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关注民生 > 金秋好“丰”景有“智”又有“质” “智慧农业”成农民“靠地生金”硬底气

金秋好“丰”景有“智”又有“质” “智慧农业”成农民“靠地生金”硬底气

来源:央视网 | 时间:2025-09-09 14:43:10 | 点击:643

央视网消息:这段时间,在产粮大省黑龙江,部分地区种植的早熟品种水稻迎来开镰,收获的水稻加工成大米后,将在中秋节前上市。

  在黑龙江垦区八五三农场,割晒机在稻田中往复穿梭,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收获景象。

  2025年,当地结合不同水稻品种的成熟度和田间土壤墒情,实时开展收获作业。现阶段,采取的是早熟品种的分段收获作业,通过先割晒再拾禾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极端天气对水稻收获工作的影响,降低田间损失。

  在黑龙江垦区江川农场,5台水稻割晒机在金色稻浪中匀速推进。据介绍,第一批收获的是“订单种植”地块,种植的是早熟品种,这批水稻将中秋节前新鲜上市。

  贵州威宁:苹果进入采收季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位于全国“西南冷凉高地苹果适宜区”。目前,这里的苹果开始大面积采收。

  在威宁县迤那镇的苹果种植基地里,色泽诱人的苹果压弯了枝头,400多名工作人员正忙着采摘。随后,新鲜的苹果被迅速运往基地仓库。

  在分选车间,刚采摘下的苹果经过自动化清洗、分选和拍照测色等流程,被输送到不同包装平台。工人们熟练地进行分装,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目前,威宁县苹果挂果面积超过15万亩,有早、中、晚熟品种十余个,年产量约28万吨。

  河南新郑:万亩红枣丰收 蒸馍打枣野趣多



  眼下,河南郑州新郑市万亩红枣迎来丰收。当地依托红枣园打造丰富的文旅体验项目吸引大量游客互动体验。

  河南新郑市常年种植红枣‌6.5万亩‌,品种达80多个。在新郑孟庄镇一个400余亩的枣园内,游客穿梭其间,竞相体验打枣的乐趣。打枣力度要恰到好处,大了会损伤树枝,小了又不能将枣击落。

  结合红枣丰收季,枣园还打造了枣文化市集,市集上各种红枣制作的美食就有上百种。其中,枣花馍的各式造型让人目不睱接。在这个丰收季,当地还启动了夜游项目吸引游客。

  依托万亩红枣园,新郑市不断打造农文旅融合项目。引入枣乡音乐节、星空露营等项目,兼顾乡村野趣与文化体验,每年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

  河南临颍:改进种植技术 秋作物丰产丰收



  眼下,正值秋作物生长的关键阶段。在河南漯河临颍县,当地通过玉米密植和麦椒套种等,助力丰产丰收。

  在临颍县一处高标准示范田,这里的2200亩玉米田2025年实现了每亩8400株以上的高密度种植。按照当前的生长态势,亩产有望达到2500斤,平均每亩比2024年增产100公斤左右,每亩增收近800元。

  传统辣椒种植需要经历育苗、移栽等环节。2025年,当地经过技术改进,在1万余亩辣椒田实现了直播种植和“麦椒套种”方式,减少农药和用水量达30%以上,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每亩干辣椒产量也可稳定在800到1000斤左右,平均每亩地增收近3000元。

  记者从临颍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当地50.39万亩秋粮及经济作物长势总体平稳。

  云南会泽:70多万亩马铃薯采收 机械抢收提效率



  最近,云南会泽县70多万亩马铃薯迎来丰收。当地大力推广机械化采收,提高了采收效率。

  在火红乡冒沙井村马铃薯种植基地,合作社的大型收获机、整地机正穿梭在田间。随着机械设备的运行,成熟的马铃薯破土而出。一旁的工人们忙着分拣、装袋,把装好的马铃薯运送到路边等候的大车上。

