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秋满神州“丰”景万里 多视角解锁“海上粮仓”丰收新场景、新变化

秋满神州“丰”景万里 多视角解锁“海上粮仓”丰收新场景、新变化

来源:央视网 | 时间:2025-10-19 15:37:13 | 点击:86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稻浪翻滚、瓜果飘香,主产区秋粮及重要农产品迎来大面积收获。通过吉林一号卫星,从太空视角出发,沿着海岸线从南到北看“海上粮仓”丰收进行时。

  “大国重器”驶向深蓝 海上养殖蓬勃发展


播放视频画中画


  作为全球首艘15万吨级的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于2025年4月刚刚交付运营。眼下,养殖工船上的大黄鱼迎来收获。

  当记者来到“国信1号2-1”大型养殖工船时,正赶上大黄鱼出舱。这艘养殖工船设置15个标准养殖舱,鱼类年产量约3600吨,是名副其实的深海养殖“巨无霸”。

  这里是“国信1号2-1”大型养殖工船的养殖舱,记者手中的大黄鱼是黄色的,而水池里正在生长的大黄鱼是白色的。这是因为大黄鱼体内有一种特殊的色素,在黑暗环境下色素会扩散,从而呈现黄色。而白天在光线照耀下色素会聚集,从而呈现白色。在捕捞前,工作人员会保持24小时黑暗环境,这样起捕后的大黄鱼通体金黄品相最佳。

  在捕捞现场,为了保持大黄鱼的外表颜色,即使在白天养殖舱内也一片漆黑。工作人员仅依靠发出红光的照明灯逐步收拢渔网,并通过吸鱼泵将大黄鱼运输到上层甲板进行冰鲜后装箱处理。

  工作人员介绍,和传统网箱养殖不同的是,在航行中,养殖工船能够有效避免水温下降、台风来袭等不利影响,最大程度营造稳定良好的鱼类生长环境。每个养殖舱还配备了6个增氧设备,为规模化养殖大黄鱼提供支撑。

  在深海养殖舱中,大黄鱼通过持续游动可以保持肌肉紧实、肉质鲜美。不仅养殖的水产品品质在提升,这样一艘大型养殖工船上的工作人员仅40人左右,进行了160多项智能化升级,实现鱼苗入舱、成鱼起捕、投喂饲料等核心生产环节全流程机械化,养殖水体从8万立方米增加到10万立方米,养殖产量提升20%左右。

  精深加工带动产业升级 丰富百姓餐桌


  不只水产品品质提升、养殖规模扩大,如今,市场上水产品的品类也越来越丰富。针对越来越细分的市场,水产企业也加快转型升级,不断丰富产品供给。

  走进山东荣成这家金枪鱼加工企业,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将金枪鱼分割、去骨,制作成鱼柳、罐头等食品,销往国内外市场。负责人介绍,这些金枪鱼都是企业自己的远洋船队捕捞回来的,年产量在15000吨左右。相较于直接销售,加工后的渔获物“身价”倍增。

  作为一家以远洋捕捞业务起家的企业,向水产品加工转型并不轻松。为此,他们专门对生产线进行升级,引进金枪鱼去皮、包装等环节的机械化设备,同时不断开发新产品。目前,这家企业已经开发各类金枪鱼产品10多种。近期,他们还利用加工剩余的鱼肉开发猫粮等宠物用品,收获市场好评。

  2025年1—9月,荣成规模以上海洋食品企业产值达80亿元。当地依托港口码头,打造捕捞、回运、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这一完整的远洋渔业产业链,让越来越多优质海产品走上百姓餐桌。

  在威海环翠区的这家水产品加工企业,有一面发明专利墙,上面展出了10多种专利项目。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联合科研机构,从鱼鳞、海带等海产品中提取胶原蛋白、多糖等营养物质,制成口服液、饮料等产品,丰富市场供应。

  企业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他们不断拓展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动企业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产品也从单一的水产食品向更多领域发展。

  水产育种中国“芯” 筑牢“蓝色粮仓”根基



  种子是农产品的“芯片”。水产品的品质提升、品种丰富,离不开种源的支撑和养殖技术的进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正在培育适合大规模养殖的水产新品种。他们的工作如何开展,又有哪些新成果?

