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关注民生 > 能动履职,只为民生底线的司法守护

能动履职,只为民生底线的司法守护

来源:人民法院报 | 时间:2024-07-11 12:18:31 | 点击:4391

穿梭在大街小巷,载着食客满满的期待,胜诉后的小蒙知道自己再也不会“被个体户”了。

今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判断外卖小哥等与平台企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让“2021年度中国社会法十大影响力事例”之一的“新业态劳动者被个体户案”再次引起关注。这一案件,为司法实践回应新型用工模式中的新问题提供了生动范本。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事关”道出对就业工作的深切牵挂。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离不开法治的力量。

为政之道,民生为要。最高法始终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关心关注就业问题,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紧密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加强司法保障——

化解涉就业纠纷 畅通职工维权渠道

今年春节,小阳一家过得格外踏实。

然而就在一个多月前,小阳和工友们还在为被拖欠的劳务费四处奔走。

湖北的深冬,温度逐渐走低。为追回劳务费,小阳和10名工友多次讨要,不得已于1月23日来到湖北省英山县人民法院起诉。

当天,英山法院立案庭开启“绿色通道”当场立案,并迅速分流至速裁团队。下午,经过速裁法官的组织协调和释法析理,这11起劳务合同纠纷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成功达成调解协议。

欠薪,社会治理的一大顽疾。国务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施行4年来,最高法切实落实这一条例,推动各级法院充分发挥简易程序和小额速裁机制功能,降低诉讼成本,快审快结,全面提升欠薪案件审判质效。

为确保“真金白银”落到劳动者的口袋里,最高法加大涉欠薪案件执行工作力度,推进各级法院畅通“绿色通道”,充分运用“总对总”“点对点”查控系统,强化线上线下财产调查工作,进一步推进交叉执行,有效防止权力、关系、人情干扰,遏制滥用执行权乃至执行腐败问题。

护“薪”举措成效如何?一组数据可窥一斑:

2023年,全国法院共执结涉农民工工资案件9.16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1.77亿元。

近年来,为更加公正高效化解“薪”结,深化劳动争议源头治理、多元化解,最高法会同中华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建立“总对总”诉源治理、多元解纷机制,通过“法院﹢工会”“法院﹢人社”,促推大量劳动争议预防在源头、化解在前端——

天山脚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与自治区总工会合作,建立“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加大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等主体权益保障力度。

淮河岸上,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安徽省总工会会签《关于建立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意见》,建立联席会议机制、通报会商机制、诉调对接机制、司法建议与工会监督衔接机制、合作共建机制,共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长江中游,湖北省“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模式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县级以上工会调解组织全面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推动矛盾纠纷前端化解。

……

截至今年5月底,人社部门、工会已有1.98万余家调解组织、3.4万名以上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累计诉前调解劳动争议112.39万件,调解成功92.3万件,诉前调解成功率达83.5%。

今年1月,最高法先后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人社部等联合印发《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交流会商会会议纪要》和《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法院围绕劳动领域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劳动者权益保障等工作,完善定期会商机制,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畅通调解、仲裁与诉讼、执行衔接渠道,积极履行指导调解的法定职能,切实提升劳动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目前,诉至法院三分之一以上的劳动争议通过诉前调解方式解决,不收取当事人费用,劳动争议解决成本大大降低。”最高法立案庭负责人告诉记者。

做实司法引领——

统一裁判尺度 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丈夫陪妻子待产,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支付护理假工资?

公司与不负有保密义务普通员工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是否侵犯了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

研发人员辞职后拒不与公司办理工作交接手续,是否应该赔偿由此带来的公司损失?

