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关注民生 >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磅礴力量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磅礴力量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5-08-23 16:57:57 | 点击:701

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在天津举行。这是中国时隔7年再次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也是中方今年最重要的元首外交和主场外交活动之一。习近平主席将同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共商未来发展合作大计,共同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更好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促进各国发展繁荣。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上合组织天津峰会肩负重要使命:以一届友好、团结、成果丰硕的峰会,引领上合组织看准方向、坚定信心,高效行动、更有作为。此次峰会将推动上合组织迈入更加团结、更重协作、更富活力、更有作为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磅礴力量。

  弘扬“上海精神” 引领发展方向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4年来,始终秉持‘上海精神’,不断成熟壮大,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成员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各领域合作结出硕果,成功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各方需求的区域合作道路,树立起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7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集体会见来华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的各国外长和常设机构负责人时指出。

  从最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壮大至如今的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成立于世纪之交的上合组织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契合各方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激荡的百年变局下,这个人口约占世界一半、经济总量约占全球1/4的国际组织,合作画卷更加精细,行动方向更加清晰,前进步履更加有力。

  “实践表明,‘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生命力所在,更是上海合作组织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遵循。过去我们践行‘上海精神’取得巨大成功,未来我们还要秉持‘上海精神’一路前行。”回望来时路,眺望前行路,习近平主席明确“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20字的“上海精神”言高旨远,既概括了成员国在长期友好交往中形成的合作理念,也阐明了这一新型国际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的初心,也是新型国际关系应有的模样。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出席历次上合组织峰会,以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不断丰富和完善“上海精神”的时代内涵——

  7年前的黄海之滨,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提出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被写入青岛宣言,成为上合组织重要的政治共识和努力目标。

  近3年前的古丝绸之路重镇撒马尔罕,习近平主席总结上合组织的成功经验——坚持政治互信、坚持互利合作、坚持平等相待、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公平正义,为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新型区域合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公正发展指明方向。

  1年前的阿斯塔纳,习近平主席强调要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始终秉持“上海精神”,坚定不移走契合本国国情、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道路,共同建设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的上海合作组织家园,为携手擘画上合组织发展新蓝图贡献中国智慧。

  “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上合组织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和主张,为上合组织国家实现共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上合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如是评价。

  理念指引行动。中国始终将上合组织作为周边外交优先事项,推动上合组织发展壮大。

  去年7月,中国正式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以“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为口号,中国实施完成100多项主席国活动,推动上合组织在组织机构、议事规则、国际合作等各方面改革创新,积极开展政党、媒体、智库交流对话,上合组织全方位合作更富成效、发展动力更加充足、机制建设更加完备,各方迈出共同建设上合组织美好家园的坚实步伐。

  “中国愿同各成员国一道,以今年天津峰会为契机,做实做强上海合作组织,展现新发展、新突破、新气象。”习近平主席向各方发出盛情邀约。

  共商共建共享  回应人民期待

  精神之树,必植根于实践的沃土。

  从安全与经济合作“双轮驱动”,到卫生健康、安全、发展、人文“四个共同体”多轨并行,再到向着建设“五个共同家园”的未来笃定前行……24年来,上合组织高擎“上海精神”的火炬,坚持做深化合作的行动派,回应人民对和平安宁生活、富足美满生活、丰富精神生活的期待。

  安全合作是优先方向——

  上合组织因安全之需而生,更因安全之基而兴,在打击“三股势力”,深化禁毒、边防合作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为实现周边国家和平相处发挥建设性作用。

  从倡导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到推动构建安全共同体,再到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上合组织持续丰富安全合作理念内涵。定期召开国防部长会议、常态化开展“和平使命”系列联合反恐演习、深化成员国军队人员交流……以“行动”为笔,以“团结”为墨,上合组织完善应对安全威胁和挑战的机制,积极与联合国、东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合作,书写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新篇章。

  合作发展是强劲动力——

  一列列货运班列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驶出,将上合组织国家紧密相连。7年来,这片由习近平主席宣布支持建设的示范区,已开通直达上合组织成员国20多个城市的跨境班列,成为地区重要的物流新枢纽,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关键“出海口”。

  在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培养符合哈萨克斯坦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人才;在塔吉克斯坦,中塔合作的数字医疗平台让偏远地区民众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在白俄罗斯,中白“巨石”工业园知名度日益提升;在阿塞拜疆,中国新能源汽车成为绿色出行新选择……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通过对接本国发展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等合作倡议,践行全球发展倡议,上合组织成员国朝着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互惠互利,大道同行。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民心相通是温暖底色——

  今年4月,来自“上合组织大家庭”的各国青少年在北京共同种下友谊之树,一株株幼苗扎根沃土,一颗颗心紧密相连。

  哈萨克斯坦青年托米里斯·叶尔希贝克参与过多项上合组织青年交流项目,足迹遍布中国近50个城市。“这是一段充满发现与收获的旅程,各成员国分享发展经验、推动青年友好交往,夯实各国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叶尔希贝克说。

  民齐者强。上海合作组织的未来,最终掌握在本组织各国人民手中。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上合组织各成员国互派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媒体、扶贫等领域合作丰富多彩,人员往来便利化措施落地见效,各国民众面对面交流更频繁,彼此的获得感、认同感持续增强。上合组织人文交流之路越走越宽,不断夯实组织长远发展的民意基础。

