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探访水源地:人人都是“守井人”

探访水源地:人人都是“守井人”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14 11:53:43 | 点击:784

环境好了,越来越多的红嘴鸥喜欢到汉中安家。

丹江口的志愿者李大荣(右)捡拾岸边垃圾。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胡子傲

汉江之滨,水源涵养地鸟鸣虫叫、鱼翔浅底;丹江口水库库区,水上清漂队不舍昼夜、净岸护水;陶岔渠首,库水经层层检测后,方可被“放行”……通水十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长期持续稳定达标。如此浩大的工程,如何保证水质安全稳定?近日,记者深入陕西、湖北、河南等地寻找答案。

陕西汉中 柔性治水,生态“绿富美”

冬天,成群的西伯利亚红嘴鸥又一次飞抵陕西汉中天汉湿地公园过冬。“2008年第一次发现红嘴鸥时不到十只,现在估计每年会来四千多只。”“红嘴鸥之家”志愿者赵宏杰每天都会来公园喂养这些远方来客,他亲眼见证公园里红嘴鸥越来越多。

“水清、景美,生态环境好,动物们都喜欢来这安家。”赵宏杰介绍,不只红嘴鸥,公园里还有灰鹳、白鹭、鸬鹚、绿头鸭和谐共处。

汉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天汉湿地公园,地处汉江汉中城区段两岸,是一处集汉江度汛、生态修复、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水利景区。

昔日“脏乱差”,变身“绿富美”。如今,天汉湿地公园生态系统良好,降水和地表径流经过层层截流、过滤和净化,水质得到清洁后流入汉江,流进丹江口水库。汉中市一江两岸开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闫晓明介绍,经过多年生态蓄水、柔性治水,汉江汉中段水质持续保持优良,出境水质达到Ⅱ类。

什么是柔性治水?闫晓明指着一处鱼类洄游通道解释:“除了工程建设,柔性治水还要生态修复。”原来,翻板闸等工程建设会在一定区域内阻断洄游鱼类溯游而上的通道,为此,一条2.3公里的鱼类洄游通道建了起来,最大限度还原自然溪流形态,鱼儿可在此洄游上溯。“融入自然,才能凸显柔性治水的魅力。”闫晓明说。

湖北丹江口 志愿者人多力量大

突突突……天还没亮,一艘清漂船马达的轰鸣声就已在丹江口水库库区响起。志愿者李大荣登上清漂船,拿着长长的网兜、夹子,迅速投入作业,提竿、打捞、装船……她熟练地将打捞起的漂浮物倒进船舱,然后捡拾岸边垃圾。

虽是女生,可李大荣的力气一点也不小。她所在的库区林场辖区离丹江口大坝直线距离不足200米,每年汛期,大量的枯枝败叶被冲到辖区水域,她常跟着护水队员,从早上5点忙到晚上8点,“最多一天要清理1吨多树枝等垃圾。”李大荣说。

今年58岁的王照兵出身渔民世家,从小就靠捕鱼为生。2020年,他积极响应号召“洗脚上岸”,从捕鱼人变成了护水人,还当上了护水队长。虽然收入少了些,但王照兵拎得清,“人人都是守井人,为了守水护水,牺牲一点儿自己的利益也值得。”

走进“小水滴”志愿服务联合会展厅,密密麻麻的志愿故事展示挂满一整墙。“小水滴”环保志愿服务大数据平台显示,截至11月中旬,丹江口市共有361个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数7.3万余次,注册志愿者约占常住人口的60%。在湖北省,约有1107万余名注册志愿者,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五分之一。

河南陶岔 水质全天候自动监测

河南淅川陶岔渠首坝前,自动清漂机器人仿佛一只勤劳的蜜蜂,摆动“触角”,在水面上捕捉漂浮物,使劲儿一吸溜,水面垃圾就被吞入“囊中”。

如果说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的“蓄水池”,陶岔渠首就相当于控制丹江口水库出水的“水龙头”。库区水进入渠首大坝要经过“三道关”,两道拦网用于阻挡体积较大的漂浮物,再用清漂机器人“查漏补缺”。据介绍,机器人单次可收集漂浮物约300公斤,每天累计作业8小时可收集1000多公斤漂浮物。

渠首上空,工作人员远程控制取水无人机,垂放吊绳将取水容器固定在水下50厘米,完成水质取样后,取好的水将接受各项水质指标的检测。

渠首的一滴水,要经层层检测,才被“放行”流入沿线城市。当前,淅川县实现了水质全天候自动监测。每月初,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石亮都会和同事们前往8个环库点位进行水样采集,按照工作流程要求,库区水样以人工监测为主、自动监测为辅,采集水样各项数值由他们进行同步上传。

据介绍,中线工程通过自动化调度系统,实现对全线64座节制闸、97个分水口等设施实时调控。在维护水质安全方面,全线设有1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30个水质固定监测断面,严密监控水质情况。

责任编辑:李婧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共20万立方米!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存冰启用准备工作开始

随着寒意渐浓,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存冰启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陆续展开。10月26日一早,存冰场里的工作人员熟练操作着施工设备,拆下最外层的遮盖,揭开冰垛的第一层“面纱”。  据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20万立方米...

学习快评|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创造新奇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障。  北斗指航向,砥柱立中流。实践深刻昭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

数说中国丨从“十四五”成就看“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编辑:甄涛 责任编辑:刘亮

日本自民党多名涉“黑金”丑闻议员任新内阁要职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22日任命执政党自由民主党7名涉“黑金”丑闻议员出任新内阁要职,引发在野党阵营质疑。按日本媒体说法,这意味着高市早苗改变了前两任首相不任用涉“黑金”丑闻议员的做法。10月21日,...

老厂房变身千亿金融高地 “产业导入+功能提升”激发产业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为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湖北武汉正系统推进城市更新,引导老厂房向文创、金融等新业态转型。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座以金融为主题的城市更新产业园区,未来资产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成为武汉...

在科技“无人区”探索未知、释放动能 创新为经济发展换上智慧新引擎

 央视网消息:从地球表面仰望苍穹、向微观世界探幽索微……人类对未知的好奇永无止境。“十四五”以来,中国不断叩问科技前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遥望天际,海拔4410米,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1.36平方公里的探测器...

沈白高铁铺就振兴发展康庄大道

长白山下,列车呼啸穿林海;浑河两岸,汽笛声动启新章。  在不久前开行的串联起辽宁、吉林两省的沈白高铁,不仅让东北高铁网首次形成“O”形闭环,更以时速350公里的“中国速度”,为白山黑水间的民生出行、经济发展与文旅融合按下...

中国经济“焕新”升级 “创新”增长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央视网消息: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变”,突出特征就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与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培育。从发展动能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中国经济...

阵风8~9级!三亚启动防汛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央视网消息:据三亚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根据气象预报,受台风“风神”影响,未来24小时内三亚市沿海地区平均风力将逐渐增大到6~7级,阵风8~9级,内陆地区平均风力将逐渐增大到5级,阵风6~8级。三亚市气象台已于10月21日...

在接续奋斗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新华社社评:在接续奋斗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

2024
12/14
11:53
浏览量: 78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