……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最高法发布6个劳动争议典型案例,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提供司法指引。案例一经发布,官方新媒体阅读量迅速达到10万﹢。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

2023年以来,最高法联合人社部等多次发布典型案例。除了上述6个劳动争议典型案例,还有13个涉欠薪纠纷典型案例,以及6个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推动全社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全国人大代表买世蕊曾向本报记者表示,人民法院发布典型案例,可以有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形成合理诉讼预期,培养用人单位、劳动者的自觉守法用法意识,具有较高的社会普法价值。

在发布典型案例之外,今年2月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的人民法院案例库,也是最高法统一裁判尺度、引导正确劳动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如纳入案例库的“隐形加班案”——李某诉某科技公司劳动争议案,审理法院明确以付出实质性劳动和明显占用时间作为线上“隐形加班”的认定标准,确保劳动者不因弹性工时和远程劳动的工作模式而被区别对待,保障了劳动者的休息权和获得劳动报酬权,为解决网络时代具有普遍性的劳动争议新问题提供范本。

记者了解到,目前劳动人事争议案例已经入库43个,涉及确认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竞业限制、追索劳动报酬、工伤保险待遇等多个方面。

除了充分运用案例库,通过“法答网”平台及时解答下级法院案件审判中遇到的法律适用疑难问题、促进统一法律适用,也是最高法抓实保障就业工作的抓手。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连续两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对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否享有选择权?”

近日,最高法发布法答网精选答问(第六批),其中一个问题涉及劳动合同争议,也是法答网精选答问发布以来第3个涉劳动者权益的问题。

对此,最高法民一庭法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答复。该答复明确了在劳动者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负有强制缔约义务,劳动者具有单方选择权的裁判规则,为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撑起了法律“保护伞”。

农民工权益保护、工伤保险待遇、超龄劳动者保护、经济补偿、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认定……截至目前,最高法已答复劳动争议问题33个,及时有效指导全国法院加强劳动者权益司法保障,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做实“抓前端、治未病”——

汇聚多方合力 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在我国,“超龄劳动者”的概念并不陌生。据最高法统计,超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每年约5万件涉及工伤认定、社保缴纳等的劳动争议诉至法院。

“进一步规范超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用工关系。”

“完善参加工伤保险相关规定。”

“推进基本养老保险信息查询和权利告知工作。”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随着最高法工作报告内容的迅速传播,致力于解决我国超龄劳动者面临突出问题的“5号司法建议”,受到社会瞩目。

司法建议“小杠杆”,可以撬动就业“大民生”。

目前,人社部已采纳该司法建议,正在积极推进明确超龄劳动者劳动基准适用范围和标准、加强超龄劳动者工伤保障、完善养老保险信息查询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切实保障“老有所为”。

实现“抓前端、治未病”,离不开各部门汇聚合力、协同治理。

为提醒用人单位落实好劳动法律法规,或纠正其违法劳动用工行为,工会及相关单位所适用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被简称为“一函两书”。

今年3月,最高法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进“一函两书”工作的通知》。

根据这一文件,人民法院和工会将探索建立双向通报和信息共享机制、司法建议与工会监督衔接机制,县级以上地方总工会可以商请人民法院派员开展业务指导,提升工会依法开展劳动法律监督的能力水平。据了解,目前已有27个省(区、市)总工会与同级法院建立了协作机制。

“协同推进‘一函两书’工作,有利于人民法院立足专业优势,与工会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提高协作质效,推动劳动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高法与中华全国总工会每年也会对‘一函两书’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通报。”最高法民一庭负责人表示。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案件实行劳动争议仲裁前置。“仲裁前置”能够充分发挥调解和仲裁的作用,有利于劳动争议在最初阶段予以化解、及时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如2023年,上海仲裁机构受理案件20.7万件,法院一审案件收案2万件,起诉率降至10%以下。

但实践中,一旦仲裁与司法的理念和标准不统一,反而容易导致纠纷解决周期延长。

加强仲裁、司法部门合作,完善裁审衔接和信息共享,是问题的解决思路。

2022年,最高法联合人社部印发《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有关问题的意见(一)》。“建立裁审信息比对制度”试点工作,目前已在上海、福建、山东等地展开。

