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关注民生 > 看似普通的小毛病,出现这些情况就要警惕!

看似普通的小毛病,出现这些情况就要警惕!

来源:科普中国 | 时间:2025-08-23 16:59:58 | 点击:769

牙疼咬咬牙、鼻塞擤擤鼻、咳嗽喝热水……这些小毛病,咱们平时忍忍确实能过去。但有些“小信号”可不是闹着玩的——它们可能是身体发出的“紧急代码”,拖久了要出大问题。

  比如牙疼总出血、鼻塞持续超过10天还头疼加重、咳嗽8周以上仍不见好、便秘超3天一次还严重依赖泻药……这些看似“不常见”的症状,背后可能藏着牙周炎诱发的血管病变、鼻窦炎引发的颅内感染、神经源性咳嗽或肠梗阻风险。

  会忍是生活的智慧,但更关键的是——学会分辨“能扛的小不适”和“不能等的危险信号”。别让“再等等”的侥幸,变成“来不及”的遗憾。

  今天,我们整理了6种常见小毛病的“危险信号”,当它们出现这些表现时,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1.牙疼

  牙疼这件事,很多人并不当回事,一颗牙隐隐作痛,觉得吃点止痛药忍几天也就过去了。即使牙龈反复肿胀、出血,或吃饭冷热酸痛,只要不影响工作生活,大多数人可能先选择“拖一拖再说”。

  但如果这种炎症长期存在,问题可能不止于一颗牙。一篇整合基础研究与临床证据、强调预防视角的口腔全身关联综述论文[1]指出,牙周炎、牙髓炎等口腔慢性感染会导致牙龈屏障结构受损,细菌可通过牙周组织进入血液系统,在全身“游走”。也就是说,刷牙时反复出血、牙根红肿,可能不仅仅是“局部问题”。研究[1]显示,口腔病原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系统性炎症密切相关,可能通过激活炎症通路、诱导内皮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

  另外看似小操作的拔牙,也隐藏着大风险。另一篇基于PRISMA指南撰写的拔牙术后并发症系统综述论文指出,拔牙术后并发症最常见的是术区感染、干槽症和术后持续疼痛,特别是在拔牙前已有牙周炎或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下,术后感染蔓延至深部组织的风险会显著升高[2]。这对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尤其危险,有可能引发拔牙创口感染、颌面部间隙感染,甚至引发全身败血症。

  所以,一颗牙痛也许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个重要的“全身信号”。

  出现以下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处理

  牙龈反复红肿出血;咀嚼时牙齿酸软、松动;长期口臭无法缓解;或存在基础疾病同时伴有牙周炎症。

  2.鼻塞

  鼻塞,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小毛病。一边鼻孔不通、讲话带鼻音、嗅觉迟钝,好像是“标配”。很多人对此熟视无睹,想着“拖几天总会好”。

  但问题在于,如果鼻塞持续超过10天,特别是伴有面部压痛、脓性鼻涕、头痛加重等症状,就不能再掉以轻心了。一篇聚焦慢性鼻窦炎颅内并发症识别与处理的典型病例论文[3]指出,这可能是急性鼻窦炎的表现,而不是简单的感冒。

  此外,一篇分析鼻窦炎相关颅内并发症类型与手术预后的病例系列研究论文[4]总结了多例类似病例:一旦感染未及时处理,可能通过筛窦或额窦向颅内蔓延,引发脑膜炎、硬膜下积液、脑脓肿,甚至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4]这类颅内并发症常表现不典型,如发热、头痛、嗜睡等,易被误判。研究显示,患者从症状出现到确诊脑部感染的平均时间约为8天。[4]

  出现以下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处理

  鼻塞超过10天未缓解,伴有持续性高热、剧烈头痛、眼眶红肿、嗅觉完全丧失、甚至意识模糊、颈项强直或癫痫发作,应立即就医。别让鼻腔的“小堵塞”,最终演变为颅内的“大灾难”。