  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实验室里,陈松林院士正带着学生做实验。这条鲜红的海鱼俗称红瓜子斑,是一种名贵的热带野生鱼类。眼下,陈松林院士带领团队突破红瓜子斑的人工繁育技术,在山东等地的养殖工厂进行批量化育苗、养殖,实现“南鱼北养”。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松林介绍,北方适合养殖的高价值的鱼类比较少,他们将南方的名贵的海水鱼类,比如红瓜子斑引进到北方,在“南鱼北养”上,通过构建循环水系统提高养殖水温,这样使南方热带的海水鱼类能在北方安家、落户、生长,形成产业。

  陈松林院士介绍,“南鱼北养”不仅要克服水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对鱼类病害防控、自动投饲等养殖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突破育苗技术,实现野生红瓜子斑人工繁殖的同时,他和团队还致力于培育出抗病力强、生长快的鱼类新品种。

  陈松林介绍,他们建立了海水鱼类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研制了我国第一款鱼类抗病育种基因芯片。采用这个基因芯片,他们就可以筛选出抗病的鱼类新品系,筛选出抗病的个体,用来繁殖后代,提高养殖产量、经济效益。

  水产新品种培育离不开优质的种质资源。位于青岛的国家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目前已入库海洋渔业生物种质实物资源近14万份、信息资源50万余条,保存样本包括了海洋经济种、生态种、特有种、稀有种和濒危种等重要生物资源。

  在群体资源库内,一个个海洋生物种质资源被精心保存在特制的容器中。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袁伟介绍,用酒精为主的保存液可以保存种质资源的活性物质,可以为生物多样性还有种质资源挖掘提供素材,从细胞基因方面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科研。

  依托种质资源库的项目平台,目前,黄海水产研究所已牵头培育出20个水产养殖新品种。主导完成龙利鱼、牙鲆、海带等海洋物种的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并研发推广工厂化循环水、深远海大型养殖设备等养殖新技术、新模式。

  陈松林表示,建设这个种质资源库的目的,就是将散落在江河湖海的优异的种质资源收集起来、保存起来,进一步进行开发利用。下一步,他们还要进一步地收集更多优质的海洋渔业生物,挖掘它们的优异基因用于育种。

 编辑:杨书杰 责任编辑:刘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秋满神州“丰”景万里 多视角解锁“海上粮仓”丰收新场景、新变化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稻浪翻滚、瓜果飘香,主产区秋粮及重要农产品迎来大面积收获。通过吉林一号卫星,从太空视角出发,沿着海岸线从南到北看“海上粮仓”丰收进行时。  “大国重器”驶向深蓝 海上养殖蓬勃发展播放视频画...

赏秋、捡秋点亮秋日文旅 别样新体验助力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央视网消息:在山西大同市左云县有一条乡间小路,路两旁杨树因秋日叶片泛黄,被网友亲切称为“大同版梧桐大道”。这里斑驳光影下的金黄秋景,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这里是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管家堡村的“大同版梧桐大道”,光影透过树叶...

吉林龙潭区法院 这样的劳动关系请你们作出公正的判决

每日新闻网田洪 前言:法的核心价值是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如果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劳动者提出或...

故宫博物院新展汇集百余捐献文物

文物捐献是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来源。10月17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展出。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包括郑振铎、孙瀛洲等捐献大家的捐献文物,展品类别包含书画、陶瓷、铭刻、玉石器、...

成都交警通报一起道路交通事故:致6人受伤,无生命危险

央视网消息:据成都交警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7日,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发布警情通报:10月17日10时28分许,成都市草市街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接警后,公安、消防、医疗救援等部门迅速到场处置。经初步调查,当事人林某...

1.78亿人次、同比增12.9%!多项便利政策释放红利 “跨境交流+边境文旅”满满人气

央视网消息:国家移民管理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国口岸累计出入境人员1.78亿人次,同比增长12.9%,出入境流量稳步回升、人员往来持续活跃。来看具体数据表现。今年三季度,内地居民累计出入境8937.2万人次、港...

宿迁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唐建波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宿迁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唐建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宿迁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总台记者 钱成)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月夜咏怀》艺术特色赏析及其他——

 作者: 云飞扬《月夜咏怀》以澎湃的家国情怀与精湛的古典笔法,构筑了一幅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盛世画卷。以下从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与精神内核三方面展开赏析: 一、时空交织的创作语境作品诞生于2025年中秋国庆...

多平台搭建全球“数贸之桥” 全新“向智”多样化贸易吸睛全球客商

央视网消息:“中国第一展”138届广交会开展,数智化水平提升,服务全面升级;浙江义乌第六代市场全球数贸中心开业运营,“数链全球”迎来“开门红”。中国通过多平台多维度焕新搭建全球“数贸之桥”,全方位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国际...

消费“主引擎”燃动经济活力 新场景激活内需新动力 百姓美好生活更鲜活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 期间,我国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正在成为激活内需的新动能。海南凭借自贸港政策和旅游资源优势,已经从传统免税购物目的地变成多元体验旅游目的地,这也是全国消费市...

2025
10/19
15:37
浏览量: 8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