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四川海潮镇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取得新成效

四川海潮镇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取得新成效

来源: | 时间:2024-06-12 17:20:07 | 点击:16732

      每日新闻网  刘万春  向国敬  四川讯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考察调研时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随后,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海潮镇紧抓发展契机,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杂交水稻制种、油菜、龙眼三大优势特色产业,努力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海潮力量。

1.jpg

无中生有,争取发展“入场券”

      厘清思路,积极调研走访,通过凝聚人心,抓住镇村干部和党员等“关键少数”,解决镇村干部得过且过问题;依靠“关键少数”狠抓实干,解决群众发展信心不足问题;凭借精准谋划,完善基础设施,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带动发展的路径,解决发展规划方向问题。从2022年起,依托2020年实施的7500亩高标准农田和红合、龙塘两村的水稻制种产业,举全镇之力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一方面多次向上汇报、争取项目及资金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强与龙头企业、科技院所的合作,提升制种生产技术,带动更多老百姓增收致富;另一方面向上积极申报泸县五星种业园区等荣誉,承办全市春耕生产现场会、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现场观摩交流会等活动,逐渐打造出“现代种业园区”的金字招牌,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调研认可。2023年6月,海潮镇被纳入泸州市“一圈一带一片”发展规划中,定位为海潮环都市农业示范区。

2.jpg

提档升级,啃下基础“硬骨头”

      科学规划统筹,逐渐探索发展出由村集体经济公司主导,统一流转、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四统模式”,将高标准农田内中稻、杂交水稻制种、高粱等作物“插花”式种植集中整合,最大化实现产业规模发展,红合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工作经验得到省市委领导高度认可。推进土地流转和整理的工作过程中,不仅提高土地流转费,还通过组织干部入户与群众算好“经济账”(发展制种的收入、土地流转租金收入、就近务工的收入)、加快速度将已流转的成规模的土地进行升级整理的方式,让群众看得见成效,形成干群连心、合力攻坚的生动局面,最终顺利完成园区万亩土地的集中流转、整理工作。

3.jpg

探索尝试,找准产业“致富路”

      镇委政府带领镇村干部外出到眉山、浙江等地进行学习,与现代农业园区、农业农村局等专业部门对接论证发展各产业的可行性,进行稻油轮作、稻药轮作等发展方式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前园区在发展杂交水稻制种的基础上,规划出5000亩“杂交水稻制种+油菜”轮作区,亩均增收659元;4000亩“龙眼+大豆”套种区,通过实施龙眼良种高换、大豆套种,亩均增收5000余元;3000亩“水稻+小龙虾”共育区,亩均增收1.6万元,实现一地两用、一田双收,有效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4.jpg

初显成效,绘好乡村“振兴图”

      现在的海潮镇,已基本实现了“荒山”变“金山”、“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成功招引绿之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7家优质企业入驻,全镇村集体资产突破135万元,实现从“零”到“百万”的飞跃。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在泸县率先实现“社社通”水泥路;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21年的1.9万元增长到如今的2.7万元,迈出“贫困”奔赴“振兴”之步。先后迎接全国政协副主席秦博勇,省委书记王晓晖,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立军、副省长胡云,市委书记杨林兴等各级领导的调研、指导;先后承办2023年全市春耕生产现场会、2024年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暨乡村振兴“一圈一带两片”先行区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等大型会议;先后获得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省级魅力乡镇、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红合村获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小白村获得市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等多项荣誉,成功从“后进”蝶变“明星”。

      海潮镇还将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相关决策部署,找准发展定位和目标,着力完善园区配套、优化人居环境、推动三产融合,奋力打造泸州“都市后花园”,为建设“天府粮仓”和做优“东翼”添砖加瓦,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打造和美乡村样板示范。


编辑:唐玲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 台各界人士吁导正历史、放眼未来

中新社台北10月22日电 (记者 朱贺)“‘张灯结彩喜洋洋,胜利歌儿大家唱’……儿时每逢光复节,我们会提着灯笼上街游行、唱《台湾光复纪念歌》。对数代台湾人而言,这是很重要的节日,但在民进党执政后被淡化,其目的是切断两岸的...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丨绘时代青绿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曹华  天山泼翠,林海叠浪;大漠镶绿,河川谱曲。  新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上,执林长之...

“十四五”·答卷|文脉赓续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继续聚焦“十四五”·答卷。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重点要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几...

艾多美(中国)有限公司向山东省普觉公益基金会捐赠30万元人民币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李欣  10月15日,艾多美(中国)再度携手山东省普觉公益基金会,捐赠30万元优抚与救助专项基金,用于帮扶因公牺牲、受伤、患病或面临家庭困难的公安民警、辅警及其家属。本次捐赠仪式在艾...

台风“风神”今夜掠过西沙群岛 海南台湾等地有大暴雨

中央气象台10月21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  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21日)下午5点钟位于海南省三沙市(西沙永兴岛)北偏西方向大约75公里的南海中西部海面上,就是北纬17.5度、东经...

耗资数亿美元 白宫进行“100多年以来最大规模扩建”

美国总统特朗普20日说,在白宫东翼楼修建豪华宴会厅的工程已开工。据外媒报道,工程预计耗资约2.5亿美元,全部来自私人资助。  综合多家外媒报道,特朗普当天在白宫接见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棒球运动员时提及有关工程,并表示访客“...

官方通报江阴一化工厂发生火灾:无人员伤亡

央视网消息:据澄江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澄江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  2025年10月20日11时57分许,江阴市梅园大街618号厂区内一辆装有黄磷的罐车少量黄磷溢出发生自燃。12时03分,消防救援人员...

铁路常旅客会员服务再升级,一文了解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10月20日起,铁路常旅客会员服务进一步优化升级,14至28周岁的常旅客会员购票乘车将获得更大幅度的积分优惠,同时积分兑换新增了座位升席功能。新规明确,14至28周岁持居民身份证、港澳台居...

烟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深入开展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宋先媛)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宋先媛)为切实加强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0月16日,烟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紧密结...

多举措协同全力推进秋收 高科技农机与时间“赛跑”抢收抢种

央视网消息:近日,黑龙江多地遭遇雨雪天气,这给秋粮收获带来一定影响,农户们加快秋收进度,昼夜抢收秋粮。  在同江市青河镇东明村的玉米地里,大型玉米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黑夜中加紧作业。气象部门预测48小时内会有大范围雨雪降温...

2024
06/12
17:20
浏览量: 1673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