  在马铃薯播种、采收的高峰时期,仅这个基地每天的用工量就达到100多人,每年合作社发放农民工工资达200多万元。

  当地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中,从品系、农技结合和机械化推广等方面进行打造和推广,及时派出农技人员指导农户,最大限度提升土地利用率。

  目前,会泽县72.5万亩马铃薯正在紧张采收。除销往四川、湖南等地外,还出口到越南、泰国等国家,外销马铃薯达110万吨,总产值达30亿元。

  重庆潼南:万亩佛手喜丰收 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近日,重庆潼南区的1.2万亩佛手迎来了采收期,种植户们抓紧时间采摘。这一特色产业让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在潼南区古溪镇的佛手种植基地,成熟的佛手果挂满枝头,20多名村民穿梭林间,熟练地进行采摘、背运、装车。

  据了解,佛手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是常用的中药材,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等功效。

  为提高佛手附加值,克服季节性销售难题,当地还引进了切片烘干设备,打造佛手片加工车间,日均加工能力达40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就在10月21日!来看“水火之约”

10月21日将迎水星合火星。当天日落后,水、火两星将“携手”出现在西南方低空,我国公众有机会看到水星、火星一明一暗“同框”的“星空约会”。  什么是“合”?“天文学上定义的‘合’指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或地心视黄经相同。”...

辽西山沟沟天上那个老爷儿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董立坤      秋阳天空上那个老爷儿,火辣辣的 ,把檐角的青苔晒出暖烘烘的潮气来,我总爱坐在门槛上边晒着老爷儿,边剥着玉米棒。竹筐里的玉米粒滚得沙沙响,像

【暖心警事】万荣公安:游客景区突发疾病 民警火速开道送医

    每日新闻网讯(万荣县飞云楼景区)10月6日万荣县飞云楼景区,一名外地游客突发疾病,情况十分危急。景区正在执勤的民警接到求助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拉响警笛亮起警灯,一路引领游客车辆赶往医院,为患...

万荣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国庆、中秋节前警示教育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万荣县司法局)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教育,强化矫正对象法治意识和纪律观念,确保国庆、中秋期间社会安全稳定,2025年9月29日,万荣县司法局组织全县16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节前警示教育活动。活动中,...

【交通安全百日行动】万荣公安交警进辖区开展“一盔一带”安全主题宣传

       每日新闻网讯(供稿:王 豆  编辑:贺资森  审核:李婉娜)为深入推进生命至上平安同行—“一盔一带”安全守护主题宣传活动,10月13日,万荣县公安...

践行绿色使命 服务绿色发展 国寿财险助力绿水青山成色更足

北宋画家王希孟用石青石颜料绘成的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用鲜艳的青绿色调,描绘出绿水青山的锦绣恢弘。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已走过了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

多方协同共建普惠新模式 中国人寿财险筑牢文旦种植“防风墙”

“我们最怕的就是台风,辛苦这么久眼看就要收成了,一场大风可能什么都没了,心里没底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农户们的共同心声。文旦作为浙江省玉环市特色农产品,是当地农户的重要经济来源,但热带气旋(台风)带来的大风灾害极易导致果...

直-20T性能有哪些变化?听驾驶员亲自为你讲解→

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昨天(16日)开幕。本届直博会参展参演直升机主要包括陆军直-10、直-19,直-20等主力机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款明星机型就是直-20T。  总台央视记者 李宁:直-20,大家应该都非常熟...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去世

当地时间17日,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在大分市一家医院去世,享年101岁。村山富市 资料图  村山富市1924年3月3日出生于大分市,1972年首次当选国会众议员,1994年出任日本首相,2000年退出政界。(总台记者 何欣...

端牢中国饭碗 共护大国粮仓——写在第45个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

  10月16日,我们迎来第45个世界粮食日。  粮安天下。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这背后有对错综复杂国际形势加剧全球粮食危机的忧虑,有对全球携手共护粮食安全的期许。  作为全球...

2025
09/09
14:43
浏览量: 64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从争论到共识:预制菜与中央厨房的理性解读

从争论到共识:预制菜与中央厨房的理性解读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