  践行多边主义  担当时代使命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合组织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对世界至关重要。

  上合组织诞生于冷战阴霾未散的背景下,被寄予弥合分歧、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厚望。24年来,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全球治理体系加速重塑。上合组织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坚定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成长为促进全球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

  上合组织的每一步前行,都是对和平与发展命题的坚定回答,对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历史之问的深刻回应。在当前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世界分裂和对抗的危险加剧的背景下,上合组织肩负着更大的时代使命。

  当轮值主席国的接力棒再次传到中国手中,如何将上合组织打造成为成员国实现共同繁荣振兴的可靠依托,如何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如何担当时代使命,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笃行者,中国被寄予厚望。

  “坚决反对霸权霸道霸凌,让世界多极化更加平等有序;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让经济全球化更加普惠包容;团结引领全球南方,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磅礴力量。”习近平主席指明方向。

  去年7月,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发出关于各国团结共促世界公正、和睦、发展的倡议,强调上合组织坚定致力于发挥联合国的中心协调作用,支持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建立一个更具代表性、更加公正民主的多极世界体系,决心通过多边合作为巩固和平、安全、稳定作出共同努力。

  面对贸易保护主义逆流,上合组织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坚持区域融合发展方向,不断激发多边合作动力。中方将2025年确定为“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各国发展战略和地区合作倡议对接,为地区国家推进现代化提供助力。

  去年7月,白俄罗斯作为成员国正式加入上合组织。越来越多国家申请加入“上合组织大家庭”。在全球南方国家群体性崛起、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呼声日益强烈的当下,上合组织的同路人越来越多,将不断汇聚更大范围的国际共识,推动完善全球治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审视时代发展大势,上合组织将继续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多边合作的新平台、新模式,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以历史智慧为鉴,以命运与共为约,以“上海精神”为指引,坚守团结初心,上合组织国家领导人将在渤海之滨、海河之津,共同擘画上合组织发展新蓝图,共护地区安宁,共促繁荣振兴,携手开创地区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3日 01 版)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就在10月21日!来看“水火之约”

10月21日将迎水星合火星。当天日落后,水、火两星将“携手”出现在西南方低空,我国公众有机会看到水星、火星一明一暗“同框”的“星空约会”。  什么是“合”?“天文学上定义的‘合’指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或地心视黄经相同。”...

辽西山沟沟天上那个老爷儿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董立坤      秋阳天空上那个老爷儿,火辣辣的 ,把檐角的青苔晒出暖烘烘的潮气来,我总爱坐在门槛上边晒着老爷儿,边剥着玉米棒。竹筐里的玉米粒滚得沙沙响,像

【暖心警事】万荣公安:游客景区突发疾病 民警火速开道送医

    每日新闻网讯(万荣县飞云楼景区)10月6日万荣县飞云楼景区,一名外地游客突发疾病,情况十分危急。景区正在执勤的民警接到求助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拉响警笛亮起警灯,一路引领游客车辆赶往医院,为患...

万荣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国庆、中秋节前警示教育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万荣县司法局)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教育,强化矫正对象法治意识和纪律观念,确保国庆、中秋期间社会安全稳定,2025年9月29日,万荣县司法局组织全县16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节前警示教育活动。活动中,...

【交通安全百日行动】万荣公安交警进辖区开展“一盔一带”安全主题宣传

       每日新闻网讯(供稿:王 豆  编辑:贺资森  审核:李婉娜)为深入推进生命至上平安同行—“一盔一带”安全守护主题宣传活动,10月13日,万荣县公安...

践行绿色使命 服务绿色发展 国寿财险助力绿水青山成色更足

北宋画家王希孟用石青石颜料绘成的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用鲜艳的青绿色调,描绘出绿水青山的锦绣恢弘。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已走过了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

多方协同共建普惠新模式 中国人寿财险筑牢文旦种植“防风墙”

“我们最怕的就是台风,辛苦这么久眼看就要收成了,一场大风可能什么都没了,心里没底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农户们的共同心声。文旦作为浙江省玉环市特色农产品,是当地农户的重要经济来源,但热带气旋(台风)带来的大风灾害极易导致果...

直-20T性能有哪些变化?听驾驶员亲自为你讲解→

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昨天(16日)开幕。本届直博会参展参演直升机主要包括陆军直-10、直-19,直-20等主力机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款明星机型就是直-20T。  总台央视记者 李宁:直-20,大家应该都非常熟...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去世

当地时间17日,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在大分市一家医院去世,享年101岁。村山富市 资料图  村山富市1924年3月3日出生于大分市,1972年首次当选国会众议员,1994年出任日本首相,2000年退出政界。(总台记者 何欣...

端牢中国饭碗 共护大国粮仓——写在第45个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

  10月16日,我们迎来第45个世界粮食日。  粮安天下。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这背后有对错综复杂国际形势加剧全球粮食危机的忧虑,有对全球携手共护粮食安全的期许。  作为全球...

2025
08/23
16:57
浏览量: 70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从争论到共识:预制菜与中央厨房的理性解读

从争论到共识:预制菜与中央厨房的理性解读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