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房地产市场、城市更新……住建部回应当前热点问题

房地产市场、城市更新……住建部回应当前热点问题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08-24 12:47:32 | 点击:3127

房地产市场如何发展?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给进展怎样?城市更新有哪些具体举措?在国务院新闻办23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人回应了当前热点问题。

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形势备受关注。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市场仍处在调整期,随着各项政策的实施,市场出现了积极变化。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看,从人民群众对好房子的新期待看,房地产市场还有很大潜力和空间。要坚定信心,因城施策,狠抓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实现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倪虹表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在理念上,深刻领会“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设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房子。二是在体系上,以政府为主满足刚性住房需求,以市场为主满足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三是在制度上,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交易和使用制度,为房地产转型发展夯实制度基础。四是在要素配置上,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说,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总结前一段相关试点实践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加快改革完善商品房销售以及土地、金融、财税等基础性制度,以改革促制度创新、以改革促新模式构建、以改革促产业发展,努力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给

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给,是城镇住房困难家庭、新市民、青年人高度关注的问题。董建国介绍,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谋划,指导各地一手抓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加快解决工薪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另一手抓配租型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以“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等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式,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问题。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提供的数据,今年前7个月,全国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安置住房已经开工和筹集235万套(间),完成投资4400多亿元。

董建国说,保障性住房规划是住房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各地,从本地区经济能力、房地产市场状况和各类困难群体住房需求出发,坚持以需定建、以需定购,因地制宜编制保障性住房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

在制度完善方面,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指导各地,根据国家顶层设计,结合本地实际,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抓紧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进一步细化完善保障对象、保障方式、保障标准、分配管理等具体要求。

董建国表示,对列入今年计划建设的项目,要落实好财税、土地、金融等支持政策,加快项目开工、建设进度,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尽早开展配租、配售。要加强项目的谋划和储备,做好明后年项目的前期工作,形成“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滚动推进机制。同时,结合当地房地产市场情况,积极推进收购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推动条件成熟的项目加快完成收购,及时配租、配售。

此外,还要抓“好房子”样板。目前,各地已确定一批保障性住房示范项目,按照“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要求开展“好房子”建设,不断提升保障性住房品质。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表示,要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

“要继续抓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下力气解决好加装电梯、停车、充电等难题,今年我们的计划是,完成好5万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在此基础上,推动建设一批完整社区,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等更新改造。”秦海翔说。

同时,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持续推进城市的“里子”工程建设,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今年力争改造各类老旧管线10万公里以上。大力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实时监测城市的供水、排水、燃气、供热、桥梁、管廊等各类市政设施,对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加强城市内涝治理,今年要完成100个城市、1000个以上的易涝积水点整治。

倪虹说,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适应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阶段的新要求,进一步深化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改革,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坚持“先体检、后更新”,体检发现的问题就是更新要解决的重点,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新华社记者王优玲)

责任编辑:赵娜】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学习快评|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创造新奇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障。  北斗指航向,砥柱立中流。实践深刻昭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

数说中国丨从“十四五”成就看“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编辑:甄涛 责任编辑:刘亮

日本自民党多名涉“黑金”丑闻议员任新内阁要职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22日任命执政党自由民主党7名涉“黑金”丑闻议员出任新内阁要职,引发在野党阵营质疑。按日本媒体说法,这意味着高市早苗改变了前两任首相不任用涉“黑金”丑闻议员的做法。10月21日,...

老厂房变身千亿金融高地 “产业导入+功能提升”激发产业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为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湖北武汉正系统推进城市更新,引导老厂房向文创、金融等新业态转型。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座以金融为主题的城市更新产业园区,未来资产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成为武汉...

在科技“无人区”探索未知、释放动能 创新为经济发展换上智慧新引擎

 央视网消息:从地球表面仰望苍穹、向微观世界探幽索微……人类对未知的好奇永无止境。“十四五”以来,中国不断叩问科技前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遥望天际,海拔4410米,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1.36平方公里的探测器...

沈白高铁铺就振兴发展康庄大道

长白山下,列车呼啸穿林海;浑河两岸,汽笛声动启新章。  在不久前开行的串联起辽宁、吉林两省的沈白高铁,不仅让东北高铁网首次形成“O”形闭环,更以时速350公里的“中国速度”,为白山黑水间的民生出行、经济发展与文旅融合按下...

中国经济“焕新”升级 “创新”增长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央视网消息: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变”,突出特征就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与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培育。从发展动能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中国经济...

阵风8~9级!三亚启动防汛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央视网消息:据三亚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根据气象预报,受台风“风神”影响,未来24小时内三亚市沿海地区平均风力将逐渐增大到6~7级,阵风8~9级,内陆地区平均风力将逐渐增大到5级,阵风6~8级。三亚市气象台已于10月21日...

在接续奋斗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新华社社评:在接续奋斗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

心电图无异常就没事? 警惕心脏带病工作

     

2024
08/24
12:47
浏览量: 312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内蒙古科左中旗大瓦房村部分村民 竟然跨境提前抢夺我们吉林省边界的玉米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顺义村干部涉嫌伪造评估报告,侵害百姓合法权益,法治尊严在哪里?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