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开盲盒”式售票的是是非非

“开盲盒”式售票的是是非非

来源:检察日报 | 时间:2024-07-02 16:31:29 | 点击:3767

旋律动人的音乐、扣人心弦的戏剧故事、变幻多样的舞台设计……近年来,艺术表现形式丰富的音乐剧、话剧、舞剧、歌剧等戏剧演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剧院。然而,在戏剧演出日益受到青睐的同时,有些剧目主办方不公布“卡司”(“cast”的中文音译,指演员阵容)即开票售卖的行为,遭到一些观众诟病,被称为“开盲盒”式售票。

记者浏览某演出购票网站发现,采用“开盲盒”方式售票的剧目不在少数。近期,北京地区有120部话剧、音乐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正在售票,其中,在演出详情中未明示每场演出演员阵容的有25部,不乏多部标注“想看”人数在1万人以上的热门剧目。

为何明知“卡司”尚未“官宣”仍早早购票?观众小何无奈地告诉记者:“戏剧演出的巡演场次有限,机会难得,如果想看的剧目采用了‘开盲盒’式售票,我们就只能接受,没有其他选择。”

那么,“开盲盒”式售票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消费服务合同中,合同标的是演出作品,而戏剧演出内容的完成度、演出服务的质量高低,与演员的演出水平存在高度相关性。”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夏伟解释说,不公布演员阵容将导致消费者无法衡量演出服务的性价比,无法在可选择的演出作品间进行比较,限制了消费者自主作出是否购买服务的决定。同时,主办方与消费者之间也会因此存在信息差,致使消费者无法获得质量有保障、价格合理等公平交易条件,可能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在实践中,是否提前宣布“卡司”排期对票房的影响如何?记者注意到,由于戏剧演出通常会为主要角色设置“A卡”演员和“B卡”演员,其中“A卡”往往是知名演员。在“卡司”排期公布后,不同演员出演往往会导致售票情况差距悬殊;而“开盲盒”式售票则因“不知者无畏”,每场演出的票几乎全部售罄。这不禁让人产生疑虑:“开盲盒”售票是否为主办方将本应由其承担的市场风险转移给消费者的一种手段?

对于戏剧演出而言,具体演员阵容是观众选择是否购票的重要考量因素。那么,在开票时,主办方对剧目的信息应公开到何种程度?对此,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任超分析说,即便采用“开盲盒”式售票,主办方也应在开票时将演出时间、地点、“卡司”阵容出现概率等关键信息,以显著方式对观众作出提示,才能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在“开盲盒”式售票的方式下,由于“卡司”阵容的不确定性较高,受限于演出票无法退换的严苛规则,当实际“卡司”与前期宣传不一致时,观众和主办方之间难免会产生票务纠纷。

西城区是北京市戏剧演出云集区域之一,该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就接到过不少因“开盲盒”式售票引发的投诉。今年5月,该执法大队在《致音乐剧主办方和票务经营单位的一封信》中提到,近两年,有相当数量的观众通过市民热线“12345”投诉,反映部分演出存在因演员轮替等原因,在实际演出时主要演员与广告宣传不一致,或在售票阶段未充分明示主要演员信息等规范性问题,进而引发票务纠纷要求退票。

那么,观众的退票诉求是否于法有据?夏伟告诉记者,“开盲盒”式售票的前提,应当是经营者的销售价格合理,同种商品之间的价格不能差距过大。如演出票价格以明星演员为标准设定,但最终公布的演员阵容与之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影响观演体验,致使演出实际价值与价格之比明显不合理,主办方的行为就违反了消费者获得公平交易的平等条件,此时应当给消费者留下可以退换的空间,否则将可能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任超也提示消费者,“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规定,演出举办单位应当保障购票人的正当退票权利。如果戏剧主办方前期存在虚假宣传、欺诈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况,消费者完全可以在演出开始前要求退票或主张其他权益。”

正如西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在《致音乐剧主办方和票务经营单位的一封信》中提出的倡议所言,演出市场经营主体需要坚守“观众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如何真正使戏剧演出持续受到青睐,长久地留住观众,方是戏剧演出行业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史兆琨 潘若曦)

来源:检察日报

(责编:薄晨棣、梁秋坪)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国经济“焕新”升级 “创新”增长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央视网消息: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变”,突出特征就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与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培育。从发展动能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中国经济...

阵风8~9级!三亚启动防汛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央视网消息:据三亚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根据气象预报,受台风“风神”影响,未来24小时内三亚市沿海地区平均风力将逐渐增大到6~7级,阵风8~9级,内陆地区平均风力将逐渐增大到5级,阵风6~8级。三亚市气象台已于10月21日...

在接续奋斗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新华社社评:在接续奋斗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

心电图无异常就没事? 警惕心脏带病工作

     

秋满神州“丰”景万里 多视角解锁“海上粮仓”丰收新场景、新变化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稻浪翻滚、瓜果飘香,主产区秋粮及重要农产品迎来大面积收获。通过吉林一号卫星,从太空视角出发,沿着海岸线从南到北看“海上粮仓”丰收进行时。  “大国重器”驶向深蓝 海上养殖蓬勃发展播放视频画...

赏秋、捡秋点亮秋日文旅 别样新体验助力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央视网消息:在山西大同市左云县有一条乡间小路,路两旁杨树因秋日叶片泛黄,被网友亲切称为“大同版梧桐大道”。这里斑驳光影下的金黄秋景,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这里是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管家堡村的“大同版梧桐大道”,光影透过树叶...

吉林龙潭区法院 这样的劳动关系请你们作出公正的判决

每日新闻网田洪 前言:法的核心价值是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如果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劳动者提出或...

故宫博物院新展汇集百余捐献文物

文物捐献是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来源。10月17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展出。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包括郑振铎、孙瀛洲等捐献大家的捐献文物,展品类别包含书画、陶瓷、铭刻、玉石器、...

成都交警通报一起道路交通事故:致6人受伤,无生命危险

央视网消息:据成都交警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7日,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发布警情通报:10月17日10时28分许,成都市草市街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接警后,公安、消防、医疗救援等部门迅速到场处置。经初步调查,当事人林某...

1.78亿人次、同比增12.9%!多项便利政策释放红利 “跨境交流+边境文旅”满满人气

央视网消息:国家移民管理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国口岸累计出入境人员1.78亿人次,同比增长12.9%,出入境流量稳步回升、人员往来持续活跃。来看具体数据表现。今年三季度,内地居民累计出入境8937.2万人次、港...

2024
07/02
16:31
浏览量: 376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