  3.慢性咳嗽

  咳嗽在生活中太常见了,尤其季节交替或感冒后,轻微干咳几声,很多人都不会太在意。有人说是“天气太干”,有人觉得是“火气大”。于是含片、止咳膏一吃,拖着就过。

  但《中国成人慢性咳嗽诊治指南(2021)》指出,咳嗽超过3周应引起重视,超过8周即构成慢性咳嗽。[5]

  更重要的是,许多“久咳不愈”的患者,并非因肺部感染,而是患上了“咳嗽高敏综合征”。根据《欧洲呼吸评论》上的综述指出,这是一种以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为特征的慢性病,患者在接触冷空气、说话和特殊气味时都会咳嗽,影像检查却常常正常。[6]

  出现以下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处理

  如果你咳嗽持续8周以上、对常规药物无效,或咳至胸痛、咳晕、影响生活,应及时就诊呼吸专科,排查是否属于神经源性咳嗽。别让“火气大”的误解,掩盖了真正的病根。

  4.长期便秘

  很多人经历过便秘:排便费力、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尤其换季、饮食不规律时,大家会说“多喝水、多吃蔬菜就好”。

  但慢性便秘可不是小事。一篇探讨诊断延迟、低风险感知与慢性便秘转归的国际临床综述论文[7]指出,它可能引发肛裂、痔疮、结肠憩室、直肠脱垂,甚至因粪便嵌塞造成肠梗阻、肠穿孔、继发感染,在老年人中尤其危险。

  长期便秘还可能加重代谢紊乱、诱发焦虑、影响睡眠,而公众就诊率依然偏低。文献显示,部分地区患病率高达22%,但就诊率不到1/3。[7]

  出现以下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处理

  如果你排便超过3天一次、粪便干硬、需用力、总有排不净感、严重依赖泻药,就不应再“扛着”。肠道发出的信号,有时不是发脾气,而是“求救”。

  5.流感

  很多人对“感冒”和“流感”分不清。轻微发烧、咳嗽、乏力,就当作是“感冒厉害点”。但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来势更猛,风险更大。

  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实践指南提示,它通常表现为高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还伴咽痛、咳嗽;严重时,流感病毒会攻击肺部、心肌、脑组织,引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甚至多器官衰竭。[8]流感不是小事,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高危人群(如65岁以上老人、5岁以下儿童、孕妇、慢病患者)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研究显示,在部分流感季节,65岁以上老年人群占重症流感住院患者的70%以上。[8]

  出现以下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处理

  如果你高热不退超48小时,伴有呼吸困难、胸闷、意识模糊、基础病加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这不是“重一点的感冒”,而是流感病毒正在进攻全身。

  6.喉咙痛

  嗓子痛,是最常见的病之一。很多人以为是扁桃体发炎、嗓子“上火”,过几天就好了。但如果你高烧不退,说话变得含糊不清,吞咽困难,甚至口水控制不住地流出来——可能不是一般的咽炎,而是急性会厌炎。

  会厌是气管口上的一道“门”,正常情况下保护我们不呛咳。若发生感染,会厌短时间内高度水肿,迅速压迫气道。一篇总结了会厌炎流行趋势、鉴别诊断与气道管理策略的综述性论文指出,急性会厌炎起病急,进展快,可在短时间内引发气道完全阻塞,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9]成人会厌炎死亡率可达7%。

  出现以下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处理

  典型表现包括:突发高热、剧烈咽痛、声音改变、吞咽困难、流涎、呼吸困难、坐立不安。[9]

  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切勿平卧或自行查看喉咙,以免刺激喉头水肿加重。

  这些被我们轻视的小毛病,有时候却像“健康的冰山一角”,下面藏着意想不到的风险。并非要让大家“草木皆兵”,而是希望大家能及时分辨出危险信号并就医。

  健康的底线,不是靠忍,而是靠判断。别让小毛病拖成大麻烦。

  参考文献

  [1]Meurman JH, Bascones-Martinez A. Oral infections and systemic health – more than just links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Oral Health Prev Dent. 2021;19:441–448.

  [2]Herrera-Barraza V, Arroyo-Larrondo S, Fernández-Córdova M, et al. Complications post simple exodo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Dent Med Probl. 2022;59(4):593–601.

