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乘公交、景区购票……社保卡只能看病时刷?想简单了

乘公交、景区购票……社保卡只能看病时刷?想简单了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8-28 18:51:58 | 点击:9518

不仅承载就业、社保服务,还加载了乘坐公交、借阅图书、景区购票等功能

社保卡只能看病时刷?想简单了

“如今,在家门口就可以自助打印参保证明,真方便。”8月22日,在江苏省建行东海支行,司机吉师傅因换工作前来打印参保证明,“过去,要骑20多分钟电动车去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还得排队,现在步行五六分钟,到这儿就能办,还能缴水费和燃气费。”

吉师傅的便捷体验,是近年来人社部门以社保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的缩影。办理参保登记、享受就业服务、进行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查询社保权益……社保卡不仅承载了这些就业、社保服务,还加载了乘坐公交、借阅图书、景区购票等功能,让群众“一卡通享”更多服务。

推动就业服务等政策精准落实

“您的青年人才生活资助,已发放至您的社保卡金融账户。”在江苏省常州市工作的小张,最近收到这样一条短信。“以前领类似补贴要自己到窗口,咨询政策、填各种材料,现在补贴直接打进我的社保卡账户,太方便了。”

截至今年6月底,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3.74亿人,覆盖97.3%人口。社保卡具有覆盖所有劳动者和“全国通用”的特点,人社部门将“一卡通”服务贯穿于就业政策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补贴发放等全过程,探索在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人才服务等领域的应用,促进人力资源供需有效匹配、服务更加精准。

据悉,浙江省湖州市聚焦补贴待遇“一卡通领”,将95%以上的社会保险、就业创业、人才服务等补贴待遇通过社保卡兑现,今年以来,入卡金额已超103亿元。

工资能否按月足额发放,关系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说起社保卡,在江苏省连云港某工地务工的小杨不住地点赞,“没想到这张‘新’工资卡有这么多功能,工资每月到账,我媳妇儿在老家的银行也能存取款。”

连云港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鼓励在建及新开工项目单位使用社保卡发放农民工工资,目前,通过社保卡累计发放农民工工资8000万元,“这张‘安薪卡’,切实提升了农民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退休、就医等社保业务一卡通办

前不久,江苏省盐城市人社局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陈慧收到了一封感谢信。来信的黄先生刚加入盐城某公司,因在哈尔滨看病就医,急需办理社保卡。他通过盐城12333热线,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操作完成社保卡线上提交。当天,黄先生就顺利办理了社保卡,及时帮助他解决了异地看病就医问题。

近年来,人社部门不断促进优化简化社保经办流程、强化待遇补贴发放监管,实现社保卡在参保登记、社保关系转移、社保待遇资格认证、社保待遇申领发放等社保全流程服务。

同时,不断完善社保卡本地和跨省异地就医购药结算应用,持续深化养老、工伤、失业等各项社保领域应用,发展职业伤害保障、个人养老金等领域应用,广泛实现“退休一件事”、就医“一卡通”、养老服务“一卡通”,减少重复提交证明材料,减少来回跑腿和报销垫资,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办事。

据悉,长三角三省一市率先推动“一卡通”落地见效。其中,在“医保一卡通结”方面,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近1万家医疗机构支持凭卡就医,2022年长三角区域凭卡异地门诊住院结算人次约480万,医保基金支付金额约150亿元。

为老服务、交通文旅,用处不断增加

74岁的田美珍家住南京市秦淮区。日前,她不慎小腿骨折,子女们白天要上班,吃饭成了她最大的难题。这时,她得知凭社保卡可在社区的银发助餐点就餐,还可以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送餐,老人的吃饭难题迎刃而解。

从为老服务到惠农助残,从交通出行到文旅购票,人社部门不断丰富社保卡的应用场景,应用目录清单达160项,涵盖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领域,推动社保卡的用处不断增加。

