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关注民生 > AI时代,我们如何读大学

AI时代,我们如何读大学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06 13:13:37 | 点击:494

教育部印发的高校专业调整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冲击下,一批高校专业面临转型,甚至成为“濒危”专业。AI时代,高校如何完善学科建设、推动专业长远发展?教师如何用好AI工具,让教学契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学生利用AI辅助学习,又当遵循怎样的原则?只有精准把握技术变革的趋势,高等教育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拥抱未来。

——————————

今年诺贝尔奖结果公布,人工智能被认为是“大赢家”。因为2024年诺贝尔三大科学奖项中,两大奖项与人工智能研究相关,先是物理学奖颁给了曾获图灵奖的机器学习先驱,紧接着化学奖也将一半颁给了“程序员”。这或许会成为一个标志——人类的理性时代迎来了“AI+”。在今后的学术探索中对AI的依赖不断加深,很可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这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挑战:AI时代,我们如何上大学?

不少学者对人工智能具有强烈的拥抱热情。这一类“技术乐观派”认为,AI是重要的科研助手,有助于我们继续航行于探索的“深水区”。一些学者很直白地表示:必须将AI训练为出色而高效的学术助理,让它分析大量数据,从而增加论文产出的效率。比如,一些样本量众多的量化研究,就非常需要AI来进行统计,有些AI甚至能够自行展开分析。有一次,我的一位学生在短时间之内交出了一份非常优异的作业,我差点以为发现了某位被埋没的学术天才,一问才知道他是借助了AI的力量。

但是,机遇与风险并存。AI那里似乎有无穷宝藏,但也可能存在着某种陷阱。当代大学是理性主义的产物,是研究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教研场所。但“AI+”的植入,意味着“理性主义”这个前提发生了动摇。当摸一下手机,就有大量的知识扑面而来,就算现场查阅问题,可能也花不了几秒钟,有人就会疑惑:人是否已经不需要学习那么多知识了?甚至有人表示:就算是小学生,也能在AI的帮助下完成一篇本科毕业论文。

我已经意识到:AI浪潮崛起的时候,可能会导致人文精神和理性主义被强烈冲击。试想这样的场景:在做一个科研项目时,人离不开AI,但AI却能离开人,在无人指示的时候,AI可以自动完成一系列科研实验。此时,人在理性探索中的意义就被消解了。这时,AI到底是学术助理,还是成为了科研的主体?这一点恐怕谁都不能保证。不同于其他工具,AI有能力削弱人的主体性。当人类放弃自己的思考、深度依赖AI时,就意味着理性价值将被大大削弱。

帕斯卡曾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读大学,归根结底还是要学习思想,培养自由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学之使命,重点还是在人的培养,让人类这个“万物之灵”能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卓越。人可以通过AI看到更大的世界、探究到自然的奥妙。换句话说,理想情况下,AI能够帮助人类拓宽理性的边界,而不是让人类放弃理性。如果AI的使用反而让人类变得脆弱,让人文精神和理性之光黯淡,那就意味着大学的衰败。

AI是不是永远都是人类的助手?这种看法难免有点“短视”。总有科学家提醒我们,AI的自主意识已经不遥远,它已经逐步具备“生命”的特征。虽然它不是传统的碳基生命,但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与思考能力。也许我们今天对AI的追逐,某种程度上是在呼唤一个未来新物种。届时,面对AI可能带来的风险,我们是否有能力捍卫自身?

因此,在AI时代读大学,无疑不能忽视AI的存在。一方面是要了解AI前沿科技,对它的机理、应用与边界要有一定的认知;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读大学的过程武装自身,加强我们的理性分析能力,获取更多经验与知识,捍卫人类的主体性和理性价值。

大学的求知,总体来说还是强化自身的过程,而不是不断加深对AI的依附。对此,有一句经典的话值得重申——科技以人为本。一旦失去价值准绳,科技有可能会站在人类利益的对立面。届时,人类可能会怀念那个诗意栖居的美好过去。

马立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蒋宇骏】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卢浮宫劫案之后 法国另一家博物馆失窃

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发生抢劫案后不久,法国另一家小型博物馆失窃,约2000枚金币和银币不翼而飞。事发后该博物馆暂时关闭。  失窃的是位于该国东北部上马恩省朗格勒市的启蒙运动博物馆。馆内收藏有18世纪的手稿、信件和历史文物等...

大国五年丨“十四五”,改变你我生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四五”这五年,群众出行出游更加便捷、医疗养老更有保障、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的成果,正在实打实地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各地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前不久,上海将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静安区等8个重点区域和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增设...

烟台高新消防靶向施策筑牢小型餐饮场所 消防安全“防火墙”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于娇娇)为深刻吸取近年来小型餐饮场所火灾事故教训,坚决防范和遏制群死群伤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连日来,烟台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周密部署、精准发力,在全区...

烟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持续开展酒醉驾专项整治行动

       每日新闻网讯; 吕本政 宋先媛  为持续保持对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严管态势,全力压降因酒醉驾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0月20日夜间至次日凌晨

新时代“实”字说

一段只有100多字的话,“实”字出现了10次:“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笃实好学,尊重实际,不违背规律,不盲目蛮干;要求真务实...

西海固的秋天

  吴忠市红寺堡区周新村村民在晾晒黄花菜。  谭佳亮摄(人民视觉)  吴忠市红寺堡区扬水管理处红三泵站。  红寺堡区委宣传部供图  固原市西吉县万亩梯田秋日风景。  郭小立摄(人民视觉)  宁夏西海固的秋天,打翻了大地的...

新台阶、新提升、新突破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稳健前行取得瞩目成就

央视网消息:记者10月20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阔征程上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跃上新台阶。“十四...

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100余件4400余人

央视网消息: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消息,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高发,检察机关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不断加大打击犯罪力度,强化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维护网络空间清朗和社会安全稳定。2025年前三季度...

就在10月21日!来看“水火之约”

10月21日将迎水星合火星。当天日落后,水、火两星将“携手”出现在西南方低空,我国公众有机会看到水星、火星一明一暗“同框”的“星空约会”。  什么是“合”?“天文学上定义的‘合’指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或地心视黄经相同。”...

2024
11/06
13:13
蒋宇骏
浏览量: 49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从争论到共识:预制菜与中央厨房的理性解读

从争论到共识:预制菜与中央厨房的理性解读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