  [3]Hong P, Pereyra CA, Guo U, et al. Evaluating complications of chronic sinusitis. Case Rep Emerg Med. 2017;2017:874.

  [4]Germiller JA, Monin DL, Sparano AM, et al. Intracranial complications of sinusiti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d their outcomes.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6;132(9):969–976.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2,45(01):13-46.

  [6]Morice A, Dicpinigaitis P, McGarvey L, et al. Chronic cough: new insights and future prospects. Eur Respir Rev. 2021;30(162):210127.

  [7]Talley NJ, Lasch KL, Baum CL. A gap in our understanding: chronic constipation and its comorbid conditions.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9;7(1):9-19.

  [8]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inical Management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When Influenza Virus Is Suspected: 2021 Update.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Licence: CC BY-NC-SA 3.0 IGO.

  [9]Abdallah C. Acute epiglottitis: Trend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Saudi J Anaesth. 2012;6(3):273–279.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就在10月21日!来看“水火之约”

10月21日将迎水星合火星。当天日落后,水、火两星将“携手”出现在西南方低空,我国公众有机会看到水星、火星一明一暗“同框”的“星空约会”。  什么是“合”?“天文学上定义的‘合’指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或地心视黄经相同。”...

辽西山沟沟天上那个老爷儿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董立坤      秋阳天空上那个老爷儿,火辣辣的 ,把檐角的青苔晒出暖烘烘的潮气来,我总爱坐在门槛上边晒着老爷儿,边剥着玉米棒。竹筐里的玉米粒滚得沙沙响,像

【暖心警事】万荣公安:游客景区突发疾病 民警火速开道送医

    每日新闻网讯(万荣县飞云楼景区)10月6日万荣县飞云楼景区,一名外地游客突发疾病,情况十分危急。景区正在执勤的民警接到求助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拉响警笛亮起警灯,一路引领游客车辆赶往医院,为患...

万荣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国庆、中秋节前警示教育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万荣县司法局)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教育,强化矫正对象法治意识和纪律观念,确保国庆、中秋期间社会安全稳定,2025年9月29日,万荣县司法局组织全县16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节前警示教育活动。活动中,...

【交通安全百日行动】万荣公安交警进辖区开展“一盔一带”安全主题宣传

       每日新闻网讯(供稿:王 豆  编辑:贺资森  审核:李婉娜)为深入推进生命至上平安同行—“一盔一带”安全守护主题宣传活动,10月13日,万荣县公安...

践行绿色使命 服务绿色发展 国寿财险助力绿水青山成色更足

北宋画家王希孟用石青石颜料绘成的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用鲜艳的青绿色调,描绘出绿水青山的锦绣恢弘。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已走过了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

多方协同共建普惠新模式 中国人寿财险筑牢文旦种植“防风墙”

“我们最怕的就是台风,辛苦这么久眼看就要收成了,一场大风可能什么都没了,心里没底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农户们的共同心声。文旦作为浙江省玉环市特色农产品,是当地农户的重要经济来源,但热带气旋(台风)带来的大风灾害极易导致果...

直-20T性能有哪些变化?听驾驶员亲自为你讲解→

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昨天(16日)开幕。本届直博会参展参演直升机主要包括陆军直-10、直-19,直-20等主力机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款明星机型就是直-20T。  总台央视记者 李宁:直-20,大家应该都非常熟...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去世

当地时间17日,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在大分市一家医院去世,享年101岁。村山富市 资料图  村山富市1924年3月3日出生于大分市,1972年首次当选国会众议员,1994年出任日本首相,2000年退出政界。(总台记者 何欣...

端牢中国饭碗 共护大国粮仓——写在第45个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

  10月16日,我们迎来第45个世界粮食日。  粮安天下。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这背后有对错综复杂国际形势加剧全球粮食危机的忧虑,有对全球携手共护粮食安全的期许。  作为全球...

2025
08/23
16:59
浏览量: 76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从争论到共识:预制菜与中央厨房的理性解读

从争论到共识:预制菜与中央厨房的理性解读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