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黑龙江漠河林场:林下种上"药菌草" 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黑龙江漠河林场:林下种上"药菌草" 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10-16 17:15:17 | 点击:7036

黑龙江漠河林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精细管理森林资源

层林深处 倾心守护(美丽中国)

本报记者 方圆 张艺开

8月底,漠河林场内的野生蓝莓。 漠河市委宣传部供图

秋日的漠河林场层林尽染。 漠河林场供图

漠河林场秋天的一处白桦林。 漠河林场供图

核心阅读

黑龙江漠河林场地处大兴安岭北麓。2014年,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近10年来,漠河林场精心守护森林资源,大力探索发展林下经济,林区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东边,北极村景区游人如织;北边,黑龙江蜿蜒奔腾。2014年,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走上转型发展之路。近10年过去,黑龙江漠河林场活立木总蓄积量、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实现“三增长”,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随之茁壮成长,秋日的绿水青山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果菌药菜,林下经济蓬勃发展

沿着331国道前行,两侧层林尽染,斑驳林海直插蓝天。往森林深处走去,一步一景,红豆、刺五加散落其间,朵朵菌菇不时出现在脚下,形态各异,清香袭来。

漠河林场小北沟管护站就在国道旁,站长卢全林和同事们刚刚巡护归来。顺着卢全林的指点,可见参天树木下正铺着一张防晒网,下面朵朵灵芝撑起棕黄色的“小伞”。不远处,菌包整齐排列,一朵朵厚实的黑木耳已破袋而出。“这里是管护站试种的灵芝田,基本采摘完了,那边的木耳明年开春后再采收。”卢全林说,“灵芝、木耳,再加上林下鸡,卖给路过的游客就供不应求,管护站一年能增收3万多元。”

在漠河林场工作近40年,卢全林经历了从油锯手到巡护员、再到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转变。在林下空地试种林菌、林药,正是他和同事们的尝试,在漠河林场的其他管护站,也在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林下经济。

记者走上一片林坡,100多个蜂箱嗡嗡作响。这里是漠河林场野花蜂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林场职工孟庆生拎着一桶白糖水,逐一打开蜂箱,把糖水投喂进饲喂器,“如今放白糖水,是为了让蜜蜂们更好度过冬天。等到夏天,漫山遍野的雪菊花、金莲花、刺五加花开放时,全靠它们产出浓郁清甜的百花蜜呢!”在林场的场地和人力支持下,孟庆生与5名同事目前饲养蜜蜂200余箱,年利润达10余万元。

“我们通过种灵芝、养菌、养蜂、养鸡等方式,已经带动林场职工人均增加年收入1万多元。”漠河林场党委书记高洪文说。

蓬勃发展的林下经济,为旅游业发展增添亮色。秋日风景正好,北极村景区内游人如织。中午时分,林场职工谢志华和爱人顾秀清在自家开的农家乐里忙着上菜收桌。走进客房,碎花布铺的大炕,树枝杈拼成的壁画,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这里水清空气好,虫多草又嫩,林下鸡膘肥体壮,很受游客欢迎。”谢志华两口子做饭炒菜都是好手,野菜包子、林下鸡炖蘑菇……鲜美的山野味道引来不少回头客,“7、8月时可以上山采蓝莓,9月野生蘑菇就长出来了,游客们还能体验采摘的乐趣。”谢志华说。

精细管理,用心守护森林资源

兴安落叶松、红松、白桦等拔地参天,兴安杜鹃、杜香、黄芪等散落林下。8000余种野生植物在这里生长,还有马鹿、紫貂、水獭、棕熊等300余种野生动物活跃在林间。

记者走进茂密的红松林,松鼠爬树,野兔跑跳,偶尔可见远处的狍子一闪而过。捧起一片杜香,清香扑鼻,平添秋日清爽。

这片美丽景色,正是10年前的荒坡通过补植补造而成,而守护好这片森林,更需要日复一日的精细管理。    

揣上GPS定位设备,背上无人机,漠河林场生产股股长李柏楠走向树林深处。眼下正值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期,李柏楠带领同事们几乎每天都在林间穿行监测。

一棵叶片发黑的树木,让李柏楠停下脚步。“看得出不是风折木,原因需要调查。”李柏楠拿出手机,拍照、定位、上传,“之后会有专门小班取样分析,出具鉴定报告。”漠河林场设置松材线虫、柳沫蝉、稠李巢蛾监测标准地3块,病虫害防治线路踏查面积达500亩,而难以踏查的树林深处,也会通过无人机保持监测。

最近重点防治病虫害,还要为接下来的森林抚育做好准备。再有一个月,李柏楠就要带队进山,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中完成几千亩的森林抚育任务。“那时候就要支起棉帐篷,木杆铺床铺,架上大铁锅,24小时守着。”他说。