目前,31个省份的307个地市通过社保卡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28个省份的248个地市实现持社保卡乘坐公交,30个省份的200多个地市实现凭社保卡借阅图书、进博物馆展览馆、公园入园、景区购票。

围绕群众跨地区服务需求,人社部门还探索“同城待遇”服务模式。其中,江苏实现省内乘坐公交、地铁可享受“苏锡常”“宁镇扬”等四大片区交通出行“同城待遇”;浙江宁波市优选餐饮住宿、旅游观光等584个商家作为社保卡特约商户,为全国持卡人提供同等优惠;嘉兴市和丽水市上线老年人“同城待遇”服务,已为25万名长三角区域老年人提供“待遇智享、出行智助、慢病智医、意外智护、社区智乐”等服务。

李丹青

【责任编辑:刘峻凌】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剩菜盲盒”——食物品类可以“盲”,安全底线不能“盲”

  花9.9元可以买到品牌店价值25元的组合面包,还能为减少浪费出力——以“剩菜盲盒”形式低价销售临期或未出售食品的新消费模式,正迅速俘获都市青年的心。在消费者收获惊喜与性价比、商家节约成本的同时,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容回避...

一边划船横渡大洋,一边开学术例会

  当地时间7月21日傍晚,快抵达坦桑尼亚的海岸时,刘勇挥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受访者供图  今年6月30日,刘勇在印度洋的海面上吃了一块巧克力——这是他收到的56岁生日礼物。他对着大海和星空许愿,第一希望世界和平,第二...

“借款”还是“受贿”?原万科高管8年刑期背后的罗生门

      2025年8月15日,深圳的蝉鸣声中,张海涛的家属仍在等待一个答案——原万科轮值总经理、城市更新群负责人张海涛,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判8年有期徒刑已服刑5年,但围绕“借款”与“受贿”的争议,

中国始终是促进非洲大陆发展的真诚朋友

  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在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的推动下,非洲和中国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已成为全球南方合作的典范。在去年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非中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非中命运共同体,非中关系正处于...

“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曾走访中国多地,见证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可推广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中国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为全球树立了成功范例。”埃及原子能研究院副教授穆罕默德·阿里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河北承德,当地不...

“浙BA”参赛队名单中为何出现了7位设区市副市长?

  业余篮球赛“浙BA”第二阶段的揭幕战8月15日晚在杭州队和诸暨队之间展开。当天,浙江省体育局官方公众号公布22支参赛队名单,澎湃新闻注意到,有7位设区市副市长作为领队出现在名单中,并与球员、教练、队医等一样标注了身高...

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商品和服务消费潜力逐步释放 外贸多元化成效继续显现

央视网消息:8月15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介绍,7月份国民经济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据介绍,受服务和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带动,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由降转涨,核心C...

河南汤阴县严查“校园餐”存在的问题 学校食堂的账,不能对不上

 “学校食堂的饭菜,像‘清水煮白菜’,可每天餐费15元,并不便宜,这钱到底花在哪儿了?”这封信,摆在了牛咏松的办公桌上。  作为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纪委监委派驻县教育系统纪检监察组组长,牛咏松深感责任重大:“校园餐费管理不...

云南昆明市五华区 这样的问题是否存在

----关于昆明市五华区沙朗乡桃园甸头村村民我吴先树举报村领导的问题每日新闻网讯:近日,本网不断接到昆明市五华区沙朗乡桃园甸头村村民吴先树的反映,反映他在本村遇到迫害的实际情况,本网经过电话了解,认为有必要将内容如实刊发...

印度拉贾斯坦邦发生交通事故 造成至少11人死亡

  中新网北京8月13日电 新德里消息:印度警方称,当地时间13日凌晨,印度拉贾斯坦邦一段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至少11人死亡,多人受伤。  据《印度时报》以及《印度斯坦时报》等媒体报道,印度警方表示,13日4时至...

2023
08/28
18:51
浏览量: 951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上海市信访部门 这样解决信访问题是否正确

上海市信访部门 这样解决信访问题是否正确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