“法院、仲裁机构通过裁审信息比对,分析裁审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有利于统一法律适用标准,促使更多案件在仲裁阶段解决。”最高法民一庭负责人表示。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开展合规整改,让符合条件、可以挽救的涉案企业重获新生,有利于从源头保障劳动者就业、减少劳动争议。

在一起纺织印染企业环境污染案中,涉案企业因超标排污多次被罚,又因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半停业状态,劳动者面临失业风险。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法院会同环保部门促其合规整改、更新环保设备,全面复工复产后,产值同比增长显著,几近压垮企业的债务基本清偿。

“有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创业发展过程中,因经营管理不当触犯法律,企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只有保住企业,让企业活下来、留得住、经营得好,劳动者‘饭碗’才保得住、端得稳,民生才能保障好。”最高法刑二庭负责人表示。

衣食住行、万家灯火,背后是就业有保障、劳动有所得。

新时代新征程,在担当促进高质量就业工作新使命的道路上,最高法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营造公平就业环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砥砺奋进、贡献力量。(记者 姜佩杉)

(责编:梁秋坪、薄晨棣)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烟台高新消防靶向施策筑牢小型餐饮场所 消防安全“防火墙”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于娇娇)为深刻吸取近年来小型餐饮场所火灾事故教训,坚决防范和遏制群死群伤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连日来,烟台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周密部署、精准发力,在全区...

烟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持续开展酒醉驾专项整治行动

       每日新闻网讯; 吕本政 宋先媛  为持续保持对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严管态势,全力压降因酒醉驾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0月20日夜间至次日凌晨

新时代“实”字说

一段只有100多字的话,“实”字出现了10次:“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笃实好学,尊重实际,不违背规律,不盲目蛮干;要求真务实...

西海固的秋天

  吴忠市红寺堡区周新村村民在晾晒黄花菜。  谭佳亮摄(人民视觉)  吴忠市红寺堡区扬水管理处红三泵站。  红寺堡区委宣传部供图  固原市西吉县万亩梯田秋日风景。  郭小立摄(人民视觉)  宁夏西海固的秋天,打翻了大地的...

新台阶、新提升、新突破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稳健前行取得瞩目成就

央视网消息:记者10月20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阔征程上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跃上新台阶。“十四...

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100余件4400余人

央视网消息: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消息,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高发,检察机关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不断加大打击犯罪力度,强化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维护网络空间清朗和社会安全稳定。2025年前三季度...

就在10月21日!来看“水火之约”

10月21日将迎水星合火星。当天日落后,水、火两星将“携手”出现在西南方低空,我国公众有机会看到水星、火星一明一暗“同框”的“星空约会”。  什么是“合”?“天文学上定义的‘合’指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或地心视黄经相同。”...

辽西山沟沟天上那个老爷儿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董立坤      秋阳天空上那个老爷儿,火辣辣的 ,把檐角的青苔晒出暖烘烘的潮气来,我总爱坐在门槛上边晒着老爷儿,边剥着玉米棒。竹筐里的玉米粒滚得沙沙响,像

【暖心警事】万荣公安:游客景区突发疾病 民警火速开道送医

    每日新闻网讯(万荣县飞云楼景区)10月6日万荣县飞云楼景区,一名外地游客突发疾病,情况十分危急。景区正在执勤的民警接到求助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拉响警笛亮起警灯,一路引领游客车辆赶往医院,为患...

万荣县司法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国庆、中秋节前警示教育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万荣县司法局)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教育,强化矫正对象法治意识和纪律观念,确保国庆、中秋期间社会安全稳定,2025年9月29日,万荣县司法局组织全县16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节前警示教育活动。活动中,...

2024
07/11
12:18
浏览量: 439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中科卫国健康行动”京津冀健康论坛发布会 日前在石家庄举行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四川东坡:坚守岗位保春节市场供应

从争论到共识:预制菜与中央厨房的理性解读

从争论到共识:预制菜与中央厨房的理性解读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全民健康,医路同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