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关注民生 > 初心如磐扎根雪域高原 奋楫笃行勇当乡村先锋

初心如磐扎根雪域高原 奋楫笃行勇当乡村先锋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01 17:34:22 | 点击:478

2024年11月,王珊珊(右)慰问结对帮扶户。受访者供图

西藏拉萨,平均海拔3650米,高山、雪峰和广袤的荒原构成了这片神奇土地的主体。高原上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在这里诞生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产生了以“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而在新时代,就在同一片土壤上,绽放了一朵践行“老西藏精神”、不畏风雪的格桑花,她的根早已深深植入这片神秘广袤的土地,与岩石、砂砾融为一体。她就是荣获“西藏自治区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拉萨市公务员三等功”的拉萨市达孜区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王珊珊。

从山东聊城到西藏拉萨,从一名普通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中坚力量,她把青春与责任投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她的故事,是千千万万基层工作者的缩影,是新时代青年奉献与担当的生动写照。

王珊珊出生于山东聊城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她的童年记忆里,父母一直在田间辛勤劳作,用汗水和奋斗支撑起这个家。父母时常和她讲述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希望,从那时候起,对土地深沉的爱就在她内心深处埋下了种子。

2012年,王珊珊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就读于公共管理专业。农大的校训是“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将人民、民生放在第一位。她说:“我是农民的孩子,对基层对农村有着很深的感情。”在王珊珊的老家聊城有一位“领导干部的楷模”,他就是“民族团结的典范”孔繁森。“‘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这是孔繁森写的诗句。他把自己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西藏,献给了党的事业,这深深激励着我,我也想用脚步去丈量这片土地。”王珊珊说。

2016年临近毕业时,面向北京高校毕业生招录西藏基层乡镇工作人员的消息传来时,王珊珊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带着对家国的责任与对父辈辛勤劳作的感悟,王珊珊踏上了前往西藏的征程。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从江北水城到雪域高原,不仅仅是海拔的登高,还有人生的远望。

刚到拉萨的时候,王珊珊感觉一切都很新奇,同时也带着人生地不熟的不安,还有由在校学生转变为基层工作人员的紧张感。但在拉萨市委组织部的培训和帮助下,她很快就适应了角色的转换。她先后在达孜区邦堆乡政府、达孜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工作。凭借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与过硬的工作能力,她赢得了领导、同事和群众的一致认可。现在,她担任拉萨市达孜区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一职,主要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农村产权、农村资产确权等工作。“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和责任一下子重了。”

在藏区多年的工作中,王珊珊也曾面临一些难点,比如“人畜分离”这项西藏特有的专项工作。受藏区传统观念及生活习惯的影响,人与牲畜不同程度地在同一区域内生活、同一通道中通行,农牧区卫生状况堪忧。“人畜分离”是为进一步改善农牧区人居环境,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开展的。在推动“人畜分离”项目时,面临的难点主要还是当地农牧民的思想转变。对他们而言,牦牛是家庭最为重要的财产,尤其小牛犊,是很珍贵的,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它们。建好牛棚、隔离墙、隔离门之后,他们还是会把小牛犊牵出来,拴在院门口晒太阳,和人混居在一起。

为此,王珊珊发动乡、村两级力量,带领乡村振兴专干、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等进行入户宣传,一对一地做思想工作。在她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政策,乡村卫生状况逐步改善。

王珊珊还负责起草脱贫攻坚相关文件,推动相关政策落实。对于确保政策精准落地,她有非常清晰的工作思路,要读懂政策,吃透标准,细化责任,落实任务,强化督导检查和总结提升。

目前,她所在的达孜区已实现了“零返贫”的目标。自2018年脱贫摘帽以来,达孜区无一户无一人返贫、致贫。今年年底,达孜区建档立卡脱贫户1759户7000人,人均纯收入达到29503.33元,增速27.60%,实现8年连增。

