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漠视中国利益与现实状况,美国对华政策必将失败

漠视中国利益与现实状况,美国对华政策必将失败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2-05-28 22:01:52 | 点击:920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付随鑫 丨  责编:刘佳

付随鑫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5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对华政策演讲。演讲内容正如事先所料并无新意,不过是对拜登政府一年多对华行动的总结,这也被认为是迄今美国对华政策最新、最全面的宣示。从这场演讲可以看出,美国的对华政策依旧一厢情愿、以自我为中心,既漠视中方的立场与利益,也不考虑美国和世界的现实状况,最终只能事与愿违、走向失败。

新瓶装旧酒的对华政策宣示

拜登上任后宣布对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进行评估,布林肯的演讲表明这两届政府的对华政策具有延续性。布林肯宣称,美国虽关注俄乌局势,但仍认为中国是对国际秩序最严峻的长期挑战;美国已不指望改变中国,但将围绕中国塑造战略环境。拜登政府认为,未来十年将是美国对华战略的决定性时期,手段包括投资国内、协同盟友、对中国展开激烈竞争。

与特朗普时期彭斯、蓬佩奥的对华政策演讲相比,布林肯的演讲中有一些相对温和的表述。他表示,美方不希望看到中美之间发生冲突或新冷战,并决心不让它们发生。他还强调美国不会试图阻止中国作为大国发挥作用,并希望中美在拥有共同利益的全球性问题上开展合作。对于台湾问题,布林肯重申美方不支持“台独”。

美国对华政策漠视中国的利益

对华战略竞争完全是美国一意孤行挑起来的,并不反映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也不符合中国的意愿和利益。中方多次强调,中美之间拥有巨大的共同利益,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而且大国竞争早已不是时代主题,零和博弈不是中美关系的正确选择。

美方在大搞对华战略竞争的同时,还一厢情愿地希望中美关系不陷入冲突或新冷战。这种虚伪的言行只会搞坏中美关系,甚至酿成灾难。美方虽声称,愿意与中方在共同利益上合作,但至今毫无善意与行动。中方一向强调,双方应当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三原则代替战略竞争,推动美国对华政策重回理性务实的正轨。

中国没有挑战国际秩序的意图与行为。美方动辄指责中国企图改变其所谓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不过是担心美国的全球霸权受到冲击、美国的“家法”“帮规”遭到反对。当今世界,只有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国向来以实际行动践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而美国却肆意毁约退群、干涉他国内政、侵犯他国主权,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破坏国际秩序。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也完全是言行不一、蓄意挑衅。美国政府虽声称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不支持“台独”,却不断搞小动作,掏空一中原则,怂恿“台独”分裂活动。美国国务院修改官网页面内容,试图进一步模糊对台政策;拜登至少三次妄称美国将军事干预台湾问题,企图“以台制华”。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纯属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美国的小动作和挑衅危及台海和平与中国利益,必将引火烧身。

美国对华政策无视国内和国际现实

美国政府制定了野心勃勃的对华竞争战略,但有心无力。美国国内矛盾让拜登焦头烂额,将严重制约美国的对华行动。美国民众目前最关心的是通货膨胀,几乎没有人把对华竞争当成重要事项。拜登政府面对通货膨胀却束手无策,既不敢轻易削减对华商品加征的关税来减轻通胀,又企图用对华竞争来转移国内政治压力,为民主党中期选举牟取选票。美国两党恶斗愈演愈烈,对华竞争远不足以凝聚其国内共识。

近年来,美国种族矛盾激化,暴力活动频发,贫富分化加剧,美式民主面临破局,民众对精英内外政策的不满已到极点。布林肯的演讲中实际上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强调国内投资和建设,但如果美国政府继续本末倒置、一意孤行地推行对华竞争战略,结果只能事与愿违、走向失败。

国际现实也不容美国自行其是。俄乌冲突清楚地表明,世界正在加速多极化。除了美国的小圈子之外,人口超过全球半数的非西方世界,都在质疑美国的任性与虚伪。美国仍迷恋于自己表面上的实力和霸权,但其对俄制裁让许多国家警醒。未来各国必将增强自身独立性,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美国试图在亚太地区组建遏制中国的小圈子,但至今未能如愿以偿。绝大多数亚太国家不愿看到中美关系恶化,更不希望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美国不断衰落的实力也无法引诱或迫使亚太国家与中国对抗。

(责任编辑:乐水 安然 张艳玲)


【作者:付随鑫】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烟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深入开展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宋先媛)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宋先媛)为切实加强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0月16日,烟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紧密结...

多举措协同全力推进秋收 高科技农机与时间“赛跑”抢收抢种

央视网消息:近日,黑龙江多地遭遇雨雪天气,这给秋粮收获带来一定影响,农户们加快秋收进度,昼夜抢收秋粮。  在同江市青河镇东明村的玉米地里,大型玉米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黑夜中加紧作业。气象部门预测48小时内会有大范围雨雪降温...

各地社区便民阵地上“新”服务 让民生实事落地有声、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央视网消息: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各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社区便民阵地,不断创新服务举措,让民生实事落地有声、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创新治理 外卖小哥与社区“双向奔赴”  在山东威海,当地探索把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融入社...

金价今晨再创新高 一度触及4380美元/盎司

今晨 现货黄金突破4300美元/盎司一度触及438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国际金价的涨幅已达60%左右面对金价的持续大幅波动上海黄金交易所、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接连发布风险提示↓↓↓紧急提醒  16日,上海黄金交易...

“一粒米”解锁“一桶金” 良种+良法模式绘制水稻收获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这五年,“建设农业强国”始终是发展蓝图的核心,三农领域交出了沉甸甸的答卷。粮食产量连续站稳1.3万亿斤台阶,2024年更首破1.4万亿斤;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提前一年达成“十四五”目标;农村...

千万中外学子参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圆满收官

由教育部等11部门会同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15日在河南郑州落下帷幕。  千万中外学子参赛  472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  本届大赛共有来自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在长春发布 实现零碳排放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16日在长春发布,这标志着我国氢能轨道交通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列车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属新能源轨道交通装备,内置氢能动力系统,实现零碳排放,运行时无需接触网,同时结合城市文...

校馆弦歌·文博日历丨湖南大学里,藏着本秦代“数学实战手册”

  数学是学生的“必修课”?  2000多年前的秦代官吏  早就把它当“基本功”了  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就藏着这样一本秦代“数学实战手册”秦简《数》  一本穿越2000年的数学教材  说到中国古代数学  你是不是只知...

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制图:张丹峰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效。“‘十四五’时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践行新粮食安全观,大力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扎实...

湖南发布“古籍修复知识库系统” 打造古籍修复“数字百科”

 中新网长沙10月14日电 (邓霞 邓菁岚 王芳)湖南图书馆创新推出的“古籍修复知识库系统”14日上线试运行。该系统不仅服务于全国古籍修复从业者,更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未来还将持续优化知识库功能。  古籍修复被誉为古籍的...

2022
05/28
22:01
付随鑫
浏览量: 92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