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14:50 山东
每日新闻网讯(莱山社会工作)为顺应数字化时代新就业群体服务需求,深化“专业社工引领、志愿服务支撑”的基层治理模式,福地隆城社区书记、第四届烟台和谐使者梁美霞以“幸福骑手 共驻福地”为服务品牌,创新推出氛围友好、服务友好、治理友好的“友好三重奏”,通过社工专业赋能与志愿服务精准落地,让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从城市“奔波者”变身社区“共治者”,绘就基层治理双向赋能的暖心图景。 氛围友好: 社工领航,资源整合构建温暖共识 梁美霞带领社区专业社工团队发挥枢纽作用,以需求为导向搭建“友好单元联盟”,通过实地走访72名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梳理出配送效率、生活补给、权益保障等6大需求清单。社工牵头联动物业、超意兴等17家商户、老年活动中心等社会力量,形成资源整合矩阵。为骑手开辟小区绿色通道,设置24小时服务专窗,通过“友好导航地图”精准标注12类实用信息,使平均配送时间缩短20%;联合商户设立“小哥补给站”,提供休息区、免费饮水及免费汤粥,累计开展“端午送香粽”“冬日暖心包”等12场关爱活动,覆盖60余人次。社工团队主导策划《新就业群体友好公约》,通过文明倡导会、商户联席会等形式推动“多一声感谢少一点抱怨”的共识落地,用专业力量筑牢友好氛围基石。 志愿聚力,精准供给打造暖心港湾 在专业社工的培训与组织下,社区志愿服务队化身新就业群体的“贴心管家”。200平方米新党群服务中心内,志愿者轮值驻守休息驿站、党建书吧等7大功能区,累计为骑手提供充电热饭、雨具借用等“微服务”300余人次;社工培育的“红色骑手志愿队”定期开展“配送安全培训”“红色知识微课堂”,结合职业特点设计交通安全、反诈宣传等定制化课程10余场。针对骑手家庭需求,志愿者团队开设“暑期学堂”,解决27个家庭“小候鸟”看护难题;联合老年活动中心每周提供20个免费头部理疗名额,用“生活配套+成长赋能”的志愿服务组合拳,让骑手群体在社区找到“第二个家”。 治理友好: 协同共治,志愿赋能激活治理末梢 专业社工将新就业群体的“流动探头”优势转化为治理动能,通过制定“发现-响应-处理-反馈”闭环机制,引导骑手志愿者化身基层治理“多面手”。在“随手拍”专项行动中,骑手志愿者利用配送间隙反馈小区消防通道占用、公共设施损坏等安全隐患42条,有效线索办结率达95%;社工组织开展“骑手议事会”,邀请志愿者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安全巡查等治理议题讨论,推动12项民生问题整改。如今,骑手志愿者既是社情民意的“信息员”、全民反诈的“宣传员”,更是安全隐患的“排查员”,通过社工专业指导与志愿行动结合,实现职业优势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让“奔波的身影”成为基层治理的鲜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