除了是一名扎根西藏的基层干部,王珊珊还是一名军嫂,这让她更加坚定了扎根雪域高原、深入边疆基层、服务农牧民的信心与决心。今年4月,她的丈夫从阿里地区调入拉萨市工作,两人才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状态。现在,王珊珊和丈夫分别在两个城区工作,属于典型的“周末夫妻”。尽管如此,她始终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尤其是丈夫对她工作的支持,成了她的力量来源。“每一次相见,我都会更加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时光,因为我知道,这份支持让我能更加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

今年12月,王珊珊获得了2023-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这份沉甸甸的国家级荣誉让她倍感荣幸。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的毕业生,王珊珊深深感受到母校对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关怀与支持。“农大从来都不只是培养人才,她还引导我们如何选择正确的路,并始终支持我们走下去。老师和校友们听我讲工作中的困难和日常,给了我很多实用的建议,让我感觉即使在高原,也并不孤单。”王珊珊说,正是这份来自母校的关心和鼓励,让她在雪域高原的工作中,更加坚定了初心与信念。

王珊珊曾在母校举行的2022年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宣讲活动启动仪式中进行线上宣讲,分享自己在西藏的工作生活感悟。“基层工作虽辛苦,但辛苦中充满了意义。只有投身基层,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充实。”她说。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基层就业,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王珊珊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她还会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深耕,继续为“三农”工作贡献自己更多的力量。她期待自己扎根的这片土壤上花团锦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早日实现,为西藏的乡村带来更繁荣、更幸福的明天。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紫凌 记者 潘倩倩

责任编辑:朱浩天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4.2万件生活类物资,支持广西!

央视网消息:据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拨中央救灾物资,协调基金会援助生活类物资支持广西进一步做好救灾救助工作。10月24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湖北省公安县斗湖堤市场监管所:落实幼儿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让“小饭桌”成为“放心桌”

每日新闻网讯(彭军)为切实保障在园幼儿饮食安全,公安县斗湖堤市场监管所对辖区内幼儿园食品安全实施精准监管,通过“一看、二陪、三落实”工作方法,全面压实幼儿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守护幼儿“舌尖上的安全”。据悉,该所把“小厨房...

卢浮宫劫案之后 法国另一家博物馆失窃

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发生抢劫案后不久,法国另一家小型博物馆失窃,约2000枚金币和银币不翼而飞。事发后该博物馆暂时关闭。  失窃的是位于该国东北部上马恩省朗格勒市的启蒙运动博物馆。馆内收藏有18世纪的手稿、信件和历史文物等...

大国五年丨“十四五”,改变你我生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四五”这五年,群众出行出游更加便捷、医疗养老更有保障、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的成果,正在实打实地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各地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前不久,上海将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静安区等8个重点区域和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增设...

烟台高新消防靶向施策筑牢小型餐饮场所 消防安全“防火墙”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于娇娇)为深刻吸取近年来小型餐饮场所火灾事故教训,坚决防范和遏制群死群伤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连日来,烟台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周密部署、精准发力,在全区...

烟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持续开展酒醉驾专项整治行动

       每日新闻网讯; 吕本政 宋先媛  为持续保持对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严管态势,全力压降因酒醉驾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0月20日夜间至次日凌晨

新时代“实”字说

一段只有100多字的话,“实”字出现了10次:“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笃实好学,尊重实际,不违背规律,不盲目蛮干;要求真务实...

西海固的秋天

  吴忠市红寺堡区周新村村民在晾晒黄花菜。  谭佳亮摄(人民视觉)  吴忠市红寺堡区扬水管理处红三泵站。  红寺堡区委宣传部供图  固原市西吉县万亩梯田秋日风景。  郭小立摄(人民视觉)  宁夏西海固的秋天,打翻了大地的...

新台阶、新提升、新突破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稳健前行取得瞩目成就

央视网消息:记者10月20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阔征程上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跃上新台阶。“十四...

2025
01/01
17:34
浏览量: 47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从争论到共识:预制菜与中央厨房的理性解读

从争论到共识:预制菜与中央厨房的理性解读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