽带下载速率均有所提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统计中心互联网发展研究部主任王常青在发布报告时表示,互联网服务体验与用户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壮大。“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超过3亿,5G网络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12万亿元;农村在线教育普及率为22.5%,农村在线医疗普及率为22.8%,数字惠民服务扎实推进,互联网助力农村展现新气象。”王常青说。

报告还指出,信息无障碍能力持续增强,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深入推进。“1735家主流常用网站和手机APP完成适老化改造。一批优秀改造案例在全国推广应用,持续温暖‘快时代’中的‘慢人群’。”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毛伟说。

智慧生活更有温度

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1.23亿户,较2022年12月净增2.79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的比重为55.4%,万物互联基础不断夯实。5G应用已经融入60个国民经济大类,加速向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重点领域拓展深化。

从人人互联到万物互联,数字场景生态不断丰富。

一方面,应用场景不断更新,给智慧生活带来新体验。“使用过个人可穿戴设备上网、智能家居设备上网、车联网设备上网的比例分别为22.5%、21.4%和16.8%。”王常青说,智能设备有效提升数字生活的幸福指数。

另一方面,优质内容供给持续加强,推动构建良好网络内容生态。

“报告指出,截至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10.44亿人,用户使用率达96.8%。”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周结认为,各大网络视频平台继续坚持高品质内容创作,探索影视工业化道路,网络视频行业发展态势向好。

周结说,各平台持续加强优质内容创作,不断提高节目品质,打造了一批有思想、有内涵、正能量、高质量的节目,充分发挥优秀作品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用户黏性提升。同时,长、短视频平台之间由竞争转向合作,推动平台、用户、创作者多方共赢。

网民数字技能持续提升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张新红认为,作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作,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有助于弥合数字鸿沟,推动数字经济与数字社会高质量发展,增进人民群众的数字化体验感和获得感。

根据报告,2023年上半年,各类数字化产品及服务加速渗透,网民掌握数字技能水平稳步提升。截至6月,至少掌握一种初级数字技能(能够使用数字化工具获取、存储、传输数字化资源)的网民占比86.6%;至少掌握一种中级数字技能(能够使用数字化工具制作、加工、处理数字化资源)的网民占比60.4%,较2022年12月增长2.1个百分点。

同时,各地政府多措并举,从环境侧加强政策指导,从需求侧加强宣传教育,从供给侧降低使用门槛,促使重点群体逐步掌握数字技能。

王常青说,截至6月,学生网民中至少掌握一种初级数字技能的比例达98.5%,50至59岁网民中至少掌握一种初级数字技能的比例为72.8%,60岁及以上网民中至少掌握一种初级数字技能的比例为54.6%。

“伴随着数字技能的稳步提升,广大网民将更好共享数字时代美好未来。”张新红说。

【责任编辑:韩雅洁】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万荣县举办2025年殡葬移风易俗座谈交流会

每日新闻网讯(万荣县委宣传部)为深入推进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2025年8月14日,中共万荣县委宣传部联合县民政局在解店镇政府机关举办殡葬移风易俗座谈交流会。解店镇各村“管事”、部分村主干、大学生村官等50余人...

夜查“烟火气”,守护“舌尖安”—湖北省公安县甘家厂市场监管所开展夜市烧烤 专项检查行动

每日新闻网讯(何方侠)为切实保障夏季夜市烧烤食品安全,近日,公安县甘家厂市场监管所针对辖区内各烧烤经营场所开展了一次专项检查行动,从严从细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据悉,此次专项检查聚焦三个关键环节:一是严把食材质量关,控好食材...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8月18日10时19分在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北纬33.92度,东经86.65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当心!家家都有的这种东西 孩子容易误喝进医院

  孩子待在家的时候,家庭环境中物品摆放或者处置不当,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橱柜里印着橙子的喷雾像极了果汁;卫生间蓝汪汪的洁厕灵看着比汽水诱人。孩子踮脚够瓶子,说不定正琢磨这东西和饮料哪个甜?  这些看似普通的瓶瓶罐罐里却藏...

近视50度需要配镜吗?@家长们 孩子近视要了解这些事

一般来说,儿童50~300度的近视称为低度近视;其中50~100度属于低度近视中度数较低的情况。如果裸眼视力尚可,比如0.8以上,日常学习,比如看黑板不受影响,并且没有明显用眼疲劳,可以暂时不用配镜,但需要每3个月复查视...

祝大家都一次过!四六级成绩今日公布 查询入口→

  今天(16日)6时,2025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成绩查询服务正式开通,考生可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官网或小程序查询考试成绩。

司法查封土地违规开发引争议,法治监督亟待强化

     前言:在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中,行政机关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行使行政权力,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绝不能违法行政,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相关责任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及时纠正行政违法行为,回归依法行政的正

【晋善警美·阳光下的守护】霓虹下的坚守:万荣公安全力护航人间 “烟火气

每日新闻网讯(赵  岩)中华笑城万荣的夏夜,是一天中老百姓最惬意的时候。随着夜幕的降临,夜市上各式各样的美食支起了摊子,广场、公园、郊外人群攒动,叫卖声、嘻闹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宝鼎公园喷泉旁,孩子们追着水花...

湖北省公安县孱陵市场监管所:夜检餐饮强监管,食安护航暖民心

每日新闻网讯(王聪)为保障人民群众夏日饮食安全,近日,公安县孱陵市场监管所深入辖区餐饮场所,全面启动夏季餐饮食品安全 “护航行动”。据悉,为了让群众在享受夜市美味的同时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孱陵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化身“食品...

习语丨习近平为何强调“坚持正确二战史观”?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  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报》...

2023
08/29
08:33
浏览量: 860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节前执法检查 确保双节期间市场安全平稳有序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