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暑假愁托育?政策来托举

暑假愁托育?政策来托举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7-13 16:27:22 | 点击:759

 暑假到了,各位有娃的家长朋友,想好怎样安顿孩子了吗?

  对于家有小宝宝的双职工父母来说,这个假期可能意味着新一轮的“安置难题”。父母要上班,孩子谁来看?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背后却是许多家庭长期的困扰——托育难。7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恰如一场及时雨。

  托育难,究竟难在哪?简单说,就是“找不到”“送不起”“不放心”——不是所有社区都有合格的托育点,尤其是面向两三岁幼儿的托育服务,在许多地方更是稀缺资源;即使找到托育点,市面上许多服务收费不菲,对普通工薪家庭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再加上托育机构质量参差不齐,安全、卫生、师资,都牵动着父母敏感的神经。于是,很多家庭陷入两难:一方辞职带娃?不仅家庭收入骤减,职业发展也会中断;依靠老人帮忙?可老人体力精力有限,育儿观念也常有差异。这份困扰,真切地影响着许多家庭的日常安排和生活质量。

  这份《意见》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它明确提出,发展“1+N”的托育服务体系。“1+N”是啥?简单说,就是织一张靠谱的托育网。这个“1”,是每个区域的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它就像一个“托育大管家”,这里不光提供一些示范性托位,更重要的是,它承担着托育人员实训、家庭育儿指导、托育服务示范、行业服务监管等功能。而“N”则是伸向生活每个角落的托育点——社区里、幼儿园里、单位里,甚至符合条件的家庭中,都可以办起托育服务。

  在“N”这张托育网里,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支持用人单位办托等举措,让人眼前一亮。鼓励幼儿园向下延伸,招收2—3岁的娃,是个巧招。幼儿园有现成的场地,有懂孩子的老师,有成熟的管理经验。把托班开在幼儿园里,家长们熟悉,接送也方便。孩子大一点直接升小班,过渡也自然。盘活现有的资源,比从零开始新建托育点快得多,也稳得多。想象一下,家门口的幼儿园就能接收两三岁的宝宝,那份找不着托育点的焦虑,是不是能大大缓解?

  支持用人单位办托,更是切中了上班族的期盼。想想看,如果公司把空置的会议室、活动室稍加改造,变成一个小小的托育点,会怎样?年轻爸妈带着娃一起来上班,工作间隙能去看看,下班一起回家。孩子就在身边,那份安心感,是难以替代的。《意见》还明确,这些建设和运行的费用,可以纳入职工福利费列支,用人单位工会经费可适当补充。这等于给想为员工办实事的企业吃了颗“定心丸”,也意味着“带娃上班”的设想,正一步步走向现实,为年轻父母平衡工作与育儿提供了更优的解法。

  这些措施,还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养娃不仅是小家的事,也是整个社会大家庭需要一起使劲儿的事。国家正通过政策引导,努力把托育服务送到离家庭更近的地方——社区里、单位旁。公共服务需要想得细、做得实,更加体恤普通人过日子的难处,才能把托育办好,让年轻父母带娃少些后顾之忧。

  好的政策,关键在于落实。幼儿园开托班,如何确保适合两三岁孩子的身心特点?场地、设施、师资,都得跟得上;安全、卫生、看护标准,一点都不能马虎。单位办托育,具体怎么操作?什么样的存量资源能用?成本如何控制?质量如何监管?都需要更细致的指引和规范。普惠的价格怎么定?既要让普通家庭负担得起,又不能牺牲服务的质量。这需要政府、机构、用人单位多方的智慧与合力,需要精细的管理和持续的投入。

  托育更近一点,焦虑就少一点;服务更实一些,生活就暖一些。当更多年轻父母不必再为“孩子今天谁来带”而发愁,当更多小宝宝能在安全、可靠、近在咫尺的地方快乐成长,我们的生活自然会多一份从容。期待这份《意见》在各方精心呵护下,早日生根发芽,长成一片绿荫,为孩子们遮风挡雨,为千万家庭撑起一片更晴朗的天空。

  (责编:李昉、郝孟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哈尔滨市依兰县追寻土地权益 村民张晓良遭遇伪造身份困境

     每日新闻网北京报道:在2025年10月,一起涉及土地权益和身份伪造的争议案件浮出水面。事发哈尔滨市依兰县,团山子乡全胜村,张晓良在追寻土地权益的过程中,揭露了一连串令人震惊的伪造身份真相。张晓良:土地

秋满神州“丰”景万里 多视角解锁“海上粮仓”丰收新场景、新变化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稻浪翻滚、瓜果飘香,主产区秋粮及重要农产品迎来大面积收获。通过吉林一号卫星,从太空视角出发,沿着海岸线从南到北看“海上粮仓”丰收进行时。  “大国重器”驶向深蓝 海上养殖蓬勃发展播放视频画...

赏秋、捡秋点亮秋日文旅 别样新体验助力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央视网消息:在山西大同市左云县有一条乡间小路,路两旁杨树因秋日叶片泛黄,被网友亲切称为“大同版梧桐大道”。这里斑驳光影下的金黄秋景,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这里是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管家堡村的“大同版梧桐大道”,光影透过树叶...

吉林龙潭区法院 这样的劳动关系请你们作出公正的判决

每日新闻网田洪 前言:法的核心价值是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如果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劳动者提出或...

故宫博物院新展汇集百余捐献文物

文物捐献是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来源。10月17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展出。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包括郑振铎、孙瀛洲等捐献大家的捐献文物,展品类别包含书画、陶瓷、铭刻、玉石器、...

成都交警通报一起道路交通事故:致6人受伤,无生命危险

央视网消息:据成都交警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7日,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发布警情通报:10月17日10时28分许,成都市草市街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接警后,公安、消防、医疗救援等部门迅速到场处置。经初步调查,当事人林某...

1.78亿人次、同比增12.9%!多项便利政策释放红利 “跨境交流+边境文旅”满满人气

央视网消息:国家移民管理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国口岸累计出入境人员1.78亿人次,同比增长12.9%,出入境流量稳步回升、人员往来持续活跃。来看具体数据表现。今年三季度,内地居民累计出入境8937.2万人次、港...

宿迁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唐建波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宿迁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唐建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宿迁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总台记者 钱成)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月夜咏怀》艺术特色赏析及其他——

 作者: 云飞扬《月夜咏怀》以澎湃的家国情怀与精湛的古典笔法,构筑了一幅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盛世画卷。以下从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与精神内核三方面展开赏析: 一、时空交织的创作语境作品诞生于2025年中秋国庆...

多平台搭建全球“数贸之桥” 全新“向智”多样化贸易吸睛全球客商

央视网消息:“中国第一展”138届广交会开展,数智化水平提升,服务全面升级;浙江义乌第六代市场全球数贸中心开业运营,“数链全球”迎来“开门红”。中国通过多平台多维度焕新搭建全球“数贸之桥”,全方位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国际...

2025
07/13
16:27
浏览量: 75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