据李柏楠介绍,抚育需要“三排人”:一排油锯手、一排割灌手、一排整理枝丫的工人,“三排人接续走完,一片林子明显通透干净了,5年后再看,这样抚育过的树林与天然生长的树林相比,树木长得更高、更粗壮。”

“年复一年,对这些树也有了感情。瞅着它们从碗口粗长到盆口粗,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有30余年工作经验的营林工人邹庆河说。

加强巡查,排除隐患护好家底

眼下气候干燥,正是森林防火巡查的关键时期。漠河林场巡护队和管护站工作人员兵分三路,清山、清河、清支线,仔细巡查、排除隐患。

“上山采菌子?无证人员禁止入山。”发现有人进山,带队的漠河林场副场长孙志成随即出面劝离山林,“即使是小烟头也可能引发火情,眼下重要的就是防患于未然。”

目前,漠河林场40多名扑灭火队队员严阵以待,24小时集中食宿,同时密集开展体能、技能训练。林场扑灭火队大队长齐永刚说,通过多样化的训练,确保一旦有火情,5分钟内全员集结出发,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以往人工瞭望、罗盘定位、电话沟通,误差很大。”齐永刚介绍。如今,在漠河林场防火中心,近七成的林区在大屏幕上一览无余,高空摄像头通过24小时旋转进行热成像监测,能第一时间捕捉起火点,将经纬坐标推送至扑灭火队队员们的手机上。

“森林就是林场人的家园,我们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浓厚的感情,守护好这座‘大宝库’,就是我们林场人最欣慰的事。”高洪文眼中充满希望。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6日 11 版)

【责任编辑:韩雅洁】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哈尔滨市依兰县追寻土地权益 村民张晓良遭遇伪造身份困境

     每日新闻网北京报道:在2025年10月,一起涉及土地权益和身份伪造的争议案件浮出水面。事发哈尔滨市依兰县,团山子乡全胜村,张晓良在追寻土地权益的过程中,揭露了一连串令人震惊的伪造身份真相。张晓良:土地

秋满神州“丰”景万里 多视角解锁“海上粮仓”丰收新场景、新变化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稻浪翻滚、瓜果飘香,主产区秋粮及重要农产品迎来大面积收获。通过吉林一号卫星,从太空视角出发,沿着海岸线从南到北看“海上粮仓”丰收进行时。  “大国重器”驶向深蓝 海上养殖蓬勃发展播放视频画...

赏秋、捡秋点亮秋日文旅 别样新体验助力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央视网消息:在山西大同市左云县有一条乡间小路,路两旁杨树因秋日叶片泛黄,被网友亲切称为“大同版梧桐大道”。这里斑驳光影下的金黄秋景,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这里是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管家堡村的“大同版梧桐大道”,光影透过树叶...

吉林龙潭区法院 这样的劳动关系请你们作出公正的判决

每日新闻网田洪 前言:法的核心价值是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如果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劳动者提出或...

故宫博物院新展汇集百余捐献文物

文物捐献是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来源。10月17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展出。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包括郑振铎、孙瀛洲等捐献大家的捐献文物,展品类别包含书画、陶瓷、铭刻、玉石器、...

成都交警通报一起道路交通事故:致6人受伤,无生命危险

央视网消息:据成都交警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7日,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发布警情通报:10月17日10时28分许,成都市草市街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接警后,公安、消防、医疗救援等部门迅速到场处置。经初步调查,当事人林某...

1.78亿人次、同比增12.9%!多项便利政策释放红利 “跨境交流+边境文旅”满满人气

央视网消息:国家移民管理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国口岸累计出入境人员1.78亿人次,同比增长12.9%,出入境流量稳步回升、人员往来持续活跃。来看具体数据表现。今年三季度,内地居民累计出入境8937.2万人次、港...

宿迁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唐建波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宿迁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唐建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宿迁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总台记者 钱成)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月夜咏怀》艺术特色赏析及其他——

 作者: 云飞扬《月夜咏怀》以澎湃的家国情怀与精湛的古典笔法,构筑了一幅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盛世画卷。以下从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与精神内核三方面展开赏析: 一、时空交织的创作语境作品诞生于2025年中秋国庆...

多平台搭建全球“数贸之桥” 全新“向智”多样化贸易吸睛全球客商

央视网消息:“中国第一展”138届广交会开展,数智化水平提升,服务全面升级;浙江义乌第六代市场全球数贸中心开业运营,“数链全球”迎来“开门红”。中国通过多平台多维度焕新搭建全球“数贸之桥”,全方位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国际...

2023
10/16
17:15
浏览量: 703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