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连续报道·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这个姑娘,她要成为“一棵树”

【连续报道·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这个姑娘,她要成为“一棵树”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5-04-03 10:57:40 | 点击:403

【连续报道·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

光明日报记者 杜羽 傅强 尕玛多吉

2016年,林文婕从家乡广东“飞”到了西藏林芝。这一“飞”,她作出了一个重大抉择:此生,她要成为“一棵树”。

姑娘看上去小巧,心胸却大着呢!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毕业后,就心心念念要做一些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

这不,听说广东省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队要招人,她义无反顾报了名,把自己新的人生起点放到了西藏林芝巴宜区中学数学老师这个岗位上。

初到林芝,因为高原反应和饮食不适,林文婕一个月就瘦了十来斤。更让她头疼的,是学生们薄弱的学业基础——

有的国家通用语说得磕磕巴巴,听老师说话像听“天书”;有的上中学了还算不清加减乘除,一做数学题就掰手指头……

问题出在哪儿?个别谈心、入户家访……几个星期下来,林文婕找到了症结:不少学生觉得学习太枯燥,提不起兴趣。于是,她“对症下药”:从孩子们的生活里提炼教学内容,让每堂课都从雪域高原上“长”出来!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林文婕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手里拎着一把藏族传统乐器扎木念。

“同学们,谁来给大家演奏一曲?”话音刚落,台下一片欢腾,一只只手臂“哗”地举起,像一片小树林。

“扎西,你来!”林文婕点了手举得最高的那一个。一首悠扬动听的乐曲过后,她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振动原理与声音传播。学生们瞪大眼睛听着,“啧啧”有声——“原来琴声是这么‘飞’进耳朵的!”

男生洛桑活泼机敏,可提起数学就摇头:“算过来算过去,一个脑袋三个大!”林文婕发现他特别喜欢玩电脑,就循循引导:“洛桑,你知道电脑是靠什么‘思考’和说话的吗?是0和1!多简单的两个数字呀!你说,为啥叠加在一起就这么神奇?”

“对呀!为啥呢?”洛桑的好奇心被激发了。

林文婕从二进制讲起,娓娓道来。从此,洛桑爱上了数学,走进了一个奥妙无穷的新天地……

介绍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时,分析藏袍厚度与昼夜温差的关系;讲解“黄金分割比例”时,带同学们欣赏唐卡,揭示其背后的数学规律;精心设计“虫草数量统计”“收入计算”等实践作业,让孩子们在家长面前“大显身手”……为了帮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她还和同事一起编写了《汉藏对照数学术语手册》,从此,孩子们再也不用对着“平行线”“立方体”等概念死记硬背了。

林文婕关心的,不只学生们的数学成绩。

一个寒冷的冬日,她长途跋涉去牧区家访。结束后,那个长睫毛的女生依依不舍把她拉到牛粪炉边烤火:“还想和您说说话。”跳跃的火光里,学生俨然成了“小老师”,教她怎么把火烧得更旺,怎么辨识牦牛毛织物的品质优劣……

林文婕心里一动:这样的教学,才最入脑入心。于是,她面向全校开设了“微型自然课”。

冬日里,她带上显微镜,和学生一起在校园后面的山坡上等雪。当晶莹雪花落在学生手心里,孩子们透过显微镜,第一次看到了微观世界的神奇美妙,欢呼声在冰天雪地间传得很远、很远……

林文婕只想默默地付出,她没有想到,孩子们给她的回报却是那样的丰厚。

一个雨天放学后,她走到教学楼门口,才发现忘了带伞。正踌躇间,身后响起一声轻唤:“林老师,给!”随即,手里被塞进了一把伞。

转身看去,一个男孩双手护着脑袋冲进雨中。

“快回来!打伞!”林文婕急得大喊。

“我不怕。您别淋湿啦!”男孩回头,灿烂地笑。林文婕这才看清,他是朗加,一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孩子。

何止一把伞呢?

看到她支气管炎犯了咳嗽不止,几个学生徒步两个来小时,去山上挖来止咳草药贝母根,用洁白的哈达包好,悄悄放在她宿舍门口。

一位阿妈在女儿毕业时,捧来家里开得最好的一盆花送给她:“孩子以前不敢和外人说话,在您的鼓励下,能当着那么多人演讲了,大家都给她竖大拇指呢!”

毕业生曲珍休假回家乡,特意来看她:“老师,您教的知识会跟我一辈子。我看着云彩飘过山尖,会想起您讲的季风是怎么形成的;给别人介绍糌粑,用的是您讲的发酵原理……”

“这片土地给我的,远比我付出的多。”林文婕说,“我再不是那雪山峡谷间飘浮的云朵,而是一棵树,根须深深扎进尼洋河畔润泽的大地……”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2日 01版)

责任编辑:李婧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在接续奋斗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新华社社评:在接续奋斗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

心电图无异常就没事? 警惕心脏带病工作

     

秋满神州“丰”景万里 多视角解锁“海上粮仓”丰收新场景、新变化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稻浪翻滚、瓜果飘香,主产区秋粮及重要农产品迎来大面积收获。通过吉林一号卫星,从太空视角出发,沿着海岸线从南到北看“海上粮仓”丰收进行时。  “大国重器”驶向深蓝 海上养殖蓬勃发展播放视频画...

赏秋、捡秋点亮秋日文旅 别样新体验助力旅游市场持续火热

央视网消息:在山西大同市左云县有一条乡间小路,路两旁杨树因秋日叶片泛黄,被网友亲切称为“大同版梧桐大道”。这里斑驳光影下的金黄秋景,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这里是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管家堡村的“大同版梧桐大道”,光影透过树叶...

吉林龙潭区法院 这样的劳动关系请你们作出公正的判决

每日新闻网田洪 前言:法的核心价值是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如果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劳动者提出或...

故宫博物院新展汇集百余捐献文物

文物捐献是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来源。10月17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展出。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包括郑振铎、孙瀛洲等捐献大家的捐献文物,展品类别包含书画、陶瓷、铭刻、玉石器、...

成都交警通报一起道路交通事故:致6人受伤,无生命危险

央视网消息:据成都交警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7日,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发布警情通报:10月17日10时28分许,成都市草市街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接警后,公安、消防、医疗救援等部门迅速到场处置。经初步调查,当事人林某...

1.78亿人次、同比增12.9%!多项便利政策释放红利 “跨境交流+边境文旅”满满人气

央视网消息:国家移民管理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国口岸累计出入境人员1.78亿人次,同比增长12.9%,出入境流量稳步回升、人员往来持续活跃。来看具体数据表现。今年三季度,内地居民累计出入境8937.2万人次、港...

宿迁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唐建波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宿迁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唐建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宿迁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总台记者 钱成)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月夜咏怀》艺术特色赏析及其他——

 作者: 云飞扬《月夜咏怀》以澎湃的家国情怀与精湛的古典笔法,构筑了一幅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盛世画卷。以下从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与精神内核三方面展开赏析: 一、时空交织的创作语境作品诞生于2025年中秋国庆...

2025
04/03
10:57
浏览量: 40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